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国之妖孽降生 > 第87章 李立,会名垂史册吗?

第87章 李立,会名垂史册吗?


初平三年四月十八日,天微明。

        戏水西,戏亭内外各自整军,偷偷杀向对方的营地。

        王方自为先锋,王晨督军在后。

        王方一番顺利的杀进郭汜的营地,然营地内什么都没有,接着喊杀声四起,王方大叫:“中计,快撤。”

        王晨军乱做一团,接着喊杀声四起,西凉铁骑从四面八方围杀而来,正敌军有多少。

        只听王方大声疾呼,道:“事歹矣!只能降也!”

        西凉降俘纷纷附和,王晨麾下一半是西凉军,一半是禁军跟并州军,被王方、郭汜两下夹击大败。

        “司马,王子果叛乱,当退。”

        禁军头目张璋建议道。

        张璋与吴匡一样都是禁军校尉,隶属于何进,何进亡,吴匡杀何苗,投靠董卓,董卓死投靠王允,吴匡坐镇长安,张璋随王晨出击。

        “悔不听五弟之言,错信王方贼子,撤!”

        王玢曾对王允道:李蒙、王方不可信。

        王氏族人,尤其是王景跟王方交情特别好,这才使得王晨对王方寄予厚望。

        王晨在张璋的护卫下杀出重围,直奔戏亭,刚进入戏亭,就被一通箭雨射杀数十人。

        无数西凉出现在戏亭的四周,李蒙纵马而出:“王彦祖,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司马,某带您杀出去。”

        张璋忙拍马上前,一番血战,护送王晨杀出戏亭。

        王晨刚过戏亭桥,郭汜、王方追来,张璋砍断戏亭桥,对戏水东的王晨大喝道:“司马,当回长安。”

        张璋说完,率仅剩的十数骑冲向郭汜。

        郭汜纵马上前,只一戟就挑杀张璋。

        张璋的尸体从空中落下,张璋眼睛里透着异样光芒,嘴里呐呐道:“禁军,不都是孬种。”

        禁军,身为大汉朝廷的正规军,在诸侯讨董及诸侯争霸时没散一点光芒,许多人都觉得禁军是废物,尤其是不战而降董卓,背负很多骂名。

        其实禁军没那么不堪,灭黄巾后,许多豪侠都被灵帝清退,又被地方豪族收拢,然禁军仍然是天下第一强军,勇武、甲械都是最好的。

        然,禁军投靠董卓,董卓受禁军才在洛阳立足脚跟,董卓却不相信禁军,于是大肆抽调西凉精锐,以甲械拉拢西凉诸将,这才有了西凉军。

        西凉军得禁军甲械,才连连大破关东诸侯。

        言回正文。

        张璋死,王晨在河东看得热泪盈眶,可他知道他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回长安,向王允报告新丰失守的消息。

        三辅内多西凉余孽,李傕破新丰,他们必定蠢蠢欲动,十数万西凉军都叛乱,王允身处的朝廷就是纸糊的。

        “司马,我们接下来去哪?”

        有禁军问道。

        “去哪?”

        王晨也有些迷茫,回长安是第一要务,可仅凭十几人如何回去?渭南遍地都是西凉铁骑,只能自渭北回长安。

        新丰外,官军大营内。

        徐荣连夜赶回大营,追随他回来的只有百骑,徐荣一进入大营就看到无数弓手对着自己。

        胡轸,那老东西笑意盎然的道:“君威,是死,是生,选一个。”

        徐荣乃西凉军悍将,胡轸想收服他,用来制衡李傕、郭汜。

        “如果某都不选呢?”

        徐荣厉声道。

        胡轸摇头,一摆手,大营外杀出许多西凉步兵。

        徐荣看了看身边疲倦至极的部下跟战马,仰天长叹:“没想到某一生未败,一败就是个死。”

        “君威,你有选择。”

        胡轸笑眯眯的道。

        徐荣拔出腰刀就要自杀,没想到被手下心腹给打晕过去,那心腹对徐荣部下道:“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给谁卖命,不是卖命呢?”

        徐荣部皆降。

        胡轸大喜,以徐荣心腹率部下前往新丰骗城,新丰长李立不防,放徐荣败兵入城,胡轸部一鼓而入新丰。

        李立顿时成了阶下囚,胡轸当即纵兵大掠,以安抚军心。

        午时,李傕至新丰,大军驻扎在军营,只率亲卫入城,看到新丰的惨状,心中颇为不满。

        新丰一下,长安唾手可得,攻下长安,三辅就是自己的,李傕的心态转变的很快,如弘农、华阴例,这长安城他必定坐不稳。

        如董卓,也是几年内被推下去,只有行李儒策,拉拢士族才能长久。

        胡轸已做,李傕不好再说什么。

        李傕直接去见李立,李立被关押在牢房内,同时还有一众属吏,这些可都是新丰当地士族。

        “李县长。”

        李傕亲自入牢狱内对李立作揖。

        李立坐在牢房内动也不动,如老僧坐禅。

        “你这厮,不知好歹,欲死乎?”

        李别见李立竟然不搭理李傕大怒。

        “掌嘴!”

        李傕一声大喝。

        李别一懵,李傕又道:“掌嘴。”

        李别听完,只能自己扇自己。

        李傕道:“李县长乃大才,岂容汝辈呼喝?”

        “李县长,小儿辈不懂事,你莫要放在心上。”

        李傕谦卑的作态让李立侧目:“李校尉若想说服某从之,还是别白费力气了,某是朝廷封的新丰长,不是西凉贼的新丰长。”

        李立当着李傕的面直呼西凉贼,李傕亦不怒,道:“李县长,您是朝廷封的新丰长,某这校尉也是朝廷所封,某此番上京不是反叛,而是为太师平反,清君侧、除奸佞。”

        “哼!”

        李立冷哼,对李傕的说辞嗤之以鼻。

        李傕当然不愿热脸贴冷屁股,可是他必须得有这姿态,不然如何使关西士族折服。

        我李傕对一个无名之辈都尊重,何况是关西大族子弟?

        “李县长在牢内,恐不知牢外亦是血流成河,哀嚎遍野。”

        李傕道。

        李立冷道:“这难道不是李校尉的杰作吗?”

        李傕摇头,道:“不瞒李县长,某已下新丰,长安唾手可得,太师之死尚未平息,某还想多活几年,这新丰乃胡郎所为,某不便制止。”

        “那某就能制止?”

        李立反问。

        李傕道:“县长想,某就支持,料想胡郎也不敢太放肆。”

        “切。”

        李立不屑摇头。

        李傕道:“若李县长能治新丰,长安平后,愿举荐县长为京兆尹。”

        “京兆尹?”

        两千石的大员,李立不过二十许,如果能做上京兆尹,有生之年一定能坐上三公九卿的高位。

        “李县长,可慢慢考虑,某告退。”

        李傕见李立有些意动便主动告辞,出牢门前又道:“险些忘了告诉李县长,某明日就会兵长安。”

        李立眼神一阵阴霾一阵闪烁,京兆尹,三公九卿,还是死在这,以全名节,名垂史册。

        名垂史册?

        李立眼神闪烁不定,会吗?

        他李立会名垂史册吗?

        (本章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15/115283/4817769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