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国之妖孽降生 > 第41章 贾诩初露锋芒

第41章 贾诩初露锋芒


弘农郡廨府大堂中。

        李儒端坐主位,大堂内几个侥幸活着的属吏颤颤巍巍的跪在大堂内,五体投地,隐隐约约还有尿骚味传来,不过却没有空气里散的血腥味浓重。

        大堂内左右分别坐着张济、贾诩、董承、杨辛等诸将。

        大堂内静能听针,只有李儒翻看书简的声音,期间还掺杂着李儒不时的问题。

        李儒每问一个问题,跪在大堂里的属吏都把心提到嗓子眼一次,谁知道会不会一个回答不好就被拖出去砍了。

        兵曹大人就是因为献媚被樊稠砍了脑袋,主薄大人也被乱骑践踏而死,他们因躲得严实免过一死,结果被李儒找出来。

        “府库内为何只有万石粮食,弘农乃大郡,府库充盈,不该这么点才对。”

        “回大人,今年春耕,司徒,不,王允老儿令各郡府库拨春耕种子,同时赈济流民,再加上供给陕县大营,府库早已空虚,这万石大部分由城中各家贡献所得。”

        属吏颤颤巍巍回答。

        李儒听完点头,其实王允这样的人才是李儒需要的,如果王允不反,数年后李儒整顿完军纪,以关中之富庶,凉州强军,定能横扫天下,十数年就能平定天下,他李儒就是开国功臣,丞相让给王允又何妨?

        可惜,一切尽毁矣!

        李儒痛苦的闭上眼。

        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跟杂乱的甲叶声打断李儒的遐思,接着李儒就听到樊稠的声音:“稠见过军师,稠不辱使命,已拿下弘农,且为军师筹集到万石粮草。”

        李儒怒极而笑,道:“已拿下弘农,筹集万石粮草?好,好,好!”

        李儒连道三声好,老狐狸贾诩迷离的眼猛然一跳,恐怕不好了。

        张济亦暗道不好,你已命人去找郭汜、李傕,不知道他们二人赶不赶得来,如赶不来,李儒执意要杀樊稠,他自己可拦不住。

        “多谢军师夸奖,这是稠之本分。”

        樊稠还好死不死的挑衅李儒。

        张济眼一瞪,道:坏了。

        果不其然,李儒猛然一拍桌子,怒目看向樊稠道:“好一个本分,你的本分就是屠城,就是杀进太师麾下民众,让这关中尽归关东诸侯吗?”

        樊稠没想到李儒真敢跟自己翻脸,要知道讨王联盟一万余人,一大半都是李郭四人的。

        “军师,言重了吧!这些乱民顺从王允叛乱,不杀不足以震慑其他士族。”

        樊稠硬着头皮道。

        “不杀,不足以震慑士族。好,说得好!”

        李儒抚掌,阴鸷的神色充满眼球,大喝道:“来人,给某将樊稠拿下,拉出去砍了。”

        “哈!”

        张济身旁的一员小将听完李儒一喝就欲动手,其余的甲士亦蠢蠢欲动。

        樊稠见撕破脸亦变脸大喝:“某看谁敢?”

        樊稠自行进来,腰中挎着刀,手按刀柄上四顾周围的甲士,甲士们被其气势所迫皆不敢再动。

        唯有张济身边的小将跃跃欲试,张济忙转身给他一个凌厉的眼神,那小将撇了撇嘴,退回张济身后。

        “董越!”

        李儒大喝。

        董越立刻从屏风中走出,随他出来的还有近百飞熊军,飞快的将大堂包围起来。

        飞熊军直接听命董卓,次就是董璜,二人死后就听命董越,董越听李儒的,何况这正是削弱李郭四人势力的时候。

        杀了樊稠,李儒定会把樊稠兵马给董越,以来制衡李傕、郭汜。

        樊稠看到董越带飞熊军出来,知道自己大意,低估了李儒立威的心,当即拔刀应对,大不了就跟董越拼了。

        飞熊军单个,樊稠不怯,可近百,皆有大黄弩,单凭这一样就能把樊稠射成血葫芦。

        樊稠有些后悔,自己不该硬顶李儒,可让他服软,在这么多人前,樊稠真丢不起这脸。

        “都住手。”

        突然一声爆喝解救樊稠,这是多么亲切,多么熟悉的声音。

        接着就看到黑脸李傕跟郭汜等西凉诸将赶来,李傕一把推开挡门的几个飞熊军。

        飞熊军还想反抗,郭汜比他们更快的抽出缳刀,且一下就打落他们手中的长戟。

        “够了!”

        李傕见其他人还想动手爆喝一声,看向董越。

        董越有些被其镇住,毕竟李傕是四人中的老大,一出现张济就倒向四人,李傕出现,外面的近万西凉铁骑必已合围。

        董越能杀死李傕四人,同样他跟飞熊军已跑不了。

        “军师,”

        董越看向李儒,李儒一挥手,董越如蒙大赦,挥手让飞熊军退去,大堂内的危机解除。

        西凉铁骑第一次分裂危机瓦解。

        “军师,要杀阿樊,总要个理由吧!”

        李傕直面李儒。

        李儒亦看着李傕,道:“屠城,还不够吗?”

        “不够!”

