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乎主义 > 第十九章 月经不调

第十九章 月经不调


天蓬两口子旅行结婚一去半个多月还不见回来。

        费齐在家无所事事,这种无所事事让他发现原来天蓬竟然在自己的生活里不知不觉有了一席之地,这一点费齐不能理解。他知道自己原本很是看不上他,甚至很多时候对他心存鄙夷,只是形之于口时才因为礼貌而口下留德。此时,费齐试图理清自己和天蓬为什么会有了如今这样的交往,难道我已经把他当作桃花源的入口,或者把他当作了金门马祖了?那种鄙夷又是什么,是“学而优则仕”或者“勤劳致富”理念在心中时常发作结果?这种胡思乱想没有任何结果。

        费齐晚上没事就在家练练字,他打算给天蓬写一个四扇屏,写什么呢,写《金刚经》吧,怕新婚送佛经有些不伦不类。要么就在诗经里找四首诗,但诗经里的诗最好是用篆书写,篆书费齐几乎没练过,他拿不定主意。

        他临古碑,想康有为、鲁迅都是临过古碑的,但他们的心境与自己定是不同。每当临字的时候就总是能想起“好朋友”钱芳,一想到钱芳就总是不时想起那个“无政府主义者”。

        这时,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同时想起这两个姑娘,也许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丽使她们总是被他想起。当然,有了钱芳的前车之鉴,费齐对于关东宁尽量不去多想,他觉得也许这份美丽只停留在心里比什么都强。

        这时的齐齐哈尔已经进入了供暖季节,热力公司的热乎气儿就像学校里成绩打狼的学生上学一样,吊儿郎当,能够踩着点儿来已经是很不错了,不要指望他会有热情。他们嫌学校不够“意思”,学校嫌他们“态度”不端正。天蓬两口子也正像这股热乎气儿,似乎把订好的时间给忘了,直到十月二十号才到家。

        这一段时间费齐忽然觉得自己的字大有进益,从前练的颜柳和瘦金体加上最近苦练的魏碑,竟然勾兑出别一种味道的字来,因为这字的收益,费齐的心情极好,精力也就愈发的充足,每晚都练到后半夜。

        天蓬一到家,他就给费齐打了电话,问照片扫描进电脑怎么老是死机,是不是有病毒了,费齐讲了半天他还是不大明白,最后,费老师电话里告诉他,明天晚上下了课就去帮他,顺便首次拜访他们两口子。

        第二天是个星期六,晚上下课后,费齐没回家,带了中午抽空买的内存条和一些应用软件直接去了天蓬那儿。天又黑又冷,他出门就打了车。

        保姆小马给费齐开了门,小马还认得他:“费老师来了,天朋哥正等着你呢。”

        这个小马见了外人,除了哥、姐、叔叔、阿姨等各种亲属称谓外就只会称人为老师了。也许在她心目中还没有哪个人有足以称先生、女士的人格。也许在小马的见识里老师是个通用的尊称,但费齐却并不喜欢人们称他为老师。

        地上的纸壳已经都撤掉了,新房这一回像刚摘了面膜的贵妇,方厅的百宝格上摆了一些旅游的纪念品,不用福尔摩斯的水平也能看出他们这些天都到过哪儿。

        天蓬从书房里走出来,早已脱了新郎倌儿的制服,穿着一身真丝的睡衣,虽然没拿着烟斗,但也作家味儿十足。费齐仔细看他,脸好像黑了一些,眼睛还是有些红。

        “建红呢?”费齐一边换拖鞋一边问,天蓬毕竟结婚了,见面问候其夫人就像见皇上称陛下一样有尊重的味道吧。

        “朋友三缺一,她刚刚去充数,我刚送她回来,她让我问你好呢。今晚她要是回来,我就得去接她,顺便送你回家,她要是不回来,你就在这儿住吧,我正有点儿东西给你看。”

        “那我就打个电话告诉家里一声。”费齐真是有些佩服他了,就这么几天,而且只是多半个蜜月就又有了点儿东西,打趣地问他,“你到底是旅行结婚呐还是去采风?”

        “旅行、观光、□□;购物、受罪、采风!”

