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国之妖孽降生 > 第79章 报名而入

第79章 报名而入


华阴军营外,俘虏们被官军招呼着聚在一起,他们面前有一大盆热汤,一大盆香喷喷的羊肉,有一大盆胡饼,还有他们早晨脱下的战甲、兵器。

        一个身形魁梧,脸色黝黑的大将身穿鱼鳞甲,腰挂百炼缳刀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手里拿着一个奇形怪状的物事(扩音筒),喊道:“你们都听着,某家公子仰慕武威贾文和先生的才华,欲请其做幕僚,尔等若有武威人,就站到右边去,拿着衣甲、兵器回弘农,找到贾文和先生,告诉他这个信息,如果有找到贾先生,请其来的,某家公子给其百金、长安府邸一座、美女十名、良田百亩。”

        高顺在台上大声喝,下面的西凉俘虏闻之窃窃私语,都知道文和先生是智者,没想到朝廷诸公竟然如此看重他。

        过去,还是不过去。

        西凉俘虏都怕这是个坑,虽意动却不敢行动。

        “张先,你等什么?还不到右边来。”

        张绣出现在台上大喝。

        张绣一出现,张先立刻听话走到右边,立刻有人给张先送上食碗,领着张先打了一晚热汤,舀了几块羊肉,拿了几个胡饼。

        张先端着碗蹲到一旁,看着张绣泪忍不住的落下,他不是感动,而是无奈、愤懑,张先乃张济族人,张济怕张绣出事,命老将张先跟在张绣身边保护张绣,没想到他还没保护好张绣,反而让张绣因为救自己而投降。

        可耻!可恨!

        张先和泪吞下羊肉跟胡饼,又将热汤喝完,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将张绣救出去。

        张先以为张绣屈身事贼,才换来这吃食跟自由,其余部众不这样想,有吃有喝还能不死,还能有什么比这更好。

        没谁想死,于是一股脑都涌到右边,高顺纳罕道:“怎么有这么多武威人,查他们口音,不对的都杀掉。”

        高顺一开口,许多人更是紧紧聚在右边,武威人能活,不是武威得死。

        高顺抓了一个不会说武威话的人,那人情急之下道:“某母亲是武威人,某是北地人,也算是武威人,张郎,张郎知道,张郎救某。”

        高顺看向张绣,张绣点头,既然王玢要放自己,又怎会在意这些士卒。

        王玢抓了一千多西凉铁骑一时间都成武威人,于是吃喝完,领完衣甲都被赶出大营。

        “张郎,接下去,我们还去哪?”

        张先看着张绣跟自己一起被赶出去还有些恍惚,刚才还想着杀出来,如今却被赶出来,这落差也太大。

        西凉军中军侯不是入城,就是出去劫掠,于是大家一起看向张绣,毕竟张绣是张济亲侄子,听他的总没错。

        “回弘农。”

        张绣有些不舍的看向军营,他想起在弘农的张济,暗下决定一定要说服张济投降朝廷。

        晚上月色大亮,西凉俘虏都是死里逃生,对赶夜路没有一丝抱怨?

        贾诩看着张绣被放出来一惊,这个王玢竟然如此大度,如此有气魄,在这时候使离间计,他就不怕放虎归山,要知道如今可是西凉贼流毒最厉害的时候。

        “先生,你说张伯渊不会是投降官军,才被放出来的吧!”

        李暹看着张绣神色落寞率部向弘农方向而去,说道。

        贾诩看了李暹一眼,这么拙劣的离间计你也上当,真没脑子,不过王玢选的时候真好,这颗钉子楔下去,迟早会酵,只是不知他王玢能活到那天吗?

        “李军侯,你想多了,这支降兵虽然有近两千,可张济部只有四分之一,张绣投降能瞒得住人吗?不能,何况张济可是主事人,这是离间计。”

        贾诩解释道。

        “先生,说的是。”

        李暹虽然这么说,可眼神却暴露他的意图,被俘本身就是个污点,这下看你张伯渊以后还敢目中无人不。

        “这事总是个蹊跷,走,咱们跟上去。”

        贾诩算计着。

        “先生,不杀王玢了。”

        李暹一愣,贾诩道:“三公子,若能掌握这两千人投奔令叔,你觉得令叔会不会对你另眼相看。”

        “会,绝对会。”

        李暹眼前一亮,这样李暹就是西凉军中耀眼的明星。

        贾诩跟李暹悄悄混进去,李暹先找到自己熟悉的士卒,一点才数十人,再一打听,李暹才知他们竟因贾诩而被放。

        贾诩亦惊,这个王玢倒是心狠,处处不给自己留活路,不过正是如此,这游戏才变得更有趣,看,到底鹿死谁手。

        “三公子,不会以为某已投敌吧!”

        “这个自然不敢。”

        李暹实话实说,当初李傕拿不定主意,李氏族人纷纷劝李傕回北地,是贾诩劝阻,才有今日之辉煌,要说这次反叛的主谋,应该是贾诩才是。

        李暹在贾诩建议下继续跟着张绣,看王玢有何阴谋。

        从华阴到潼关不过十里路,骑马很快就到,西凉俘虏酣战半日又作苦力半日,走走停停,两个时辰后才走到潼关。

        古人杜氏记载:桃林,在弘农华阴县东,潼关是矣。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

        如今是公元192年,潼关还没改名,如今叫桃林塞,驻扎在桃林塞的就是杨辛。

        杨辛,董卓部将之一,与李傕是同乡,有侄子曰杨秋,只是杨秋如今在北地。

        张绣一行人来到桃林塞,杨辛禁闭塞门,张绣派人叫门,良久杨辛才出现在塞门上。

        “伯渊,为何至此?”

        华阴之变,杨辛已知,本想接李傕入关,可没想到李傕没等来却等来张绣。

        张绣启齿无言,张先对答道:“杨司马,华阴已失,张郎率某等杀出重围。”

        “缘何此时才至?”

        “官军搜索太勤,不得不夜间行军,路上遇到兄弟们,张郎心慈便召集他们一同而来。”

        张先的话还算圆满,杨辛喝道:“某怎知其中没有官军奸细。”

        “杨辛,某乃张先,西凉军皆知,此乃某家校尉亲侄,亦人皆知,谁是奸细。”

        张先大怒,指着杨辛鼻子骂。

        杨辛有些不悦,一旁的杨士劝阻道:“司马,军师向来倚重张校尉,不可乱来。”

        杨辛自然也知道,忍下这口恶气道:“张军侯莫急,你与张郎,某自然不敢怀疑,只是下面的人难保不是官军奸细。”

        “那你说怎么办?”

        张绣问道。

        “可一一报名而入。”

        杨辛在杨士建议下开口道。

        张绣一听,觉得没有毛病,点头答应:“某先来,某乃武威祖厉人张绣,张伯渊。”

        “祖厉人张先。”

        “祖厉人刘洋。”

        “……”

        下面的一一报名,又有屯长出来作证,屯长之间相互都认识。

        折腾大半夜,才弄完。

        李暹对贾诩道:“这个杨辛还挺谨慎。”

        贾诩抚须不言,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本章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15/115283/4817768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