文学馆 > 万岁约阿希姆 > 德意志第二帝国海权兴衰启示录 8

德意志第二帝国海权兴衰启示录 8


德国建立大舰队的缘起(上)

        “伟大的帝国不是靠谦和来维系的。”

        ——西方古代政治谚语

        一个广为流传的误解是:和不列颠民族相比,德意志是一个纯粹的陆上民族。因此这个民族及其帝国完全没有必要发展强大的海军力量。那些争辩正是威廉二世和提比茨的海军计划分散了帝国财力、削弱了帝国陆军,最后导致德国在大战中崩溃的人们,至少忽略了三个关键事实:

        第一,陆军和海军在帝国内部面临的政治环境迥然两异。

        1866年普奥战争的一个政治结果是奥地利被逐出了德意志的统一进程。因此有人形容于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统一的德意志,不如说是扩大化了的普鲁士。

        因此,当这些诸侯们在普鲁士强大的武力胁迫和民众们渴望德意志成为一个统一的伟大帝国的压力下走向凡尔赛为威廉皇帝山呼万岁时,如俾斯麦所想,他们希望诞生的是“德意志皇帝”,而不是象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德意志的皇帝”。包括巴伐利亚在内的南部各邦在纠缠于帝国皇帝是不是应该在普鲁士的霍亨佐伦家族和巴伐利亚的威特尔斯巴赫家族之间轮换这样的问题时,对于各邦国保留对自己宣誓效忠的军队与徽章这类问题也寸步不让,这直接导致了德意志帝国形成了“陆军联邦制”。而对于各邦诸侯来说,没有帝国陆军的德意志倒是可以有一支帝国海军,因为这既可以对外维护德国的整体国家利益,更可以制约那架以普鲁士为首的陆地国家机器无休止地膨胀。

        第二,在自由派时而主导的议会政治体系的博弈中,具有明显对内职能的陆军被认为是“容克的、封建的、保守的、反动的”的暴力机器,因此是必须予以限制的。

        那些对帝国预算锱铢必较的新兴资产阶级议员们不会忘记,正是在普鲁士和符滕堡陆军的刺刀和大炮的镇压下,1848年柏林革命才功败垂成。因此,如果一定要给帝国的暴力机器拨些预算的话,那么宁可拨给与工商业发展和世界市场密切相连而且政治上清白无害的帝国海军,也不愿意拨给那些由痛恨民主的贵族军官团把持的各邦陆军。

        除去这些政治因素,假如翻看的历史足够远,我们就会发现,德意志也是一个有着海洋传统的民族。早在14世纪的汉萨同盟时代,德意志就已经在西起伦敦东至诺夫哥罗德的广大区域拥有了强大的海上力量。

        被遗忘的幼年

        从12世纪开始,与神圣罗马帝国皇权的衰落形成鲜明对照,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贸易渐趋活跃。在海盗和商业竞争的驱使下,这些贸易活动很快就从个别商人的层面发展到了行会层面、进而发展到了具有自主权力的城市政府层面。诸如吕贝克、汉堡、不来梅这样贸易发达的城市,不仅拥有庞大的注册商船队,也拥有商人和贵族共同参股的金库和海上武装。后者的任务不仅在于保护城市和商船免遭海盗或不友好政府的攻击,也参与对商业竞争对手的打击和对敌国的劫掠。当然这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基本合法的。

        随着贸易规模的日趋扩大和海军技术的进步,这些北德城市渐渐感觉到了分散竞争的艰难和维持舰队的沉重负担。于是吕贝克、不来梅、科隆和汉堡4个城市,借鉴德意志原本存在的莱茵同盟和施瓦本同盟的城市联盟形态,先后在商业纠纷的民法和刑法的条款以及共同打击海盗等方面形成共识,并在英国形成了具有贸易特许权的商业联盟,在伦敦及其势力范围设立了商站,基本垄断了北德地区与丹麦、挪威、冰岛、爱尔兰以及盎格鲁-撒克逊诸公国的贸易关系。

        1226年,在向教会和帝国付出了巨额赎金后,吕贝克成为了具有完全自治权力的帝国自由市,这使其在贸易、税收和运用武力方面相对其他竞争对手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和灵活性。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贸易优势和松德海峡丰富的鲱鱼资源,在吕贝克主导下的北德城市联盟与斯堪的纳维亚各王国爆发了持久的战争。海军成为了吕贝克打击对手的最主要手段,得以迅速发展。