        费齐乐了,他连□□都说了,可见说的都是真的,也应该是全面的。

        小马沏了茶端进来,放在玻璃茶几上就出去了。

        天蓬的这个保姆一直是费齐琢磨的对象,她比主人要谦卑,比理论上的下人要高贵,即不是瑞士管家,也不是印度仆人,即不是袭人也不是星期五,是纯正中国式的依存于血缘关系的保姆。费齐记得天蓬曾经说过,在中国,和资产阶级一起消亡的首先就是管家和仆人,现在残留下来的只有不伦不类的保姆了。

        费齐当时就问过他,这不伦不类是什么意思,是没有文化品味还是没有服务精神?他到底追求的是两条腿的忠狗还是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信息时代的奴才?

        天蓬的解释是:管家是资产阶级的帮凶,仆人是资产阶级的走狗,而保姆是必须是无产阶级的乡下亲戚。普通的保姆,把钱交给他们怕丢;把口味交给他们味如嚼腊;把孩子交给他们带,感情深了怕孩子学一身下人习性,感情浅了怕绑了孩子撕票;把妻子和丈夫交给他们怕愉情、怕私奔。中国人的智慧对付这些难题的唯一方案就是选择血缘关系,有了这层关系,这些难题就都不成为难题了。其实,中国人处理一切人际关系时,一但无处下手,就都会转而寻求血缘关系,而血缘关系说白了,本质上就是性关系!

        费齐对他的本质说法一笑置之,他知道天蓬的习惯,愿意把他认为对的东西说成是科学的、本质的。所以费齐从未因为天蓬把所说的什么上升到了本质而投降。他觉得现象是魔术师用道具和技巧表演出来的精彩,而本质则正是魔术师一直试图掩盖的不能见人的东西,戏法过程的真实性只能让观众佩服魔术师的高明,而不能说明戏法本身就是真实的。

        他觉得天蓬正有志于改造保姆或者说再造管家和仆人,而且正在做这项工作。因为上次娶亲时小马还只是穿着便服,外人只能从她穿着中的一些土气和不断的被呼来唤去来判断她可能是个保姆,今天费齐发现她穿了一套兰印花的,近似于采茶姑娘的衫裤,这身打扮虽然不能说是保姆的职业装,但在东北绝对另类,这种面料和天蓬的真丝睡衣比起来就绝对是个保姆了。

        费齐问他:“小马的这身行头是你设计的?”

        “怎么样?有点保姆样了吧。”天蓬放低了声音,“为了哄她把这身衣服当工作服总穿着,我还给她每月加了五十呢。”

        “你这不是钱催的吗?”费齐笑他脑袋大。

        “你不懂,你以为找保姆有钱就行了?你没考虑到雇主的心理,雇主不但喜欢用勤快的,还需要眼熟的,不别扭的。最关键的是,传统的等级制度被砸碎了,现代的敬业精神还没有培养起来。我个人哪有精力、财力培养一种制度,树立一种精神呐。”

        费齐见班台上有一张纸,是用彩色打印机打出来的一个画稿,大概是他用电脑画的一种东西,像是一种标志,就问他:“这是什么?”

        “我设计的族徽,我马天朋家族的标志。我今天上午开会的时候想的,设计了一整天。怎么样?”

        费齐看一个圆圈上面有一匹大马高扬着头,乐了:“你这匹马太具象,让我想到了法拉利。”

        “你要是这么说就在这马的后面加上一个M形的背景山。红地儿,绿山,黄马。”

        “你那山要是尖的我就会想到螨亭,如果是圆的,我就会想到麦当劳。”

        “你这家伙可真难对付。那你给我设计一个。”

        听天蓬这么说,费齐马上改口:“你设计的还算不错呢,你看满大街的标志,大都是把拼音字母纠缠在一起,而且大多是被个齐齐哈尔的Q字圈在里面。好好的设计族徽干什么?我知道了,有一种繁衍和扩张的欲望在你的心中膨胀。”

        “你说得对。”

        费齐那有工夫给他设计什么族徽,但却想到了那四扇屏写些什么好了,于是就征询他的意见:“如果是这样,我就给你写一个朱子治家格言的四扇屏,挂在方厅怎么样?”

