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兵戎 > 第八章:息息相关

第八章:息息相关


水从叶中滴,落入草丛,它停留于另一片叶上,露水仍是露水。

        看到目的地越离越近,行走于田园路中的人群速度不降反升,他们膝盖部位以下的长裤被露水沾湿,走起路来脚下裤摆发出了拍打声,与草丛磨擦发出的‘唦唦’互相回应。

        东方泛白时,三十三人已经走了半个多时辰,他们要前往的地方叫句辆山,离现代有名的风景旅游区黄鹤山大约有十三里的路程,那一带山多,可以说是一个打猎的良好所在。

        陈宗泽在出发后才知道吕家村是在曲阿的地界,他听后有些发怵,因为曲阿也叫丹阳,印象中曲阿应该算是丹阳郡的管辖区,可事实上曲阿根本不在丹阳郡的管辖之内,曲阿现在是江都郡的管辖区。

        经历四五百年的五胡乱华,中原大地的郡县划分早就混乱不堪。大隋在开皇九年(公元588年)一统中国后,进行了多次的改革。

        首次改革是在杨坚灭掉陈国,废除天下郡一级的制度,改州、郡、县三级制度为州、县两级制度,併合並了一些州县,相应地,一些地名也做了更改,一些原本属于某地管辖的地区进行脱离和重新规划,辖地的规划因为还没有深入人心,所以百姓私下还是会用以前的称呼,这也就造成了一些混乱。

        比如现在的朝廷虽然不称呼郡了,可是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其实都还是以‘郡’来称呼,而‘州’这个官方规定的名称却是只在地方官员上奏朝廷文书时才会用到。

        别谈刚刚到来的陈宗泽,就是一些土生土长的百姓也大多弄不清楚,不过这也不太紧要,毕竟百姓管好自己的生计也就是了,地域划分和名称该怎么定义是朝廷官员该烦恼的事情,他们划分不清楚就无法收税不是?

        “你确定路没走错?”

        “陈哥,错不了!顺着这条路走,再走四个多时辰就靠近镇江县,那会咱们和吕二叔说说,离开队伍往东南方向再走一个时辰就能进县城啦!”

        陈宗泽没有上路后就脱离队伍正是因为薛旺说走的方向也有一座县城,而且比他原先要去的地方繁华,姑且算是顺路,可他还是没想到要多走那么久的路,算上已经过去的一个小时,还需要走八个小时才能脱离队伍,这一来一去就是十一个小时,可以说现在的人们基本没有‘时间’这个观念,这样一来到镇江县也该是傍晚了。

        陈宗泽从没敢奢望刚进县城就能把东西卖掉,刚进一个不熟悉的地方肯定是先探探路,那又要花不少的时间,在镇江县过夜是肯定的事,而他身无分文,那时睡街头是免不了的事了。

        不过反过来想想也就释然了,这个时候的交通并不便利,九弯七八拐有路算好了,难道还能和现代一样,想去哪里直接一条路走到底?

        五个哥儿早就商量好一起进县城,这也让陈宗泽有些放心,毕竟五个人和一个人是不一样的,这不单单是人数的问题,其实更多的是,在陌生地方有相熟的哥们会增加一点点安全感。

        一路不算无话,陈宗泽在和伙伴们说说谈谈下时间倒也过得很快,除开一次停下来休息吃些东西,这一支队伍并没多做停留,终于在日中时分的时候,陈宗泽看见了薛旺描述的那条岔道。

        “陈哥,就是这里了。”薛旺看上去有点兴奋,他指着右边的小道:“这条就是去镇江县的路。”

        陈宗泽抬头看了看天色,这时太阳已经转悠到中央靠西方位置,默默算算该是中午两点左右,那也就是说到了该脱离队伍的时刻了。他早想好该怎么和领队说,见队伍没停他吩咐四个哥们在岔道口稍等,自己快步走向队伍前头。

        “二叔……”

        礼貌的招呼后,陈宗泽就想说明,可见吕家二叔关心地看着自己,他却是犹豫没能把早早想好的谎话说出去。

        吕家二叔年纪已经不轻,经过八九个小时的赶路却也还是脸不红气不喘,看去壮实得很。他见陈宗泽来了好意问:“是不是累了?要不二叔让队伍停下来歇歇?”

        说到走了八九个小时,陈宗泽十分意外自己没感到累,如此更加肯定因为自己的到来这副身体发生了一些转变。还是那句话,他无法确切地明白这样到底是好是坏。

        陈宗泽已经不止一次见识到这个时候人们的淳朴,这时被关心仍是一阵感动,他摇了摇头,复道:“二叔,是这样的……,我有急事想进县城一趟,而……”话才刚开个头就被打断了。

        吕家二叔抬手让队伍停下来,二十几名青壮都奇怪地看着将领队拦下来的陈宗泽,他们脸上表情不足而一。

        “陈家哥儿?”吕家二叔很是厚道:“二叔将大伙儿一起带出来就该一起回去,你怎么能在半路自个走?这要发生什么歹事,二叔如何向村正和柔娘交待呀!”