        1234年,强悍的吕贝克舰队突入荷尔斯泰因港,夺取或焚毁了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的5艘大型船只,故而这被称为“德意志海军的第一次胜利”。1248年,吕贝克以保护德意志商人的利益为名对丹麦宣战,并劫掠了哥本哈根。从1241年开始,吕贝克先后与汉堡、维斯马、罗斯托克结盟,到1300年,从威悉河口的不来梅到维斯杜拉河口的但泽,沿波罗的海的所有有自主权的德意志城市都加入了联盟;普鲁士和立窝尼亚骑士团的城镇不久也加入联盟。1344年,联盟明确提供商业特权,“汉萨同盟”一词首次出现。

        汉萨同盟成立后,其宗旨很快从保护商业的打击海盗、海上劫掠行为和争取取消不合理的通行税等的活动转变为在海外扩展商业势力,借助暴力寻求垄断商业利益,压制来自同盟外的德意志城市以及来自英国、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商业竞争。为此,汉萨同盟开始大建海军,这标志着其作为德意志地区事实上的政治-经济-军事集团,开始在西北欧海域加入了对海权的争夺。

        在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劫掠了维斯比的汉萨商站后,吕贝克再次组织舰队与丹麦大打出手。吕贝克市长维腾堡率领一支拥有52艘舰船和2740名士兵组成的舰队在袭击了哥本哈根后,被瓦尔德马的舰队击溃,汉萨同盟被迫停战议和。但是不久瓦尔德马撕毁和约。月19日,11个汉萨同盟城市的代表齐集科隆市政厅,正式决定同盟对丹麦宣战,并提供51艘舰船和1950名士兵。在随后的战争中,瑞典与汉萨同盟联手摧毁了丹麦几乎所有的海岸要塞,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随着贸易的扩张,汉萨同盟自14世纪末开始,与新兴的强国英国和其他大国之间的商业摩擦不断。这种摩擦很快就演变为在不宣战的前提下互相劫掠对方的商船。其结果是汉萨同盟的海军力量急剧扩张。这反过来又使得汉萨同盟更深度地卷入了与其他各国的政治军事冲突。

        1397年,丹麦、瑞典和挪威组成斯堪的纳维亚共主邦联,即卡尔马同盟。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将汉萨同盟的势力逐渐清除出了丹麦,并鼓励海盗劫掠同盟的商船。持续的冲突最终导致1426年汉萨同盟组织了一支由260艘战舰和人组成的舰队与丹麦等国开战。战争持续了7年。

        1567年,汉萨同盟建造的当时欧洲最大的战舰“吕贝克之鹰”号服役。该舰长78.3米,宽15.5米,风帆面积平方米,装备138门火炮,载弹药6000余发,载员超过1000人,排水量2000吨以上。

        伴随着美洲大陆的发现,荷兰的崛起,特别是英国相继结束了英法百年战争和红白玫瑰战争,欧洲的贸易中心开始转向大西洋沿岸的荷兰与英国,汉萨同盟随之走向衰败。

        最终,两件大事彻底终结了汉萨同盟在海上的霸权。一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于1598年宣布逮捕60艘与交战国西班牙来往的汉萨商船,关闭同盟在伦敦的商站“钢院”,“蔑视”并废除英国此前承诺给予汉萨同盟的一切特权。二是年战争使得德意志在经济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浩劫,荷兰乘乱取代汉萨同盟成为了“海上马车夫”。

        1669年,同盟举行了最后一次成员大会。此后整个汉萨同盟名存实亡。而勃兰登堡-普鲁士的崛起和拿破仑战争的爆发,敲响了汉萨同盟彻底退出德意志的历史舞台的丧钟。至此,全盛一时的德意志海权彻底归零。

        为独立产权的舰队而奋斗

        1415年纽伦堡伯爵腓特烈六世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授予勃兰登堡选帝侯称号,正式开始了霍亨佐伦家族对勃兰登堡的统治。1660年勃兰登堡获得了对普鲁士的完整主权,1701年帝国皇室哈布斯堡家族正式将普鲁士国王称号授予霍亨佐伦家族世袭,并确认霍亨佐伦家族治下的普鲁士王国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邦。这个以柏林为核心的王国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不断扩张,最后演变成了现代德国。