        “行啊,他那个治家格言虽然有点儿俗,但不是很难懂,一般的客人都能看明白。我也好照葫芦画瓢,齐家治国平天下。”

        费齐放下那纸走到书架前,背对着天蓬说:“族徽你慢慢琢磨吧,也不着急,本来就是千秋万代的事。”

        马天朋就怕费齐看他的书架,一看就是老半天,马上就说:“我在北京的中国书店买了几套古书,回来只带了些建红买的衣服和一些易碎的小玩意儿,书和一些没用的、不怕磕碰的行李我办了托运,还得过几天才到。”

        见费齐没有动的意思,天蓬端了茶杯说:“你来看看,我在宜兴买的茶具,你给个价。”

        天蓬每每得了好东西,买了如意的玩意儿总是希望费齐给个价。有一次,有人送他一块砚台,他不太懂,就问费齐。费齐见是块端砚,而且雕刻全依石材的天然纹理,造形很是古雅不俗,就给了两千元。天蓬一听,吓了一跳说:“这么多,我还以为二、三百顶多了,要真是这样,他的事儿我还真不能马虎。”

        费齐说:“你们之间办什么事,办多大的事当然也是定价参考的依据,这个我不管,我只是根据这方砚因石构图,因材施艺,立意高远曼妙来定的价,其实端砚的定价很复杂,主要是根据坑种材质与石品花纹来定,这方面学问可就高深了,我可外行了。”

        费齐当然不好问他们之间有什么事,但从此知道天蓬做事是来者不拒,依礼办事。别看天蓬本身的官儿不大,但他社会活动能力极强,有事求到他,他再求一层关系也就基本解决了。

        总之,天蓬首先对于无价的东西需要费齐帮着印证一下他心目中的价值,其次是他对某些商品已有的标价并不信任,总想得到费齐的确认。最后也是考一考费齐的品味,这种考的本身也是一种报复性的难为。

        答这种题,费齐觉得有点儿像跟刘三姐对山歌那么难:价出得低了,如果在理儿的话,好像在说天蓬大头,会弄得他花钱买难受,费齐不忍。如果低得离谱儿,又好像费齐不识货,于已又不甘;价给得高了,如果说得在理儿,天蓬自然是捡了漏儿,当然高兴。如果高得离了谱儿,费齐反到又成了冤大头。

        从前的文人喜欢拿艰深的典故和苦怪的上联刁难文友,商品经济时代的天蓬喜欢用这种方式折磨费齐。其实,答对答错倒是无所谓,只是费齐总觉得答这种题有点儿做绍兴师爷的味道。他只好从书柜旁过来,坐在真皮大沙发里,认真把玩这套紫沙茶具。

        壶和杯都是竹简捆扎起来的造型,古朴、自然。费齐拿过那壶,壶盖儿上面刻的好像是周公拘羑里演易的形象,线条简练生动,意境很是高古。壶身的竹简上刻的是易经的系辞: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费齐轻吸了口气,觉得这段话刻在日用的茶壶上真是一种大智慧。刻字用的是汉代的简牍体,若篆若隶,浑然一体,波磔披拂,形意翩翩,字和壶融为一体,率真、古拙、大器、流畅。把壶端在手上,入手质感细腻,如玉如丝,光泽不温不火,壶的比例适度,适于把玩。

        他左手摸壶底有凸凹痕迹,慢慢抬起壶,见壶底好像还有款,只是看不大清。壶里有茶,而且还很烫,不能掉过来看。他想以天蓬的财力和出手的大方程度,应该不是地摊儿货,也不会是生产线上下来的东西,怎么也得是个在世的名家的作品,就说:“不应该少于一千元吧。”

        “哈哈!一千二百块,你还真挺有眼力。”天蓬一边夸,一边从费齐手中接过壶,给他倒了一杯。

        费齐庆幸自己答对了,与其说是自己对茶具更了解,不如说自己对天蓬的品味和家底儿更清楚。他端起杯来,喝了一口,茶是西湖的上等龙井。“不错,壶、茶俱佳,只是沏茶的水太热了。对于高级绿茶,不能用刚烧开的沸水冲泡,水烧开后稍冷却,八十度左右最好,这次壶没炸就不错了。”

        “唉,下次不让小马沏茶了,这要是炸了我得多心疼!容我慢慢□□吧,找个好保姆不容易呀!培养一个像你这样的保姆得多长时间呐。”

        费齐乐了,他喜欢喝茶,关于茶的书因此也就看了一些,虽然高档的茶没喝过,高档的茶具没用过,但就凭这点儿书本儿上的知识对付像天蓬这样的财主足够了。天蓬喝酒泡妞俱是高手,喝茶的水平很是一般。