        显然,这片地儿就是一片荒山野岭,人走的少了肯定不安全,吕家二叔是担心陈宗泽安全而不是怪他多事。

        做人不能违了人家好意,同时别人为自己好还得感恩,要是不急陈宗泽就不能还说要走,不然就不止是得罪人,还显得有些不知好歹,可他的情况真的很特殊,知道做了不对还是应该去做。

        “谢谢二叔和大伙儿,小侄的确是有急事应该进县城一趟……”陈宗泽见吕家二叔仍是不同意不由也有些急了:“是这样的,大伙儿也都知道陈家欠了三爷一些债,眼见期限就要到了,我家有位长辈在县城,我这是想进县城求长辈救救急。”

        长辈是没有的,不过欠债绝对是实情,村里的村民也都知道这么一件事,他们听陈宗泽说起也就释然。

        吕家二叔犹豫道:“这……”显然还是厚道地不想陈宗泽自己一个人在荒山野岭走路,“二叔是领队走不开,要不陈哥儿寻人一同前去?”

        陈宗泽见已经不再反对,欣喜道:“吕家两位哥儿,薛家的哥儿,还有朱家的朱哥儿拳拳好意,我们是想一块过去,明早就能回转。”

        这时,吕英、吕合两堂兄弟,薛旺、朱延寿两个玩伴走了过来站在陈宗泽身旁,那意思已经非常明显。

        吕家二叔见陈宗泽有几个愿意放弃打猎也要帮忙玩伴心里开心,村里当然也有人高兴村落村民之间互相帮助的友情,然而不免有些人心里嘀咕那四个哥儿放弃打猎有些傻,毕竟家里长辈让出来是想增加进项的,可不是闲着无聊出来晃悠。

        “既然陈家哥儿县城有长辈,去之无妨。”

        吕家二叔欣喜之情不会有假,他既然被选出来当领队也不见得光有名望而已,他将比较稳重的朱延寿叫到一旁交待,无非便是互相照顾,回转了可以到句辆山寻找队伍重新捕猎等事。

        交待完毕,陈宗泽等五人也就和村里的队伍分道,在薛旺的领路下,五个年纪不大的伙伴踏上前往镇江县的路。

        一路又是嬉闹,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后,陈宗泽总算看到了不远处镇江县的土城墙……

        镇江县临近一条大江,这条江叫长江,而这时的长江还没有经过人工改建,它的水道能到达的地方其实还是很有限。至于运河、渠道、漕运水道等水路,现在也并不发达,毕竟现在还是杨坚在位,那位开掘运河,强调漕运运输重要性的杨广还只是晋王,目前正在扬州(江都)当他的总管。

        六朝在江南割据近400年,这使得大江南北各方面的差异很大,这些就不在这里长篇累牍了。

        大隋一统天下后,必须在消弥政治与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建立新的次序,这肯定是一幅波澜壮阔且道路漫长的改革诗篇,在这里也不需要笔者多着笔墨。

        值得一提的是,杨坚灭陈后推行的是‘关中本位政策’,对江南人士采取了排斥鄙视态度。杨坚先是将江南旧陈之地交由三儿子秦王杨俊经营治理,任命他为扬州总管。同时,又在江南置吴州、洪州、广州、桂州等8个州,任命关陇人士为总管。

        这样的政策先不管合理不合理,但是有一个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使江南经过多方钻营而获得官位的庶族地主感到十分失落,犹如丧家之犬。因此,南方一直很不稳定。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十一月,也就是陈亡后不足两年时间,一场规模巨大的反隋叛乱在旧陈境内全面爆发,反叛者表现了对隋歧视性高压政策的极端仇恨。

        杨坚在组织镇压叛乱的同时,调二儿子并州总管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移镇江都,原扬州总管秦王杨俊则调换为并州总管。但杨坚并不是要杨广总统军队,指挥平叛,而是让他以皇子身分坐镇一方,并规定‘每岁一朝’,也就是每年都需要进国都大兴城一次。真正指挥平叛的统帅是宰相杨素。

        与杨素血腥镇压不同,杨广更注重招抚。与前年灭陈之役所采取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相同,剿抚并重,攻心为上。他坐镇江都,招抚叛者。如吴郡世族名士陆知命,在三吴地方很有名望。杨广延请他,在他游说下,有17城叛者纳城迎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杨广的功劳实不在杨素之下。

        杨广从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出任杨州总管,镇守江都,到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离开江都入朝,这一坐任就是整整的10年时间。

        也就是说杨广现在人还在江南,坐镇在江都城。他对江南的温和政策十分得江南的人心,重用南人之下不管是百姓还是世家门阀都十分感恩,如此一来也就在政治上有了雄厚的资本。

        一位还在为生活挣扎的人并不知道杨广坐镇江都给他提供了什么样的机会,他现在正需要做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那就是赶快撇脚丫子跑过去,不快点城门就要关了。

        古时,入夜关城门,无命不出城,无令不进城是铁一般的定律。

        由于夜幕即将降临,陈宗泽又为了赶紧进城,可以说他根本没来及看看隋时的城是怎么样的就该烦恼要怎么过这一夜……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5/15968/82837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