        霍亨佐伦家族可以说是德意志帝国海军的直系创立者。早在1659年,出于战争而不是撑门面的需要,大选侯腓特烈?威廉就试图从荷兰购买舰船组织一支能够打击瑞典的舰队。在1675年联合丹麦打击瑞典的战争中,腓特烈?威廉终于借助一位荷兰商人本杰明?劳雷之手建立了一支“没有完全产权”的小舰队。这支挂着勃兰登堡海军旗的舰队由2艘快速帆船和若干小型战舰组成,在为大选侯赢得战争和掠夺财富方面贡献了巨大价值。

        战后,勃兰登堡在劳雷每月5000塔勒银币的资助下,建立了一支拥有8艘战舰和500多门火炮的小型海军。随后,雄心勃勃的大选侯决定举债180万塔勒投入到海军这项有利可图的事业中去。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海军人才,这支悬挂勃兰登堡旗的舰队依然是一支由荷兰人指挥,由万国水手和勃兰登堡陆军士兵组成的大杂烩。

        大选侯起初将他的舰队投入到了当时相当时髦的袭击西班牙运银船的事业中,开局就俘获了满载财宝的西班牙船“卡洛勒斯?塞孔杜斯”号——该船成为了真正属于霍亨佐伦家的第一条战舰。紧接着大选侯又派出军舰前往非洲黄金海岸,建立了腓特烈堡要塞和“非洲公司”以参与另一项有利可图的伟大事业:殖民与贩奴。

        为了实现海军的可持续发展,大选侯在哈弗尔贝格建立了能够建造三桅快速帆船的船厂,并广为扩充海军军官队伍。在获得了本在邦国之外的埃姆登港作为勃兰登堡的主要海军基地和非洲公司的总部所在地的同时,大选侯在柏林正式成立了“海军部”。尽管劳雷依然是海军部长,但是勃兰登堡内阁已经宣布所有新建造的舰船一律归邦国所有,而不再是劳雷的私人财产。至此,霍亨佐伦家族终于拥有了完全产权的海军。

        海盗旗事件

        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与众多公国林立的德意志地区一盘散沙式的政治局面相适应,这个地区并不存在着有强大战斗力的统一的德国海军。唯一值得称道的海上力量,仅仅是各个拥有海岸线的诸侯国所拥有的用于海岸防御和缉私的小型战舰。在大英帝国之类的海上强国看来,这些小型战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过是一堆不堪一击的落后破烂货,顶多能够用来抓抓买不起好船的走私贩子。

        1848年,两件对日后的德国海军影响深远的事件发生了:

        首先是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普鲁士成了德意志革命的中心地带。在随后于法兰克福召开的国民议会上,渴望民族统一的议员们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海军运动”,要求建立一支统一的帝国海军,以保护德意志的海上安全。

        恰在此时,德国的老对手丹麦却不识时务地对此加以推动: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三世宣布将石勒苏益格公国并入丹麦。此举在民族清绪高涨的德意志诸邦引发了激烈抗议。丹麦的回应则是派出舰队封锁普鲁士海岸。这直接导致了一场成立帝国海军的政治运动发展为了狂热的全民运动。

        月,德意志邦联“帝国海军处”成立。法兰克福议会向海军拨款600万塔勒。普鲁士迅速组织了一支有10余艘舰艇的小舰队,并成立了由阿德尔伯特亲王任主席的海军咨询委员会。

        阿德尔伯特亲王在向法兰克福国民议会提交的备忘录中指出,如果拥有20艘现代化的战舰,那么就足以令德意志在海上有所作为,并显著地提高德意志在欧洲的地位。凭借这样一支舰队,就能够如同强大的陆军一样争取到更多的盟友。

        利用此前和丹麦达成的停战协议,阿德尔伯特亲王高效率地投入到了海军的筹备中。1849年重开战事时,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德意志邦联海军已经能够组织起一支简陋的“蒸汽动力舰队”闯进赫尔戈兰海域向地区海上强国丹麦的军舰发动进攻了。

