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清穿之浮殇不悔 > 第二章 身份

第二章 身份


八步床的左侧摆有一个古色古香的黄梨木雕花梳妆台,台前是一套红木桌椅,一道水墨鱼戏莲花玻璃屏风隔开了卧房于前厅。

        屏风后的前厅也不示弱,沿着墙角是暗红色楠木书架,数不尽的古书堆积在架子上。

        毓萱心中不禁暗叹,没有想到,这原身竟如此喜欢诗书。

        毓萱摸出一本,灰尘覆满了封页,看起来这些书被束之高阁了,毓萱认为,然后吹落了尘埃,看到两个大字:诗经。

        打开封面,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繁体字,排版方式与现代大为不同,毓萱看得眼花,但不自觉想到了爸爸,他在世时一直教自己认繁体字。

        “吱呀”一声,寝殿门被人推开,毓萱放下手中的《诗经》,一个身穿碧色宫女旗装的丫鬟推门而入。

        她看到这一切好像有些惊讶。“以前格格从来不读书,经常说人生在世,难得逍遥,不愿意被这缥缃束缚,虽然房里摆了这么多诗书,可是格格从来不碰,不想今日格格竟然看起书来,真是变了个人似的。”

        毓萱还当原身是一个满腹经纶,喜爱读书的小才女,没想到只是个放浪形骸,放荡不羁的贪玩小屁孩。

        不过这样也没什么,毕竟才八岁,本就是爱玩儿的年纪。

        见毓萱长久不言,丫鬟笑道:“格格先让碧笙为您穿衣梳洗吧,如今天凉,格格身体刚有起色,还是穿衣小心着凉吧。”

        毓萱应予,碧笙取来一件青色绣蝴蝶落花锦缎旗袍换了毓萱身上的淡黄色寝衣,又有其他侍女打水为她洗漱。

        毓萱从镶嵌在梳妆台上的铜镜觑视着自己的容颜,这绝对是自己小时候的面容,绝对不会有错!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像一场梦,可身临其境的情景,让毓萱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自己千真万确的穿越到了清朝。

        碧笙一面梳理着如黑色瀑布般的长发,一面笑道:“有时候奴才就觉得格格真是不一样,不为礼法所拘,心疼咱们这些奴才们,经常和咱们打成一片,说起来,格格真是天底下最好的格格……”

        最好的格格,毓萱想笑,不知道她以前是不是这样奉承这位格格的。

        “格格最喜欢骑马了,不过格格最近不要骑马了,等来年开春了再去骑马吧。”

        看来郭络罗毓萱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女孩儿啊,毓萱叹了一口气,碧笙就像一只鸟儿,一直围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不过又想到小时候爸讲的故事,他说:“郭络罗毓萱,郭络罗家二格格,是乾佑帝的皇后,宜妃的侄女。”

        毓萱猛然间想曾经在现代看过一些白话文清史稿,关于康熙乾佑两朝知道的比较多一些。不过史书记载郭络罗皇后的结局可不太好,乾佑帝暴病身亡之后,郭络罗皇后被降为王妃,囚禁冷宫半生而薨,史称郭氏废后。

        想到这里,毓萱只觉得惊骇不已,自己竟然是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难道自己要继承这个郭氏废后的人生?

        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自己本就是满族郭络罗氏后裔,此番穿越竟又回来到这里。

        “格格,现在要不要传膳?”碧笙打理好一切之后,又开始啼啭起来。

        毓萱气定神闲打量碧笙,心下觉得有些悲凉,如今生活此般安逸,谁又能想到几十年后,大家会落到一个树倒猢狲散的下场呢?

        不过话说回来,那毕竟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不用了,我去和姑母一同用膳。”毓萱得体地拒绝碧笙的善意,如今生活在姑母的屋檐之下,和她构建一个良好的关系十分有必要。

        毓萱出了翊坤宫西厢,不由被这巍峨的建筑惊呆了,这是典型的三合院样式,大门两侧没有倒房,直接建有围墙,正殿坐北朝南。

        再一看,便看见了翊坤宫庭院内的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

        脚下的花盆底鞋落在台基上,一步步行去翊坤宫正殿,翊坤宫正殿内的陈设比起西厢,装潢更加奢华,摆设更加精致。

        毓萱只见宜妃穿着淡紫色的旗袍,坐在桌子旁。姑母身后站了一排侍女,等待吩咐她们伺候。一位身穿鹅黄色旗装的女孩儿,坐在宜妃旁边在她耳边细语,逗得姑母直发笑。

        那是谁呢?毓萱问自己,结果不知。“妹妹怎的这么早就来了?”那女孩起身拉着毓萱的手,看着毓萱面色苍白,脸上露出一丝关怀:“妹妹身子不好,温琳见了也难过,怎么不多休息一下?早膳吩咐奴才们送过去就是了。”

        这女孩约莫十二岁的年纪,秋眉杏眼,樱桃小嘴,鸭蛋脸上一排流海铺下,黑如墨绸,的确是个俏皮的姑娘。

        毓萱想这是姑母的女儿罢,连忙上覆她:“姐姐,我心里想着姑母,喜欢姑母,就想过来和姑母一起吃饭。”