        费齐把一杯茶喝光,没让天蓬再倒,没有茶水的杯子更好把玩。他仔细玩味手中的杯子:杯子无把儿,大概是为了有更大的空间四面刻字,上面刻的是《孙子兵法》: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字刻得比壶上的小很多,但结体松弛有度,当真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他觉得有趣儿,劝天蓬把手里那杯茶也喝光,费齐拿过来看,一面刻的是: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另三面刻的是子路问强: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费齐看完了,瞅着天蓬,问他杯子一共是几只,天蓬忙喊保姆:“小马,你把剩下的四个杯子也拿来,小心点儿啊。”

        过了会儿,小马连盒带杯都端了来,费齐小心地从盒里拿了一只,认出上面刻的是《黄帝内经》里名言: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这一只的文字很多,字很小,但字字清晰,笔触丝毫不苟,费齐看了半天才换了下一只,知是《大学》里的句子: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

        费齐觉得有意思,不知道这位紫沙大师为什么偏偏喜欢《大学》里的这一句。下一只费齐认得来自《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费齐拿起最后一只,乐了,上面刻的是是《孟子》中孟子的狂言,对天蓬说:“你看,孟子的脾气跟李敖差不多。”

        “没听说过。”

        “我给你念念: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

        怎么样,我没说错吧。”

        “这是孟子说的吗?”

        费齐乐了,指着墙上天蓬的照片说。“有空你去查吧。这回用得着你那个形象了。”

        费齐都看过了,把杯壶并排放在一起,反复看着上面的简牍,说:“就冲这位大师在这壶、杯上刻的这七部书,冲他的这份心思,这套茶具也值!就算你花两千元买了也值啊。”

        天蓬听了很是高兴,端起壶来说:“我也是看这上面的字刻得好,个个都像是我的座佑铭,而且,好就好在个个我都喜欢。”

        他又给费齐和自己满上了一杯:“你这一说,我心里平衡多了。其实它真的是二千多块买来的,建红不喜欢这套茶具,嫌太贵,嫌土气,我没管她,结果又花了一千给她买了一套真丝的裙子才算和好。这么一算不是二千多了吗?”

        费齐拿起那只刻着《大学》名言的杯子说:“看,这上面不是说得很清楚吗?”

        天蓬看了,哈哈大笑,更喜欢这套茶具了。费齐也很是喜欢:“你看,把这七件放在一起,虽然个个字数不同,但都充分利用了汉简的字形特点,使每个杯子都不让人感觉字太满或太空。”

        喝了两杯后,天蓬说:“再好的杯子也不能总看,来,我领你看结婚录像去。”

        两人来到客厅,两个小时的录像费齐大多按快进键跳过去了,只用了不过三十分钟就看完了。

        “什么感觉?”

        “乱。闹。累。”

        “这倒是婚礼的精髓。”

        “为什么咱们两个坐在车里迎亲时没录上?回来时,你在车里张口喘也没录上,再者你装修时去换建材,布置新房也没录上。婚礼早上做头发,宾客们熬夜打牌、随礼都是很有趣儿的。”

        “你怎么不早说呢?你看他们录这破玩意儿,我是越看越不顺眼。”

        “你知道为什么?”

        “水平呗。”

        “不对,是缺少一个剧本和导演。另外什么特技、道具、灯光、化妆就更别提了,还有后期的制作,剪辑,音乐也不够专业,只有群众演员是真实的、专业的。”

        “要按你这么说,那得投资多少,而且拍出来也假呀。”天蓬泄气了。

        “那就没办法了,对付着看吧。而且,因为婚礼是一次性的,不能中断和重拍,所以最好得用多台录像机才不至于遗漏一些场景和角度。其实,现在看来最便宜可行的就是你事先把分镜头剧本写好,才不至于一个镜头总是跟着新郎、新娘走,好像政府工作会议似的。”

        “你怎么也马后炮呀。”

        “我哪有经验哪。”

        “建红非常不满意,总是怪我请的摄像师傅不好。没办法,等你结婚时我给你写本子,我做导演,我好好过过瘾。”俩个人又进了书房,天蓬从班台里拿出半尺厚的照片来,“算了,咱们还是看照片吧,来,看看那天婚礼上照的,你挑几张拿走,你教教我怎么用扫描仪,买了一年了,楞是没用过。”

        “这种东西在那里摆着本身就是一种使用。”费齐也给他来一点儿深刻,“你先去给我找个改锥来,我给你的电脑吃点仁参补一补。”

        天蓬马上又喊小马去拿,费齐把机箱拆了,忙了五、六分钟,等一切停当,再次露出了桌面,费齐拿起鼠标一通点,天蓬在一边问:“你这是干什么呢?”