        然而,由于法兰克福议会并没有使得德意志帝国诞生,其结果是在“德意志帝国海军”的第一次作战行动中遭遇了“海盗旗事件”。英国外相巴麦尊傲慢地警告德意志:德意志邦联海军悬挂“红黄黑”三色旗作为国旗与丹麦海军交战的做法不合法,因为德意志邦联并不是一个国家也没有宪法,因此挂这种不被国际法承认的、不具有任何法律意义的旗帜的船只,只能被视为“海盗”!对于德意志民族而言,这已经不仅仅是恫吓而是羞辱了。

        在此后1864年普鲁士与丹麦的第二次战争中,弱小的普鲁士海军根本不可能与丹麦海军争夺制海权,整个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了丹麦人的手中。尽管普鲁士海军此前向法国订造了新式的木壳铁甲舰“奥普斯”号(后来该舰更名为“阿德尔伯特亲王”号),但是,这艘被两头卖军火的法国扣留的军舰,并没有能够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当然,由于同样原因,丹麦海军也没有能够获得已经订购的该舰的另一艘姐妹舰、这个事件或多或少地对德国海军工业后来的发展步伐产生了影响。

        随着奥地利在1866年的第二次王朝战争中战败并被逐出德意志联盟,不再谋求德意志帝国皇帝位,以及普鲁士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之后,以普鲁士海军为基础的“北德意志联邦海军”于月成立。尽管这次战争标志着德意志统一的第一步成功迈出,但因为长时间来25个主要的德意志诸侯国间不断的冲突,以及在利益上的互不相让,使得统一的后续步伐依然举步为艰。弱小的联邦海军既无力抵抗来自英、法、俄、瑞等传统欧洲海军列强的挑战,甚至也无法吸纳本地区渴望献身海军的青年才俊的需要。

        后来的德国海军元帅提比茨曾经有一句名言:“德国人不了解大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德意志缺乏海军人才。只是由于缺乏用武之地,才使得许多优秀的海军人才被迫流散海外投效他国。曾经担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的路易斯?巴滕贝格亲王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

        只有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的成立,才能为德意志海上力量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作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在凡尔赛登基。北德意志联邦海军也改名为帝国海军,并由帝国皇帝亲自掌控——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由此诞生。

        尽管统一的德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迅猛发展为海军的成长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德国海军的壮大并成为帝国海权的支柱,是从威廉二世那里开始的。在威廉二世登基前,这支历尽曲折的德国海军依然只是一支从属于德国陆军的次要的海岸防御力量.—既不能在帝国的外交中起到“大棒”的作用,也不被皇帝或宰相所重视。

        从头越

        早在威廉二世登基前的大约10年间,德国海军实际上已经开始建造一支包括岸防铁甲舰在内的中型舰队。萨克森级铁甲舰巨大的威力和厚实的装甲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其低速和机动不足的问题。在卡普里维骑兵上将的主导下,德国海军在建造“奥尔登堡”号舷内炮廓型战列舰的同时,开始建造现代化的5艘钢质巡洋舰和一批新型鱼雷艇,并着手建造8艘齐格弗里德级岸防装甲舰。特别是在帝国于1884年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后,帝国海军的任务和造舰计划开始明显转向了远洋。

        这里需要注意的两点是:

        第一,在威廉二世登基前德国海军曾经“强大过”。1884年,主要由岸防铁甲舰组成的德国海军在现代化战舰方面曾经短时间进入到世界第三位。此时德国海军的总吨位超过16万吨。而到了1893年则跌落到了与奥匈帝国海军一道敬陪末座的二流强国位置。

        第二,在威廉二世登基前的1883年,德国海军提出了修建横穿荷尔斯泰因半岛的运河计划,3年后帝国国会批准了该计划。这条被称为“威廉皇帝运河”或者“基尔运河”的运河1895年的贯通,使得德国海军得以在北海和波罗的海迅速集结。而其潜在敌人只要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同时封住运河和丹麦半岛北端的斯卡格拉克海峡两个关键点,就有可能被于北海或者波罗的海集中力量的德国舰队各个击破。这不但使得德国海军在家门口获得了马汉所鼓吹的“内线”作战优势,而且决定了德国海军将主力舰规模超过最主要对手的一半规定为最低安全限度。

