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八方风雨会中州——卢象升传奇 > 第21章 举贤任能高杰脱颖 赶鸭上架迎恩受命

第21章 举贤任能高杰脱颖 赶鸭上架迎恩受命


一进门,高一功便听见领哨黄龙扯着他那破铜锣嗓子嚷道:

        “操他娘!饭桶一个!”

        “行了,你也消消气,现在不是骂娘时候!”接话的是中军总管刘哲。

        “我早就说了,这蝎子块就是盏没捻子的灯,你们偏不信,现在可好!”

        闯王见高一功进来,摆头示意他落座。高一功朝闯王抱拳一拜,便在右手一排择了末座坐下。他往大堂内环视一圈,见营中几位主将全在场,个个面色都不太轻松,心中不禁嘀咕,怕是出了大事。他转头向坐在身边的一个将领低声询问,那将领回道:

        “怎么,你还不知道?木龙山失守,蝎子块被官军抓了!”

        高一功闻言大惊,心下顿时凉了半截。不仅因为此事事突然,更因他深知木龙山地势险要,若被官军夺去,则农民军向东南的出路就会被堵死。难怪刚才黄龙如此暴怒——他一开始就极力反对将木龙山交给蝎子块驻守,但当时闯王为了拉拢蝎子块的人马,并没有听从黄龙的意见,一意孤行,如今果然酿成大祸。黄龙刚才那句破口大骂,恐怕不止是他脾气火爆按捺不住,而且也是有意骂给闯王听的,更是骂给众多没有同他站在一条战线上的将领们听的。

        想到这,高一功瞥了眼坐在正上方主座上的闯王,却看不出他的脸色有什么异样,似乎并未在意黄龙的话,只是微蹙着眉头。

        “五哥,咱们得赶快想个办法,总不能困死在山里!”

        说话的是闯王的弟弟高迎恩。因为高迎祥在家里兄弟中排行第五,高迎恩一般称他“五哥”。

        当年高迎恩随高迎祥一同起事,给自己起了个牛逼哄哄的绰号“中斗星”。不过,同他那位在义军中封神的兄长相比,高迎恩各方面能力都差了一大截,至今也没有一次独立带兵打仗的经历。闯王军中大小将领,看在高迎祥的面上,对他也还算客气。不过,要是哪天闯王不在了,军中高层第一个被踢出局的,必是这位“皇太弟”无疑——这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

        “五哥,这几日山里的粮食是越来越少了,最好找个能打到粮的大邑。弟兄们填不饱肚子,人心就聚不拢。”刘哲说。

        刘哲是刘安娣的大弟,在营中属于坚定的“拥高派”,被高迎祥倚为腹心,执掌着前军大营。他今年不过三十出头,说话办事却已十分老成持重。刘哲性格谨慎细心,虽彪悍勇猛略逊黄龙三分,却也足以独挡一面。黄龙和刘哲两个,一个主攻,一个主守,是为闯王的左膀右臂。三人结成的“领导班子”,则是整个闯营的核心。

        “你说说。”

        “咱们不妨去打汉中。西路没什么官军,汉中虽然是大都,但防守空虚,很容易攻下。占了汉中,半年的粮食都不愁了。”

        “对对对,我听说汉中是瑞王的封地,这瑞王啊是万历皇上的儿子,他王府的金银堆得比山还高哩!”

        座中有一将领起哄道,其他几人听到后,纷纷快活地大笑起来,仿佛王府的金银唾手可得,一时间忘了他们所处的困难境地。

        “黄龙,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闯王高迎祥却时刻保持着冷静自持,他已经领教过卢象升的作战风格,现在官军随时可能攻入山中。作为十三家义军的领袖,他必须尽快敲定主意。

        闯王能觉察到黄龙的不满情绪和对自己含沙射影的攻击,心里却并未把它当一回事。一方面他认为,木龙山失守,自己确实有用人不察的责任,理当反省;另一方面,他也深知黄龙的心性,在这种时候,他越是要把姿态放低,越是要把对方捧得高高的。闯王要让黄龙感受到,自己当初后悔没有听从其建议,现在非常需要他的帮助,要是没有他,自己就成了只没脚蟹。