        “我给你的电脑更改一些设置,让它没事的时候少在后台干没用的活,再删点儿没用的文件,让它轻装上阵,刚才我已经给它补了一了补,又给它插了根内存条子。”

        “我说这个电脑才用一年,怎么就这么慢呢,我还以为有病毒了呢,原来电脑也有内耗啊。”天蓬的电脑水平比一年前进步不大。

        费齐一通处理,电脑就像吃过药的本约翰逊一样,跑得快多了。

        在扫描仪工作的时候,费齐就翻看那些照片,唐云东拍的那些照片明显比天蓬夫妇旅游时的自拍照取景、光线和构图都强得很多。有几张过分亲密的自拍照天蓬忘了收起来,见费齐看到了也有点儿不好意思。

        费齐也不好意思,但他能做到的最好的掩饰方法就是不动声色地、不加可否地翻过去,仿佛做错事、做出格儿事的也有他的份儿似的。可是,真到了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时候,消失的语言和躲躲闪闪的意图只能证明虚伪和逃避,一点儿也没有因为谁也不说什么而减少尴尬。

        费齐只好怪他:“你应该有适度的新闻检查才对。‘神不知,鬼不觉,不亦君子乎?’,这回我懂了些。”

        天蓬也觉得是这么回事,解嘲到:“为了让你开悟我费了多少心机。不过……,你先把照片给我,我先看完了你再看!”

        费齐说:“算了,晚了,你现在收起来,只证明你心虚,只能让我更有知情的欲望。你小子知道党的政策吧?你只剩下老实交代一条路了。”

        “那,我也不能什么都让你看呐。”

        “即做得出,上得照片,还怕什么?”

        “说是这么说,但有些真的涉及隐私,并不是我的光彩。”

        “你的光彩从来都不是你的隐私,你的隐私也大多不光彩。”费齐对他笑着说。

        “可是,你要知道,法律是保护隐私的。”

        “神不知,鬼不觉,不用法律保护,甚至是逃避法律的。”

        “你有完没完?”

        费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早已不看照片,他见把天蓬也折磨得差不多会了,就问他:“最近写的东西在哪儿,不用看照片,看你写的东西照样能知道你的隐私。”

        天蓬这才从抽屉中取出了一沓A4纸来:“这个我放心让你看,我自信隐私已经藏好,不伤自尊了。照片我来扫。”

        费齐接过来,先看了最后一页的页码是58,比短篇长,比中篇短,不过已经是天蓬写过的最长篇了。翻过白皮儿,费齐吓了一跳,是个隶书四字初号的书名:《月经不调》

        “这个绝对是隐私的东西,你是不是应该再好好检查一下?”

        “这倒不用,别人的隐私是有趣的,也是深刻的,一定要好好的刻画。自己的隐私,就像参孙的头发一样,是不能让别人动的。”

        “但我想你的小说是把你的隐私改了名,当作别人的隐私着意刻画吧。这样即保全了参孙的头发,又增加了趣味性。”

        “这就是小说和日记的区别。”

        费齐平静了一会儿故意调天蓬的胃口说:“我觉得你这是想象三部曲之第三部。”

        “想象三部曲,没听说过,那两部都是什么?”天蓬很想知道还有什么书能跟他刚写出来的小说齐名。

        这是费齐料定的一问,他点了支烟,见天蓬一付可怜相就回答到:“第一部是《丰乳肥臀》,第二部是《拯救□□》,你这篇《月经不调》按书名来说就已经足够性感,如果写得再厚些,和那两部一样丰满,你不觉得她们三个是一奶同骚的三姐妹吗?不过,你的这部比起那两部似乎要深刻。”

        费齐故意停下来等着他问为什么,就象领导们讲话时往往故意在一句鼓舞人心的话上使用长长的降调并留一点鼓掌的时间一样。天蓬果然问了为什么。

        “因为,单从书名上说,前两部书只停留在身体的表面,而你已经研究内分泌了。”

        天蓬哈哈大笑给了费齐一拳:“那怎么叫‘想象三部曲’呢?”