        对于德国而言,海军的意义自从1871年帝国建立后,就被认为是保卫德国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帝国海军刚诞生就曾远赴海地粗暴地解决了海地政府与德国的债务纠纷。进入1880年代后,也为帝国获得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四处奔波。尽管一位步兵上将出身的冯?斯托施和一位骑兵上将出身的冯?卡普里维在相继领导德国海军期间,完成了德国海军由近岸防御向大洋作战和保护殖民地的作战模式的转变,德国海军紧随欧洲海上强国一道步入了铁甲舰时代,帝国海军的假想敌也从法国转向了俄国。但是在1897年之前,如何建立一支舰队以获得必要的海权仍然是模糊和未决的。

        1897年,远在中国水域的48岁的海军少将阿尔弗雷德?冯?提比茨成为了威廉二世于1892年宣布成立的帝国海军办公室国务秘书。他利用以前只有陆军首席顾问才有的直接觐见皇帝的特权迅速影响了威廉二世,用“风险舰队”思想将德国海军杂乱不清的任务和建军方向彻底澄清。那就是德国海军首先是“防御性的”:它要使得哪怕是最强的海军强国都无法承受对其进攻可能造成的损失。对于奉行“两强战略”的英国,德国舰队必须要强大到即使被击败,也要让皇家海军付出无法再面对另一个海军强国挑战的惨痛代价。这使得德国海军的主力舰必须达到英国能够投入到舰队决战的主力舰的一半以上,最好是2:3或者是10:16。

        这就引伸出了第二个重要思想,那就是德国海军必须抛弃自法国海军“新学派”诞生以来,德国海军所坚持的巡洋作战战略:获得潜在的最强对手大英帝国的尊重的关键,决不在于按照奥贝之流的鼓吹去集中精力建造什么新式巡洋舰、鱼雷艇以获得所谓的“非对称作战优势”,从而对英国的海上交通线一生命线构成威胁。那是次要的任务,在主要任务完成之前是不可能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进行舰队决战的力量,直接去攻击敌国海权的核心部分——舰队。只要英国的舰队受到严重损失,那么这个“日不落国”的庞大殖民地体系的崩溃,也就指日可待了!因此,德国海军的建军核心必然是紧盯着英国去建造先进的、昂贵的、复杂的主力舰。你有的,我全都得有!

        必须指出,提比茨是一位清醒的战略家,或者说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清醒的海上战略家。他一眼就看出,尽管那个时代的德国在海权争夺方面,虽然未必是以英国为对手,但是德国的海上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却必须是以第一强国英国为核心着眼点的。只要紧跟英国,那么凭借德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就必然会超越其他潜在敌国,而成为世界海权的主宰之一!至于以后会不会发展到英德直接对抗?我们无从知晓提比茨本人的真实想法,但至少在当时他是竭力避免的!

        德国发展海军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德国需要和平,而大舰队是维护和平的必须。正如当年老毛奇对来访的李鸿章一语道破的那样“所谓万国公法者,惟小国之事耳,大国之间惟有实力。”

        当然,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认为保持自己安全的办法就是向武装到了牙齿的敌人证明自己的“无害”。因此,有人条件反射般地将德国发展海军视为“狂妄的反英战争叫嚣”和“发动海军竞赛”,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强战略

        要想了解英德海军竞赛的发展,就必须从英国皇家海军的造舰计划说起。

        英国人对海权怀有的强烈感情,可以从月成立的海军协会窥见一斑。这个协会成立的目的在于通过“宣传海上霸权对大英帝国至关重要,帝国的贸易、食品供应有赖于此”,而实现游说公众和国会提供更多经费建造优良战舰之目的。

        在英国皇家海军协会成立前的1889年5月31日,也就是在德国宰相俾斯麦去职的前一年,英国正式通过了《海军防御法案》,确立了海军的“两强战略”。根据《海军防御法案》,皇家海军在5年内将建造70艘军舰,其中包括52艘主力舰。该法使得皇家海军将按照“两强标准”确定规模,也就是说皇家海军必须维持在足以抵御仅次于她的两个国家的舰队联合行动的规模。此后一直到年该战略被从秘密放弃到公开放弃之前,“两强”一直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规模标准。这个“两强”,一开始是指法国海军和俄国海军,后来则是指俄国海军和德国海军。