        坐在一旁的宜妃在吃了几盏茶后,笑说:“萱儿的确是一片孝心难得。不过也的确是个枣子屁股,一刻也坐不得,一起来就闲不住,到这儿来了。”

        “姑姑——”最后一个字的音节拉得很长,毓萱都有一丝惊讶,自己竟然会和一个认识不到一天的人撒娇,或许她给了自己母爱罢,毓萱宽慰地想。

        宜妃捏了捏毓萱的脸颊。“好了,婶婶知道毓萱最喜欢婶婶了,快坐下来一同吃饭,等会儿这红豆薏米粥凉了可就不好喝了。”

        三个人一起大快朵颐①。

        吃完饭后,温琳拉着毓萱在院子里疯玩,她咬着狗尾巴草放进嘴里,她有时候还会将舌头吐出来,朝毓萱做鬼脸,毓萱有时候都怀疑,这人真是个皇家公主吗?

        玩了一阵子后,温琳气喘吁吁,毓萱从温琳口中探听到原身是如何的鬼精灵。例如小时候毓萱特别喜欢粘着宜妃的大儿子五阿哥胤祺,每次见到胤祺都要胤祺抱,还特别喜欢捏他的脸儿,与其说是‘捏’倒不如说是‘掐’,每次都把他‘掐’的满脸通红。

        到最后,那胤祺每每见到毓萱这个小恶魔就躲得远远的。

        他长什么模样?毓萱好奇。

        “五阿哥到——“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

        说曹操曹操就到,毓萱回头一望,一位翩翩少年踏步走进,身后跟着一个小厮。那少年走进殿内,主仆两个一起打千儿朝宜妃行礼:“儿子给额娘请安。”“奴才给宜主子请安。”

        “起来吧。”宜妃见大儿子跪下,赶紧虚扶着他起来,眼神里满是宠溺。

        温琳连忙推了推正在发呆的毓萱,等她回神过来拉她一起走进去。

        毓萱进去以后,和五阿哥打了个照面,五阿哥很高,以至于自己不得不仰视他,他胸膛健硕开阔,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人经常任由原身揉掐。

        但是五阿哥看到毓萱以后,脸上还是掠过了惊惶的神色,稍纵即逝,让毓萱觉得有些好笑。

        五阿哥行礼之后,宜妃让众人入座,吩咐丫鬟送上手炉、热茶和一些零嘴。大家享用完毕之后,纷纷告退。

        五阿哥匆匆去了,毓萱偷偷跟在后头,在穿过假山、覆满白雪的院子后,五阿哥好像发现有人跟踪着他,停了一停,转身一看,见是毓萱,不由问道:“你跟着我做什么?”

        “没什么,只是看看。”毓萱看他的模样越发觉得好笑。

        此言一出,五阿哥连忙道:“表妹你现在不是小孩子了,你不许要我抱,不许掐我脸。我先告辞了。”点了点头,便消失在雪里。

        毓萱摇了摇头,回了宫殿。

        现在是康熙三十七年十一月,如今是正值年关之际。

        住在翊坤宫,每日除了陪着宜妃用膳,便是自个儿待在翊坤宫西厢里。

        一面看着漫天大雪,一面和丫鬟碧笙讲话,从碧笙的口中,毓萱大概了解了后宫的情形。

        如今后宫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暗里波涛汹涌,各路宫主子脸上带着祥和,和各宫姐妹相处和睦,但肚子里的坏心思却在蠢蠢欲动。碧笙将宫里的事情来来去去说了好几遍。

        毓萱感叹后宫的纷争,也庆幸自己是穿到一个格格的身上,而不是妃子,她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也不愿过这样的生活。

        毓萱也从中得知自己不过是刚来宫中不久,此前一直是住在宫外的郭络罗府,不过因为最近毓萱身子又开始虚了起来,便被送到宫中来养病。

        也幸自己是刚来不久,宫中之人对这个毓萱并未有太多的熟悉,要不然,以自己的性格众人铁定能发现不同。

        想到此处时,只见碧笙奉上了雪露茶,这是旧年采集澄清的雪水就着梅花泡的,有雪的冰凉和梅花的清香,一入口香甜无限,幸好床榻下烧着炭火,噼里啪啦的声响伴随着暖气绕在身旁,不觉得冷。

        注释:

        ①大快朵颐,为谓语、定语词。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大快”,即非常痛快;朵,是动的意思;颐,脸颊(腮颊)。“朵颐”一词出于《易经》“观我朵颐,凶。”疏:“朵是动义,谓之朵也;今动其颐,故知嚼也”,指动腮帮进食。

        朵是动词,而“颐”是《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名之一,因为其卦象是艮上震下,正好是一个口的形状,所以后来就引申成“嘴”的意思。朵颐就因此具有大吃的意思。

        这个词本身并不被收录在成语词典当中,应该只能归类为俗语,注意不能混淆为“大块朵颐”。

        以上注释来自百度词条。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86/86445/44317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