        费齐当然没天蓬那么着急,依旧慢慢地说:“鲁迅有一段关于想象的名言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

        “鲁迅的名言多了,都在书架上呢,还是你先说吧。”

        “原文我记不太清楚了,鲁迅说中国人一见到短袖子,立刻就能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鲁迅说这话大概是三十年代的事,时隔七十多年,中国人就算是这方面已经见过世面,但是,看了你这个书名估计也能把想象进行到底。”

        “这句话我耳熟,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天蓬来了精神,能与伟大的鲁迅暗合已经足够伟大,而且还有两个美妙的成名身体一左一右衬着他的新作,他大概也觉得自己在伟大之外还另有一份儿光荣了。

        说实在的,费齐见了这个书名也想看个究竟。他用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完了一遍,房间里只有扫描仪工作时细微的声音。

        能看出这部《月经不调》是由那篇《爱情履历》改写、阔充而成的,但比《爱情履历》内容丰富多了,描写也更加大胆了,这一点上倒是更接近于《□□履历》了,写作手法也老成了一些。

        天蓬在一旁扫描照片也不打扰他,只给他递过一次烟,还倒过一次茶。费齐想如果每个作者都能给读者上烟倒茶,这世上坏作品就不多了,应该说天蓬的作品就这种不坏的东西。

        见他快读完时,伟大的作者才解释说:“这个小说并未完全写完,我不知道是轰轰烈烈结束好还是嘎然而止好,或者是莫名其妙地结束更好。”

        费齐没回答他,喝了口茶说:“让我再看一遍。”

        天蓬巴不得所有读者都像费齐这样,但他见费齐看得有点儿费力,就在一旁解释,刚说两句费齐就不让他说了:“我看的时候你有工夫解释,别人看你能都解释吗?”

        天蓬什么也不说了,费齐看他的小说,他感觉就象大夫在用B超检查老婆肚子里的孩子,唯恐他说出什么不好的话来。过了一会儿,他出去从酒柜儿里取了瓶葡萄酒,用高脚杯一人倒上一杯。费齐暂时还没工夫喝,瞥了一眼透明的酒杯,比起紫沙的茶具来像无臭无味儿的白开水。

        看了开胃酒费齐觉得肚子饿了,问天蓬:“有没有什么吃的,我晚饭还没吃呐。”

        “你怎么不早说呢,早知道我弄点酒菜该多好,现在都十点多了,没地方弄去了。”

        “有方便面也行啊。”

        天蓬出去,过了一会儿拿了一合老婆饼回来,不好意思地说:“没有别的了,就剩下酒了,你先拿这个对付一下吧,我已经让小马煮面条了,这孩子煮面条比泡茶强多了。她腌的咸菜也很好吃的,味道很特别。”

        老婆饼大概刚从冰箱里取出来,有些凉硬,费齐一边吃一边看,老天蓬没事,自己先喝了起酒来。

        看了第二遍,费齐终于可以理清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清了故事的脉络,不再被各种性描写分散了注意力。

        都说女人是一本书,其实女人一直是一本□□。

        这个题记是手写的,大概是后加的,在这句题记后面,小说一开始就写男主人公的三个正在美丽的女友和曾经很美丽的妻子几乎同时都停了月经。

        他突然有一种游戏通关后的失落,同时又仿佛自来水公司、电业局、煤气公司、电信局、有线电视台一起来催费的感觉。他有的是钱,本不怕缴费,只是各路催费的像约好了似的一起来,他心里有些异样,就像家养的各种宠物突然间都反常地活蹦乱跳一样让人担心地震的来临。

        男主角有钱有貌有“性趣”,虽然已经三十多了,但自觉这方面依然像十七、八岁时的样子,他很是感激有如此的欲望,这种欲望非但不是他的烦恼,相反,对这欲望体贴的满足成了他快乐根本。

        当他把□□插入不同女人身体的时候,他感到的不只是占有欲的满足,那一刻之后的紧张、放松、颓然让他感到似乎已经返朴归真了,他和他的女人在那一刻仿佛都变成了自然的存在,不只是一种原始的动物。那一刻,而且只有那一刻,大家都异常的真实、纯粹、简单、热情。