        当然,为了在军中保有颜面,闯王是不可能低声下气地朝黄龙“负荆请罪”的。这种“认错”的性质,最好是类似于《东周列国志》和《三国志通俗演义》里写的那种一代明君“礼贤下士”的风范。军旅闲暇时,高迎祥经常捧读的书就是这两部。书中的那些“帝王心术”,他自认为已经烂熟于心。在现实中,对于如何平衡这种高低关系,闯王向来是拿捏得当,游刃有余的。

        现在,他在同黄龙说话的时候,屁股特意往前挪了挪,上半身微微向黄龙所在的方向前倾,神色也比先前更加集中。

        闯王对待黄龙的与众不同的态度,一下子把黄龙的地位抬得更加高了,这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黄龙的内心因此十分熨帖——在他看来,闯王作为一军之主,摆出这样谦卑的姿态,就等于是向自己低头了。再加上,座中其他主将看自己的眼色似乎也变得不同,这让好面子的黄龙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于是,被哄得十分舒坦的黄龙,决定暂时放下同闯王之间的芥蒂,先想法子和衷共济,渡过眼下难关再说。

        “闯王,咱们为什么要逃跑呢?”

        “逃跑?”

        “去汉中,说好听点儿是打粮,说得难听点儿,不就是逃跑么!”

        “你的意思是,咱们还是留在郧西?”

        “可是,官军打进来怎么办?”高迎恩插话问。

        “咱怕他官军作甚?!卢象升那边还不到两万人,可光咱们闯营就有五万人马,再加上其他几路领,郧西的义军少说也有十几万。拿十几万人和两万人杠,就是一铁桶,咱也能豁出个窟窿来!”

        “黄龙说得不错”,高迎祥道,“我想了下,汉中也是卢象升的辖地,就算去了那里,他照样会咬着咱尾巴不放。所以,咱们和姓卢的早晚得有一仗!”

        “可是,这个姓卢的不是蒋允仪,实在难轧得很,现在木龙山又在他手里,和官军硬拼,咱们占不了上风。”刘哲分析道。

        “这可咋办?难不成北上?回陕西老家?”高迎恩道。

        “不行”,高迎祥摆摆手道,“秦岭天险,咱们翻过不去。何况……洪承畴还在陕西,现在回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哎,一功,你倒是说句话啊,别总跟个小媳妇似的!”

        高一功听见刘哲突然唤自己,忙道:

        “哦,黄哥说要留,我没啥意见。咱们几个,倒下一横,立起一竖,生死倒无所谓。我担心的是,老营里眷属多,要是她们落在官军手里,可就遭殃了。”

        高迎祥点点头,他意识到讨论进行到这里已经成了僵局,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案,都各有利害,抉择的担子最终还是落在自己肩上。他正欲沉思一番,却听得大厅外头飘进来一男子爽利的嗓音:

        “闯王,何不来个围魏救赵!”

        一抬眸,却见有一前一后二人进来,为者昂藏七尺,剑眉朗目,身披铁甲,外罩半旧长披风,头戴一顶范阳毡帽,腰挂长剑,大步迈进议事厅,在离闯王数步远处站定,抱拳揖道:

        “李自成参见闯王!”

        “自成,你怎么来了?”闯王惊喜起身。

        李自成同高一功本是同乡,当年闯王起事,二人一同投入高迎祥营中。后面李自成身经百战,实力渐长,便拉了一杆子人马,自立一营,号称闯将。不过,李自成一营虽然独立,却始终与闯王保持着密切联系。从山西大战,到渑池渡,再到破郧阳六县、盘踞郧西大山,两股人马一直并肩作战。同其他义军领一样,李自成视高迎祥的闯营为旗舰;而对高迎祥来说,李自成的人马则是闯营的外围,关系上当然比其他各路义军更近一些。

        “当然是给您带来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闯王起身步至李自成面前。

        “弟有办法,让官军没法入山。”

        “哦?说来听听。”

        李自成双目闪光:

        “我们可联络八大王张献忠,围攻襄阳。襄阳是军事重镇,又是襄王藩封,只要襄阳一动,郧阳的官军必定倾力南下驰援。郧西解围,全盘皆活!”