        按照海军大臣汉密尔顿的计划,法案规定在5年内建造包括52艘主力舰在内的至少70艘军舰,具体为10艘战列舰,42艘巡洋舰以及18艘鱼雷艇,总计拨款2150万英镑。整个计划的显著特点就是每年的造舰经费中没有用完的部分,就直接拨入一个专门账户,转入下一年的造舰计划。到1893年,海军又获得了135万英镑的追加经费用于完成全部造舰计划。到1894财年结束,汉密尔顿计划的70艘战舰中,除了5艘巡洋舰和4艘鱼雷艇外,其余全部建成。

        1894年3月8日,英国内阁通过了以海军大臣斯潘塞命名的《斯潘塞计划》。根据该计划,英国将再建造7艘新型战列舰、20艘巡洋舰以及100余艘小型舰艇,总投资3126.3万英镑。这笔巨款按当时的汇率,相当于25吨黄金或者折合约2.1亿两白银。

        当时,这个法案并非是针对排在欧洲末尾的德国海军,而是主要针对有可能挑起殖民地边界纠纷的法国和俄国。这两个国家在年期间,共建造了12艘战列舰,而且在1894年又开工了5艘新战列舰。

        法俄的造舰计划迫使1895年的英国保守党和工党联合政府再次增加了5艘战列舰,并以法国、俄国开工的装备舷侧装甲的大型装甲巡洋舰为对手,于财年订购了6艘造价空前的克莱西级装甲巡洋舰。此后的几个财政年度里,英国每年都订购了数目超过对手的装甲巡洋舰。1903年入役的德雷克级装甲舰的排水量仅比同期建造的战列舰小250吨!在财政年度订购的3艘米诺陶级大型装甲舰更是达到了装甲巡洋舰竞赛的顶峰:这些排水量高达吨的超级巡洋舰,最终预示了“战列巡洋舰”时代的到来。而这类军舰的出现,马上就导致了新一轮的造舰竞赛,只不过不再是在英国和法国与俄国之间展开。

        技术的震撼

        随着时间的流逝,欧洲的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工业革命时代飞速的技术进步,大英帝国那个看似不会被撼动的海权优势渐渐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首先是蒸汽机的运用导致了军舰的动力系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蒸汽机的出现和大规模运用,不但使得作战舰队迅速告别风帆时代——使得大批风帆战舰被淘汰,从而减少了英国原来的固有优势;而且改变了舰队作战的基本方法,那种依据风向抢占有利位置的驶帆术迅速消亡。

        海军作战的机动性被极大地提高了。强劲的蒸汽动力与螺旋桨和操舵装置的结合,使得战舰不但在速度控制上,而且在队形控制上的难度大幅度降低。这意味着一支舰队可以更加主动地选择交战和退出战斗的时机。那种受制于风向和海况的传统作战方式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

        其次是舰船的建造材料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钢铁取代木材成为了战舰建造的关键,这使得军舰的建造得以真正由“作坊时代”向标准化的“社会化大生产时代”过渡。此时,海军的竞赛就成为了大工业的竞赛——决定海军舰队规模的不再是森林和海员,而是车间和技工!

        而从另一个方面看,钢铁的使用使得军舰的防护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装甲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现代化主力舰的操纵者提供了极为重要“心理装甲”,这是帆船时代所无法比拟的。装甲技术导致舰员的作战热情和斗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坚固的结构也为更高水平的损害管制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在1891年,哈维发明的表面淬火的镍铬合金钢技术,在降低装甲重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舰船的防护力,而克虏伯的钢铁冶炼技术向装甲钢领域迅速扩展则大大加强了德国战舰的防护优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装甲技术的长足进步、损管装备的日益完善和防护实证科学的系统化及巨大成就,使得在一场势均力敌的作战中,击沉一艘设计比较合理的现代化的重型装甲战舰变得极其困难。例如在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大东沟海战中,以萨克森级铁甲舰为蓝本建造的定远级铁甲舰尽管受到了日本舰队的集火射击,每艘命中了上百发炮弹,但是主装甲却依然没有受到致命损伤,而保留着相当的战斗力。