        他太喜欢这种原始的状态和情感了。虽然他也知道这是世俗所不齿的交流,世俗所不齿的满足,为人垢病的发泄。他原本觉得在别人都遵守着一夫一妻制的时代能同时与几个不同味道的女人有关系并发生关系比起他大把挣钱更有成功感,他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难度和背叛,一种别人禁止我独享的快感,一种把民俗习惯、体制制度、法制和道德规范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快感,这种快感甚至超越了于飞之乐的本身。

        人们在忠诚、忠贞之中分得一杯羹,他却在忠诚和忠贞之外吃得口舌生香,他的生活像一只幸运的老鼠掉进了米仓。

        他的女人喜欢他的英俊、潇洒,喜欢他的信誓旦旦还有他的才学。他也喜欢她们,她们美丽、性感、温柔、傻乎乎地可爱,他永远也无法解释他为什么喜欢这些,女人大体是相同的,对于他来说理应是乏味的,但是,她们之间些微的不同又成了他追求她们的动力,仿佛品酒师在细微的不同中品味到了酒的好坏和真谛一样。

        既然上帝给我快感,那么我就应该感觉它,而不是诋毁它;既然上帝忘了给我痛苦,我又何必寻找它,歌颂它呢。

        他玩弄女人的法律保障就是“民不举,官不纠”,“民不举”的保障是他大方的付出和一套切实的保密制度。他的心理底线就是财产的百分之五十,他有时也使用药物来玉成自己的男人本色,因为天然的快乐总是短暂的,人类的一切追求正是在刻意地延长这种短暂。

        故事然后写比他大十五岁多的有夫之妇停了月经,两个人都害怕起来,他当初和她在一起并不为别的,纯是为了体会一种未来的感觉,提前体味一下自己的女人变老时自己的感觉,另外也让他在其中体会到了一种另一个时代的贞操和价值。这个女人说她是上过环儿的,所以和她□□从来也没有什么防范,没想到大意失荆州。

        然后就是他本来想玩一玩就拜拜的女人非要和他结婚,因为她肚子里有了他的种,她要一俊遮百丑。把一个游戏当作一生的生活,把九十分钟的电影搀水变成了长篇电视连续剧,而且不能换频道,这让他后悔当初交友不慎。他让她去医院打胎,他要的是一痛遮百丑。

        他想与之过一辈子的女人这时却把他看透,非要去医院打胎,要打掉他的继承人,绝了他的种,与他脱净一切关系,再也不发生任何关系。

        他妻子的呕吐连男主人公也怀疑是不是他的责任,她的呕吐让他恶心,他有理由相信他已后院失火,但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寻找幕后黑手,因为这时剩下的一个女人也揭竿而起,非要他在外面给她买一套大房子不可,否则对不起她对他的付出,她的青春如果不是给了他,一定更加完美。

        这时,男主人公觉得“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句经典语录应该改为“男人的一半为女人”。“为”字读二声时,就和张贤亮的原意相同了,如果读做四声时,这句话的意思就变了,变成男人的一半财产和时间都要献给女人,为女人而活着了。

        最后妻子和爱人打胎、离婚、分手,他花了一半的财产摘了顶绿帽子,熄灭了后院之火,他的还有七个月就出生的“继承人”先他而去。他不得不和他只想玩一玩的女人去婚检、登记,开始了他没完没了的连续剧,然后外面包养最后一个。

        一切又都正常了,他还有妻子,还有情人,一切又都正常了。但再婚后他才发现新娶的女人其实只是月经不调,并没有怀孕。这下子他害怕了,他开始为他有可能损失的下一个百分之五十做准备了。当他疲惫地把大红烫金的房照交给外面包养的二奶并想和她上床解乏时,二奶手里握着包儿卫生巾含蓄地拒绝男主角:她又来月经了。

        “真搞不懂你们女人。”他说。

        幸好这时那个他要体味未来的女人来电话让他去陪,一见面他的未来就绝望地告诉他:“我老了,医生说我绝经了。”

        他没有因为危险解除而高兴,他也没有任何心情去安慰他的情人,他此刻只觉得自己仿佛也有了月经功能,他的月经也没了规律,而且似乎也一样绝经了。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71/71758/38488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