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返1977 > 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得益彰

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得益彰


洪衍武故宫门口的三轮车和东华门夜市的摊子全火了。

        其实这不奇怪,因为所有的事儿都是“前有车后有辙”。

        比说如三轮车的特色胡同游吧。

        那是因为三轮车被孙师傅他们弄得忒讲究、忒漂亮了。

        你就看这个车身子,漆得油亮。

        再看轮子的钢条,瓦圈,迎着阳光,闪闪目为之眩啊。

        接着看车身后面的推手,车棚的底端,车身四周,车把前面,车簸箕等处。

        那都是白铜包的“铜饰件”,用擦铜药儿一擦,真是到处放光。

        最后再加上扎着花儿的车围子,雪白雪白的。

        车簸箕两边,一边一个大白铜制的电气车灯,晚上是真能放光照亮的。&1t;i>&1t;/i>

        就这样的三轮车,哪个外国人瞅见不爱?

        每天玩故宫北门的广场上一摆,那就是最生动的广告啊。

        压根不用招呼,内宾外客就都会自觉围拢过来。

        再搭上车夫们外貌也着实出众。

        不但都是年轻的大小伙子,还统一着装。

        夏布大襟褂,黑绸灯笼裤,白袜子黑圆口儿鞋,洗得一尘不染。

        这要是一蹬起来车跑在街上。

        那是漂亮的车,漂亮的小伙儿。

        招摇过市,清风徐来,老外坐着体面、舒坦不说。

        车夫也透着干净利索,帅!

        能让一路的人全都行瞩目礼!&1t;i>&1t;/i>

        再加上京城的胡同对老外而言,确乎属于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只要三路车一进入胡同里,就再无现代化的痕迹,尘土喧嚣一下隐没。

        在古老的砖墙、宅门交错,随处充斥着青苔、树荫、花香、鸟鸣的氛围中。

        只能耳听车上脚铃“丁玲,丁玲”响着,眼观普通的居民行来走去。

        好似一下将外国人带入了遥远的年代,带入了京城普通百姓的生活。

        这种新奇综合体验,对外国人而言,宛如观赏一部有关神秘东方的旧电影一样。

        真的很容易触动他们的心。

        这就像去威尼斯一定要做小船,去泰国一定要乘坐大象一样。

        &1t;i>&1t;/i>

        不尝试一下,外国人才会深感遗憾、大为后悔呢。

        而东华门夜市的那些摊位也是一样,之所以买卖兴隆,无不是有合理成因的。

        比如说卖旅游用品吧。

        那是因为老外参观故宫进入时,多半是走的是南北正门。

        当时看到旅游商品喜欢是喜欢,可有的人懒得拿着,或许觉着出来的时候再买不迟,就没掏钱。

        可往往在故宫关门的时候,他们从侧门出来了,自然就没买着。

        这心里正后悔呢,偏巧没走两步,在东华门的夜市又看见了。

        想想看,又有多么惊喜啊,还能错过去吗?

        当然,肯定也有已经买过了,却后悔买少了的。&1t;i>&1t;/i>

        再比如服装摊儿吧,道理同样是明摆着的。

        因为卖得全是洪衍武从花城倒腾来的广货,又时髦又便宜。

        而且洪衍武是谁啊,他太能利用时机,抓住时代脉搏了。

        像最早倒腾牛仔裤时,他就知道利用高仓健的名人效应。

        那么今年电视上《血疑》一播出,自然他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实际上,他几乎是刚知道了这件事,就迅给花城下指令。

        可着“幸子衫”、“光夫衫”、和“大岛茂包”这几样进货。

        于是电视剧从播出到播完小半年,京城个体户们和花城那头的“阿花”、“阿昌”都大大了一笔。

        &1t;i>&1t;/i>

        特别是“阿花”,她是专门做包的。

        刚靠着洪衍武设计的“腰包”大赚了一笔,把五六个人的小作坊扩充到了二十个人。

        紧跟着又在“大岛茂包”上再接再厉了一把。

        等这笔买卖一做完,她的雇员已经达到了三十个人,又租了一个仓库当厂房,真的办起厂子来了。

        最近呢,因为京城上演《街上流行红裙子》这部电影。

        洪衍武再次下令从花城进了一大批红裙子来京城销售。

        不用多说,就凭反应迅,又吃了头一口鲜。

        可以说眼下满京城的红裙子百分之八十是他的货。

        想想看,在这追流行根本不动脑子的年代,这个大家平时没什么购物时间的年代,买卖还能不好吗?&1t;i>&1t;/i>

        至于饮食摊位,那就更容易解释了。

        像“馄饨侯”、“馅饼周”、“炒肝赵”、“茶汤李”、“奶酪魏”这样的京味小吃确实是味儿好,又有名气。

        按理说应该属这些有名有号的摊点买卖最火才是。

        可问题是作为国营小吃店来说,各方各面受限制的地方太多了。

        别的不说,对这么一个新开张的夜市,领导就不可能太重视。

        还有职工积极性的问题呢。

        他们又能派几个人手来,占多大的摊位啊?