        第三是导航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海军的交战距离以及舰队规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无线电发明并得到广泛应用前,在海上交战具有极大的偶然性。统帅部对海军舰队的有效控制力非常弱,因此要想控制海洋,就必须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舰队并分散为若干分舰队,来保证不出现死角和盲区。而无线电技术的使用,导致指挥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对战舰数量上的要求,从而为提高舰艇的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四是火控系统的使用革新了传统的炮术,拉大了交战距离。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战舰的设计。弹道科学的进步,使得战舰能够在较远的距离交战,而尽量将自身置于敌方火炮的击穿范围之外的安全范围。无论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实验型“坡伦”系统还是大规模运用的“德雷尔”火控系统,或者以德国蔡司公司先进的光学技术为核心的立体测距仪和大功率探照灯,都使得海军炮术向着精细科学发展,这不但使得舰队具备了有限对抗恶劣天气的“准全天候”交战能力,而且使得远距离交战对于舰队交战阵形的依赖逐渐降低。

        第五是大量机械装置的使用改变了海军的兵员结构。英国在海权中最主要的优势曾体现在其拥有庞大的后备水手队伍。然而,现代化战舰的使用关键却在于对机械的正确操作。于是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就在相当程度取代了自发摸索和长年积累的航海经验,成为了技术密集型的海军对兵员的首要要求。而这种对机械的操作要求,反过来又使得海军能够像制造商品的工商业一样,借助于国民教育体系和产业工人队伍快速补充兵员。于是,人口数量和教育以及工业的优势,就有可能在海军建设中得以反映。

        最后,参谋部体制在海军的运用使得合格军官的培养大大加快而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在工业革命时代,由于涉及庞大的战争系统的支持运转,海军的作战计划日益从将领个人的决断转为参谋体制下的集体决断。这意味着海战中技术的成分开始大幅度上升。而纳尔逊式的将领个人魅力成分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在下降。海战对抗的系统性随之增加。

        英国皇家海军渐渐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皇家海军和德国海军的对比开始对英国不利:

        在动力方面,德国海军得益于本国较为雄厚的机械技术迅速具备了向无畏舰过渡的条件。在20世纪初,德国尽管在蒸汽轮机方面略显落后和保守,但是在船用动力的主要品种产品的功率、可靠性、经济性等性能指标方面与英国的差距并不算远。德国主力舰广泛采用的三胀式蒸汽机在大功率状态下运行的巨大振动尽管对于精确射击存在很大不利影响,但是综合性能尚可接受。而德国在柴油机方面的进步则更是有目共睹的。

        在材料方面,德国克虏伯公司在装甲方面和冶炼技术方面的长足进步,使得德国军舰的防护水平达到了同时代的高点。

        在通讯技术方面,德国的电器优势很大,其无线电通讯技术与英国相比处在伯伸之间。在火控技术方面,德国在光学领域的优势明显,蔡司早已成为了世界光学材料和测距装备的重要供应商。

        早在威廉二世登基之前,德国就成为了欧洲海军装备的一个重要生产国,在装甲舰的制造领域甚至成为了英国、法国的有力竞争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了清朝订购的定远级铁甲舰的合同。

        在海军兵员方面,在实施了强制性国民义务教育和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的德国,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和技工的存在,使得产业工人队伍得以为建立在复杂机械基础之上的现代化舰队的快速扩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储备。而英国在这方面却明显落在了德国后面——长期沿用的“师徒传授法”使得“学徒”的培养无法跟上技术进步和产业扩张的需求。

        在军官培养方面,德国作为最早建立参谋部体制的国家,其海军军官的培养早已实现在参谋部领导下的学院化和标准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日益深化,如同井喷般出现的各种先进技术迅速改变了海军强国之间的实力对比。以蒸汽机的出现和大规模运用为标志,英国皇家海军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所获得的至高无上的海上霸权受到了剧烈的撼动——面对具备后发优势的新兴工业国家的挑战,大批主力战舰迅速过时。大规模建造用于替代老旧舰艇的新型战舰既要花费天文数字的经费,而且还可能在几年之内再度过时。皇家海军面对着无法逃避的变革挑战。