        闯王一怔,随即轻轻摇了摇脑袋,反抄着手背过身去,叹道:

        “自成,你这个法子,兄已经试过了。”

        “什么?”

        “你有所不知,早在木龙山失守前,为了牵制卢象升,我便派人出去联络过八大王,还有中原其他几股义军。可说实话,八大王他们到处流窜,谁也不知道他们确切的落脚点,实在很难找到他们。我派出去的那些人,也没见一个回来的。还有,就算能联络到张献忠,凭他那狡猾性格,也未必肯出手相助!”

        “闯王放心,这一次不同往常。”

        李自成侧身向闯王介绍身后站着的年轻男子:

        “闯王,此人是我手下,名叫高杰,绰号翻山鹞,能日行五百里。这一次,他可替我们潜入襄阳,联络到八大王的人。”

        高迎祥一惊:

        “这位小兄弟竟认识八大王?”

        高杰抱拳道:

        “禀闯王,在下同八大王的一位亲信乃是旧识。我们约好暗号,在襄阳城中一处店家联络。只要闯王和闯将有令,在下愿意一试!”

        “要真能得八大王相助,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闯王,您别看这小兄弟年轻,路子可广得很。各路义军里头,他都有能说得上话的。”李自成道。

        “好!自成,这一次多亏了你”,高迎祥转向高杰,“高杰兄弟,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只要我高迎祥能办到的,水里火里绝没有二话!”

        “闯王,在下只有一事相求。”高杰道。

        “但说无妨。”

        “我只是闯将营中的一员小将,人微言轻。要想在八大王前面显出诚意,得加派一位在您军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作为您闯王的代表。这样,八大王也不至于驳了您闯王的面子。”

        “还是高杰兄弟想得周到。”

        高迎祥颔道。他随即思忖应该派哪位大将与高杰前往最为合适。黄龙、刘哲都有名声在外,过关时很容易被人认出,自己军中一时也无法离开这两人。至于高一功等其他将领,虽然打起仗来个个骁勇,颇有名气,但在八大王张献忠面前,恐怕还是会显得分量不够。

        思来想去,也只有自己的亲弟弟高迎恩最为合适了。迎恩是自己亲兄弟,虽然领兵作战不算在行,但如果作为自己的外交代表,却是最能体现对八大王的尊重的。并且,迎恩还能趁此机会锻炼一番,如果事情成了,又能挣下一份功劳,往后也不至于让各营将领轻视。

        思及此,高迎祥转身朝高迎恩道:

        “迎恩,这次行动,就由你陪同高杰前往罢!”

        高迎恩万万没想到,闯王最后会点名让自己去走这一趟。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他愣在原地,刘哲在边上用胳膊肘碰了碰他,高迎恩才回过神来,慌道:

        “五哥,咱们高家同张献忠素来没什么拉扯,您派我去顶个啥用啊!”

        “过去没拉扯,往后就不一样了”,高迎祥拍拍高迎恩的肩膀,坐回到中央的主座上,“咱们同八大王,今后就是鱼水相帮,你和高杰两个先去探探路子。放心,你是我的兄弟,八大王决不会为难你们!”

        “迎恩老弟,你在外头干仗少,官府的赏格上没你名字,你去襄阳,可比咱们去安全多啦!”

        黄龙揶揄着,一边向高迎恩投以嘲讽的目光。

        “五,五哥,你也知道,我媳妇最近要生了,实在走不开啊!”

        高迎恩被黄龙的目光盯得脸颊烫,索性避开他的眼睛,另寻了个由头来搪塞。

        “嗐,女人生孩子,你一个大男人瞎操个什么心?!有你嫂子在,出不了什么岔子!”

        高迎祥见他婆婆妈妈的,心里已经开始不耐烦,忍不住喝斥道。

        “可是——”

        “别可是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赶紧去收拾收拾,今天晚上就和高杰兄弟一块出!”

        那些年,李自成的名气还没张献忠大;那些年,李自成还是一心跟着高迎祥干;那些年,李自成还没被高杰绿过……

        (本章完)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09/109503/4804372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