        另外当年缺乏冰箱、冰柜这样的冷藏手段,大部分活计,在夜市都得临场现张罗。

        而且小吃这东西吧,讲究精工细作,那和快餐还不大一样,不可能太快了。&1t;i>&1t;/i>

        这样一来,国营小吃店们的品种相对单一,人手又不足,如果面对十几二十个人还算应付得来。

        要是要是动辄几十口子,乃至上百人的蜂拥而至,那就出能力范围之外了。

        反过来,“大食堂”的师傅们就不一样了。

        从资源上来讲,洪衍武是厂子行政科的副科长,庞师傅是大食堂大拿。

        北极熊的人造冰,各种家伙什、外加啤酒汽水,连带运送人员。

        洪衍武以权谋私一下,通过调配服务公司的汽车,就全给送到夜市去了。

        晚上需要准备的食材呢,甚至在大食堂的班儿上,庞师傅就带着大伙儿依次准备好了。

        那真是要多方便又多方便,光这阵势、后勤就不是其他摊位能比的。&1t;i>&1t;/i>

        从工作态度上讲呢,大家伙儿也不是像国营小吃店的职工,一副不情不愿,叫苦连天的样儿。

        别看好些人是从班上下来的,可他们这是为自己干。

        经济刺激下,反倒更加精神抖索,积极性高涨。

        当然,最关键还得说工作的方式上。

        “大食堂”的这帮人天天都得喂饱厂子里的两千人,面对多少人都不带犯怵的。

        特别是带班儿庞师傅、苟师傅,他们原本就全是“口子”上的,过去专办“红白事”的。

        最擅长的就是怎么做到在陌生的环境下操持,做到人多不乱,省事好吃的。

        说白了,“大食堂”的经营方式更接近于“现代快餐”。&1t;i>&1t;/i>

        要论服务大众,这个年代的中餐范畴,恐怕没有比他们更专业的了。

        还别不信,就拿肉饼、馅饼、锅贴、糊塌子、褡裢火烧、配小米粥、棒渣粥、荷叶粥这一组来说吧。

        看着有荤有素样儿挺多,可仔细瞅瞅,全都是带馅儿的,且全是用大铁铛烙出来的。

        分工明确,合理安排,这么多种类,其实只需要五个人操持足以。

        两个做的,一个烙的,一个盛粥帮手的,一个收钱倒垃圾的,就够了。

        其他的组也一样,有专门大锅翻炒的,有专营上屉蒸食的,有专来下锅煮面的。

        绝不兼营其他制作方式的饮食。

        所以就能熟能生巧,跟流水线似的,每个顾客等不了多久。&1t;i>&1t;/i>

        而且额外还得说明一下的是,“大食堂”这伙儿人不光制作度快,口味上也不孬。

        即便论“好吃”这俩字儿,丁点儿不比老字号差。

        就比如说“带馅儿的”这组做的褡裢火烧吧。

        这是“口子”上的独特饮食。

        尽管“门框胡同”的“瑞宾楼”做这个有名,在京城口碑向来是第一。

        可那也是创始人为了生计,违背了“口子”规矩,从行里传出来的。

        庞师傅和苟师傅教出来的徒弟,那才是正行啊。

        再比如说“翻炒组”,也有两样显本事的吃食。

        一个是“蛋炒饭”,另一个就是“炒疙瘩”。&1t;i>&1t;/i>

        这“蛋炒饭”呀,看似人人会做,可实则不易。

        真像庾澄庆唱得似的,“最简单也最困难,饭要粒粒分开还要沾着蛋”。

        千万别怀疑,这不是假的讲究。

        像一般人吃过的“蛋炒饭”都是鸡蛋和饭粒分开吧?

        那叫做“碎金饭”,属于家常类最容易的做法。

        还有一种,必须得讲蛋浆均匀裹在饭粒上的,这叫做“金裹银”。

        却是“口子”行里的独有绝活儿。

        过去的京城人不是老得办喜寿堂会嘛。

        所以“口子”行,就连个“蛋炒饭”也不能马虎了,照样得讲究吉利。

        类似的,还有金裹银的卷子,金裹银的饼,那真没少费心思。

        而这种“蛋炒饭”的制作要求,就是外观要做到“金银剔透”,而绝非“晶莹剔透”。

        另外,口味上最重要的是靠猪油提香。

        得在蛋液和锅铲舞动之间,把饭、蛋、葱,均匀且精妙的相容相交。

        千万别小看这一点。

        一碗简单的猪油拌饭,就常常能使挑剔的美食家潸然泪下。

        而无论是米饭、面条、馄饨、青菜,只要加一勺猪油,就能产生神奇的魔法。

        确实,猪油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不能多食。

        可除了遇见“口子”上的师傅,这么精彩的蛋炒饭又哪里有机会吃到?

        既然如此难得,若是只图个香香嘴,臭臭屁股的食客,这一点缺陷也就可以忽略了吧。

        二群群号:6o864oo21

        (本章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90/90985/88761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