        李傕大喝:“军师,去年主公一声令下,吾等四人出关东,仅有四千骑,关东诸侯有多少,仅孙坚部就有上万,地方郡兵数万,袁术部十数万,数十倍,乃至百倍于我,关东百姓数百万,千倍于我,不杀人,不屠城,何以震慑关东士族、百姓,不屠城,何以让十数万白波贼闻风而逃?何以让关中数百万百姓跟士族作壁上观,何以打败吕布与王允?”

        李傕掷地有声,这让李儒一噎。

        长安禁军有数万,甲械比西凉军要好,阵列也比西凉军强,西凉军何以以五千人收编十数万禁军,还不是靠西凉军的残暴。

        这李儒当然知道,可是打天下与坐天下不同,此刻李傕就像当年刚兵的董卓,歇了口气道:“稚然啊!你可知太师为何要让某整顿军纪吗?”

        李傕见李儒口气缓和亦道:“军师,吾明白残暴只能震慑一时,要想长治久安得靠仁道。”

        李儒点头,李傕又道:“如今吾等只有万人,长安有十数万,随时还能征战十数万,不残暴何以震慑士族。”

        李儒见话题又陷入死胡同,沉默不再言语。

        局面又陷入尴尬,一直没说话的贾诩突然道:“将军,诸位校尉,可否听吾一言?”

        “文和(贾都尉)请说。”

        李儒自任平贼将军,以贾诩为骑都尉,李傕、郭汜等各为校尉。

        贾诩整了整衣襟,道:“其实将军跟诸位校尉目的都一样,约束军纪也好,屠城也罢!不过为了灭王允老贼,居长安而望天下。”

        “不屠城,不足以震慑诸侯,尽屠城,关中无人矣!何以自保?”

        贾诩这就是典型的和稀泥,可是人活的好,先提出大家目标一致,然后说事情已经生,何必再未必闹得不可收拾,又警告李郭等人,这般屠城下去,纵然得到长安又有何用?

        西凉铁骑残暴,可李傕四人攻进长安时并没有大肆杀戮,反而是贾诩离开李傕后,四人才纵容部下四处杀戮,关中百姓由此入南阳、荆州、汉中乃至益州。

        “都尉,斯言诚哉!”

        李傕一听就知道贾诩偏向自己忙表态,其余西凉诸将亦表态。

        “文和,说的极是。”

        李儒看满堂将领皆跟李傕一边,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贾诩所言。

        “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拉下去杖打一百,以儆效尤,不然以后诸将皆屠城,如何处置?”

        “善。”

        只要不要樊稠的命,李傕自然不会不依不饶,何况杀杀樊稠的气焰也好。

        “你们都退下吧!”

        李儒挥手退客,李傕等人离去。

        李儒突然道:“文和兄留一下。”

        李傕出门前听到这话,偷偷撇头看了贾诩一眼,眼中尽是疑虑:李儒留下贾诩作甚?

        啪啪!啪啪啪!

        樊稠在大堂外被西凉军将士杖打,想樊稠乃猛将,谁敢真打,只是做样子,打的盔甲作响?

        董越在一旁看得满脸笑意,虽说没除掉樊稠,可也极大削弱樊稠的面子。

        大堂内,李儒听着杖打着愣,好一会儿才道:“文和啊!你说这造反的大旗,某是不是不该打?”

        贾诩眼皮一跳,接着听李儒又道:“其实王子师是个政务奇才,三辅在他的治理百废待兴,数年后就能焕勃勃生机,大汉说不定也能因此中兴,不过成王败寇,这天下何其大,岂无容某之地?”

        贾诩从没见到如此颓废的李儒,可看到李儒那花白的头,这才几年,那个意气英的少年如今竟老了十几岁不止,贾诩心中的功利之心少却不少。

        说实话,贾诩说反李傕四人,其实未尝不是想掌掌中枢权利的滋味,可看到李儒这样又有些淡然。

        “文忧兄,自古以来灭家破门之仇不共戴天,古伍员因家仇而灭楚,才是吾辈楷模。”

        伍员即伍子胥,有对伍员感兴趣的请百度,我不作介绍。

        李儒闻言精神复振,笑道:“让文和兄看笑话了,你觉得我西凉这败坏军纪真能改过来?”

        贾诩沉吟,道:“樊稠为人勇而悍,李傕谋略皆有过人之资,郭汜颇有仁风,张济,呵!猛将也!”

        贾诩只是点评一下四人,李儒随即会意,这些年李儒只揣测董卓的心思,完全没顾及过底下人的感受,不过他毕竟学过帝王心术。

        贾诩一点便透,樊稠有勇无谋是个二愣子,屠城习惯了,当然不能约束部下,郭汜有些怕老婆,这李儒听说过,张济就是一个将领,别人说什么他做什么。

        唯有李傕这人颇有政治眼光,约束军纪可以从他开始。

        李儒明白贾诩的意思,先锋该让李傕来当,才好。

        “城,已屠,华阴乃杨氏老巢,文和可有计破之?”

        李儒又言。

        贾诩捋须道:“弘农被屠,长安很快就会知道,如今当务之急是拿下潼关,而要拿下潼关,先就得拿下华阴,潼关及华阴都是段煨驻守,某不才,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之。”

        李儒赞赏的点头:“文和,需要什么尽管提。”

        “一个人,杨士。”

        “好,来人去把杨士找出来。”

        李儒大喝。

        (本章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15/115283/4817768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