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风流博士闹清朝 > 第六十四章 面见光绪帝

第六十四章 面见光绪帝


我接到了前锋各路军队传来的已经接近北京城的消息,我急忙给各路将领发电,电令如下:各部将领所率各军人马除101师可进入北京外,其余各军原地驻防,未经准许不准进入,违令者重罚。wwW。Qb五、CoМ

        101师长袁海已经接到韩雪儿给他前进和严禁进入皇宫的命令,于是下令全军前进,半天时间巍峨的北京城墙已经展现在所有将士们的面前。

        李秉衡是清朝京师的九门提督,手下士兵有1万多人,但这些人大多都是仪仗部队和不懂作战的八旗子弟,指望这些人作战就如同指望一群废物。

        李秉衡在清朝将领中以知兵而闻名,他自己想保卫大清朝,但也知道现在是大势所去,22日一大早开始,他接连接到大明军即将兵临北京城的消息,他急忙赶到了皇宫觐见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这两天也失眠,大明军步步逼近的消息弄的他心神不宁,虽然康有为、梁启超已经回来给他带来了我的消息,但天生性格懦弱的他还是觉得担心自己的安全,所以一大早他就把自己的师傅户部尚书翁同和叫来商议对策。

        “陛下,你不用惊慌,孟天明对康有为他们的答复已经很明确了,他们的士兵不会杀进皇宫里来的,还有即使他们最后不接受君主立宪制,我想也不会危机你的生命,因为你对他们没有威胁。”翁同和劝说道。

        “翁师傅,我听说袁世凯开始投降时,大明军也说保证他们的安全,可是后来却将袁世凯和他的部下全部杀死,我担心对我孟天明也会违背誓言。”

        “陛下放心,袁世凯是拥兵自重,孟天明觉得对将来是个威胁,所以杀掉了他们,而陛下的清朝军队基本已经瓦解,没有隐患的威胁,而且陛下身份特殊,如果他轻易杀掉你,会受到各方谴责,他不敢轻易做的。”翁同和其实心里也没底,但还是尽量的劝解光绪皇帝。

        “祈禀万岁爷,九门提督李秉衡求见。”一个太监进来报告道。

        “快让他进来。”光绪皇帝一听李秉衡这时来觉得一定有大事报告,急忙宣他觐见。

        李秉衡快步走了进来,然后跪地扣了个头,接着站起来说道:“万岁爷,现在大明军已经快兵临城下,不知道万岁爷有什么打算,我们是抵抗还是投降?”

        “抵抗,你能挡住大明军吗?”翁同和问道。

        “回翁大人的话,挡不住,卑职的手下大多都是酒囊饭袋、中看不中用的家伙,但即使如此,卑职身为九门提督,只要皇上下令阻挡,职责所在,即使战死也要拼死一战。”李秉衡应道。

        光绪皇帝摇摇头道:“拼死一战又如何,如果激怒大明军岂不是危及皇室的安全,现在大势已去,你下令开城投降吧!也许这样还能少些人的伤亡,换我一个皇室的安全。”

        翁同和也点头说道:“皇帝圣明,现在这是最好的选择。”

        李秉衡见光绪皇帝意志已定,便告辞出去下去布置投降事宜。

        当袁海率领着101师抵达北京南城门时,只见刚才还关闭的城门忽然大开,接着从里面出来一队举着白旗的清军,为首的一将手举着降表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口迎接着我们大明军。

        袁海站在越野车里见到这个情形,知道清军已经投降,他对着队伍喊道:“兄弟们咱们前进吧!大清朝投降了,天下是咱们的了。”

        士兵们齐声欢呼,接着如潮水一样涌进了北京城,很快城头上的清朝龙旗纷纷坠落到了城下,城上到处竖上了我们大明军的军旗。

        101师的101团迅速包围了皇宫,但没有进入皇宫的命令,他们只好四面围住皇墙,不准闲人出入。

        101师其他各部队也分工开始在京师里警戒,清朝的京师军队全部被解除了武装,一些清朝的衙门和达观显贵的府邸也被士兵围住,到此时我们大明军彻底接管了京师。

        5月23日我和一些高级将领进入北京城,我们决定在这里讨论政体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的其他军队继续分路追击清朝的残兵败将,西路军105师奉命进入甘肃,104师奉命进入蒙古追击铁帽子王们,116师、103师进入热河追击荣禄的军队,115师进占天津。

        5月24日,我决定先见见光绪帝,经过事前我们的官员和清朝遗老遗少的协商,我才在警卫营的保护下在翁同和、李秉衡、康有为、梁启超陪同下前往皇宫。

        到了皇宫高深的红墙门口,早有人向里面进行了通报,可能光绪皇帝准许了,紧闭的宫门缓缓的打开,守门的清军陈列两旁,为我们让开了道路。

        皇城内的清朝禁军手中已经没有洋枪洋炮,看样已经被收缴,他们身上佩带的都是佩刀和长枪,在这些人的注视下,我们长长的队伍经过太和门一直向太和殿走去。

        一到太和殿我的警卫营士兵迅速散开,将太和殿团团围住,而随同我进去的只有虎子和两个贴身卫兵,此时光绪皇帝正坐在金銮座上等着我们,他见我进来慌忙从座位上站起来,急匆匆的走下台阶,向我表示致意。

        几名太监抬来几把椅子,光绪皇帝对我说道:“朕早就听闻孟总指挥大名,今日一见没想到如此年轻,真是令人敬仰。”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脸色苍白显得弱不禁风的皇帝,心里无限感慨,造物弄人,自己怎么会跑到清朝把个清朝闹的鸡飞狗跳,逼的这个历史上的傀儡人物不得不向我这小人物低头,想想这些不由得让人觉得好笑。

        我礼貌的向他问好,“陛下,身体可好。”

        “好、好。”光绪皇帝急忙应道。

        我一摆手道:“大家都坐下说吧!”

        光绪皇帝一见我在旁边椅子上坐下,也不好意思在走回金銮宝座上去就坐,也在旁边椅子上就坐,翁同和等一见也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我笑着说道:“关于君主立宪制我想和下面的高级将领们商量一下,如果下面都没有意见当然很好,如果有意见,那么我们万一不施行君主立宪制,皇帝就要成为平民百姓了,皇帝陛下不知道能否接受这样的结果呢?”

        光绪皇帝想想应道:“事情要是真如此,我当然得接受最后的结局,但不知能否还让我们在这皇宫里居住?”

        我摇摇头道:“当然不能,不过我会妥善安排陛下的住处,不会让陛下太寒酸。”

        光绪皇帝问道:“孟总指挥,你觉得通过君主立宪有多大把握?”

        我应道:“几乎没有把握,因为我们的很多将士对清朝满族统治恨之入骨,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很难,首先国号和国旗肯定要改,国家管理体制要改,各项制度要改,法律要改,基本上清朝的原有的所有东西都要废掉,这些是肯定的,满族权贵的特权也要废掉,满族王公大臣的家产大部分要充公,就连陛下的民族也要改,这样才能符合我们起义提出的驱逐靼虏、恢复中华的主张,这是我们大明军得到社会各界支持的基础,这点不能变,我也不敢变,我能做到的就是保障陛下和家族的人身安全。”

        光绪皇帝无力的说道:“孟总指挥,你就顺其自然吧!我们现在只有听天由命了。”

        最新全本:、、、、、、、、、、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54/54120/28152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