        如同罗马人在挑战迎太基的海权时,发明了“乌鸦”,从而将罗马军团的步兵格斗优势传递到了海上一样。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为后来者超越原有的霸主提供宝贵的机遇。技术进步在不断制造着新的起跑线的同时,也抹平了原有的技术差距和数量优势,降低了挑战原有技术体制下领先者的难度。尽管像费希尔这样杰出的皇家海军将领不断维持着皇家海军的领先地位,然而他们却发现新兴的欧洲国家正在将他们的“后发优势”向各自的海军进行卓有成效的转移。

        德国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

        恐慌的价值

        早在1906年前后,英国就已经开始爆发针对德国海军的歇斯底里式的“恐慌症”。英国考文垂兵工厂的穆里勒尔根据一些臆测和小道消息,不怀好意地向同样别有用心的媒体宣称:德国海军已经使得英国在摩洛哥危机可能引发的战争中全面落败。结果英国的舆论、政府和反对党以及人民陷入了极度的震惊。1907年底,在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催促下,讨真实清况最了解下过的费希尔向国王提交了件分关于英德海军实力对比的报告。

        在这份对自己的实力估计颇高但是对对手却不尽客观的报告中,费希尔是这样描述的:

        “在本年(1907年)的3月中,这是个绝对的事实,德国既未建造一艘无畏舰,同时在18个月之内,也未准备建造一艘战列舰或大型巡洋舰。德国战列舰中全体舰只之半数,都只能与英国的装甲巡洋舰相等。现在这也是事实,英国有7艘无畏舰和3艘战列巡洋舰,一共是10艘已经建造完成或正在建造之中。而德国人在本年3月,却连一艘无畏舰都没有。我们有驱逐舰123艘,潜艇40艘,德国却只有驱逐舰48艘,潜艇1艘。德国海军国务秘书提比茨上将在其最近的一个秘密报告中,曾经说过英国的海军实力,现在是比德国的强过4倍。诚然的,我们将使英国永远保持着这样的实力,但是我们却并不想向全世界公开发表。”

        但树欲静而风不比。这次海军恐慌使得每一个野心勃勃的政客都看到了英德海军竞赛这个“题材”可能带来的巨大个人收益。很显然,费希尔的报告并没有说服那些想凭着政治投机挤进国会和唐宁街10号的人。在1910年1月的大选中,保守党拼命对德国进行攻击,通过促成人民的恐德情绪来为自己争取选票。保守党领袖贝尔福声称:“多数国家都一致认为英德之间的斗争,是已经无法避免的”——而英国的海军力量不足导致了国家正处于危险中。

        问题的核心在于,德国发展这种大舰队到底会不会使得英国走向对德国的敌对呢?

        首先,即使德国不发展舰队,英国也未必不会和德国的对手结盟。也就是说,英国的结盟决不是看你是不是有舰队!俄国、日本、法国、美国都有舰队,英国照样与其结盟;奥匈帝国没有强大的舰队,英国照样与之为敌。换句话说,英国的结盟是从国家层面的大战略出发,而不是仅仅从有没有海军舰队出发!一旦最坏的局面发生,有一支舰队至少还有逼迫英国重新考虑“结盟对象”的可能。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拥有庞大舰队的英国一旦对德国宣战,德意志帝国就只有死路一条!

        其次,从提比茨就职前后的环境来看,英德两国间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并不大。两国君主之间有紧密的血缘关系,威廉二世皇帝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英国的下个国王是威廉二世的舅舅;威廉二世不断率领德国海军那几艘“寒渗”的舰艇去英国参加为他外婆组织的盛大阅舰式——那种强大的舰队和弱小海军的强烈对比,无疑让英国公众认为德国海军就是造几艘船,也是“无害的”。况且,威廉二世还被他外婆授予了皇家海军名誉元帅的荣誉。这下正暗示了英德海军结盟的美好前景吗?

        第三,英国皇家海军的大批舰艇淘汰完全是科技进步造成的,而不是别国建设海军造成的。英国自己大规模建造新式舰艇必然也为别的国家建造新的舰艇提供了“合理性”。德国海军即使是为了完成基本的战略任务,也必须建造足以和最新式敌舰匹敌的现代化舰艇——对于有点理智的人来说,这都是不难理解。为了不授人以柄,提比茨后来甚至专门指示造船设计师,德国未来的战舰不要在外观上给人以领先英国的感觉;而要尽量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不计花费地提高军舰的性能。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德国开始了大海军建设的征程。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6/6003/45091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