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皇子 >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进三出 一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进三出 一


泥熟啜一把将欲谷设拦住,道:“可汗,万万不可,阿史那贺鲁人数虽然是不如我们,但是有了唐人的支持,这些部落必然是不肯死战,要是在受到挫折,那么我们就真的再也不能坚守此城了。”

        欲谷设心中的怒气稍稍的消减下来,看着泥熟啜的焦急样子,才叹息了一声的,道:“是我心急了,要不是俟斤的提醒,我就要做下错事。”

        看见欲谷设的心情稳定下来,泥熟啜才稳下心来,道:“可汗,我们都在等着唐军的消息,只要是突袭高昌的唐军全军覆没,就算是我们不去攻击阿史那贺鲁,失去了唐军的庇护,他还有什么力量和我们对抗。”

        欲谷设不在说什么。他心中知道,泥熟啜的话,还有另外一个意思,要是唐军得胜归来的话,那个这座大城就和高昌一样归属大唐所有,大唐扩地千里,真正的在西域站住了脚跟。

        李恪带着人在罗山和王果的军队汇合在一起,在罗山在抽调三万大军,一共是八万余人,直接向甘州而去,还没有到达纳职的时候,就传来了消息,松赞干布看见张士贵坚守甘州,在甘州消耗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久攻不下,不在和他纠缠,舍弃了甘州直接向着伊州而去。

        李恪得到了这个消息,直接呆了一下,看来松赞干布还真是一个果断之人,野外作战,对于吐蕃人是不利的,他这样做,是断定了甘州的张士贵是没有能力和他对抗,自然是不能舍弃城池来和他野战。

        将手中的书信给柴绍和尉迟恭看过之后,道“两位将军,你们现在看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柴绍沉吟了一会,又看了尉迟恭一眼,才道:“果然是不出我的意料之外,此人能在十年中统一吐蕃。果然是一个枭雄,这样的一城一地的事情。他是不会再这里计较的,能占据主动,直接引起时局的变化,才是他的目标所在,我们现在反而是被动了。”

        尉迟恭斜看了他一眼,道:“就是你算计的精明,吐蕃人这就是依仗着人多。牛进达能在松州打的他丢盔弃甲,我们就没有这本事吗我们就赶上前去。只要是他有什么动静,我们就打的他一个措手不及。”

        李恪不在说什么,上次松州之战和这次不一样的,双方在松州野战,本来是谁的战力强一些,就可以占据上风,但是这一次,是吐蕃占据主动,草原千里。几万人在草原里,就像时大海里的水一样,对方就是在草原中的一只野狼,在不起眼的地方,窥伺这唐军的举动。

        “吐蕃人突然之间解围而去,张士贵必然是要派人跟踪,我们现在判断。松赞干布一旦是进入陇右,一个是攻打沙州,还有就是攻打咥利失的地盘,你们看怎么样”

        柴绍也点点头,道:“殿下所分析的很对,现在对于他来说。无论是战败的咥利失还是大唐,都是处于危机中。但是我以为他进攻大唐的目标可能是更大一些。”

        李恪看着柴绍,柴绍此人打仗,和尉迟恭与程知节比起来,并不是以勇猛儿出名,而是以智谋闻名,道:“请姑父分析一下。为什么吐蕃人会攻打我们大唐呢”

        “突厥虽然破败,但是突厥人的部落和族人还在,要是进入突厥人的地盘中,突厥人一点一点的消耗吐蕃人的力量,不超过三个月的时间,等待吐蕃人的力量到一半的时候,就算是吐蕃人想要撤退的话,也来不及了,我们唐人在草原上是一城池为主,只要是想撤退的话,我们是拦不住的”

        李恪点点头,道:“好,既然是如此,我们马上在各个要隘之地,排除斥候,只要是发现突厥人的行踪,就马上向这边进攻。”

        柴绍和尉迟恭也同意李恪的意见,由郑玄平和孙贰朗派出了大量的斥候,一旦收不到相应的方向的消息,就马上向着李恪这边汇报。

        镇守纳职城的是刚刚回到纳职的席君买,从回到纳职开始,席君买就意识到,吐蕃人出现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将纳职城外坚壁清野,做到真正不给吐蕃人留下一点粮食,将从纳职到伊州之间的烽火台都派去了精锐人马,确保消息畅通。

        在城中还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纳职城中是李恪的军粮所在,每隔五天,就要向着李恪那边送去一定数量的粮草。

        所幸之处是李恪在喝欲谷设的交战中获得了大量的牛羊,这些牛羊宰杀之后,获得了大量的牛羊,这样一来,大大缓解了辎重的运输的之处。

        在纳职城中还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是杜葳蕤带着玉儿也来到了纳职城中。

        杜葳蕤知道这次战争对与李恪的重要之处,尤其是将整个后方的防御都交到了李恪的手中,稍有不慎,就将侯君集等人的归路拦断。

        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要供应罗山的粮草,确保对于可汗浮图城的巨大压力,只要是客户那浮图城真的敢支援高昌,就可以从罗山兵发可汗浮图城,讲欲谷设的后路截断,目前,对于大唐来说,这是大唐最重要的地点。

        “席兄弟,这短时间,罗山这边的粮道有什么动静”

        杜葳蕤说的不紧不慢,语气柔和,席君买恭敬的道:“这条道路上我们已经走了几次,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的情况,请王妃放心好了。”

        杜葳蕤到来的消息,席君买并没有传开,毕竟在这里,占绝大部分的还是突厥人,席君买不想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

        “殿下听说也要从可汗浮图城撤军,那么罗山城就至关重大,关系到军心的稳定,从明日开始军粮运输改为两日一次,目标要缩小,同时数量减半,就算是遇到袭击的话,也能减少损失。”

        席君买才有些醒悟,道:“王妃果然是睿智,我几乎是忘记了,这粮道才是我大军的最脆弱的地方。”

        在一旁的玉儿神色恍惚。从席君买回来,她就知道是战局发生了变化,殿下要应付来自不同的敌人,自己真是没有用,哪怕是像王妃一样,也能为殿下分担压力。

        看见玉儿的呆呆的样子,杜葳蕤知道玉儿在想着李恪。在她的耳边轻声道:“傻丫头,又在想着殿下呢。等这一次打完仗,殿下就将你收了房了,等你成了他的女人了,就不用在这里奔波了。”

        玉儿听见了杜葳蕤的打趣,红着脸道:“姐姐,又在取笑我呢,我哪里是在想着他呢,我是在羡慕姐姐有这样的本事能帮助殿下,我真是什么也帮不上殿下。”

        杜葳蕤轻轻的抚摸着小丫头的头发。道:“傻丫头,你怎么能这么看自己呢殿下要知道你不远千里,在这里等着他,心中不知道有多高兴呢,有什么事情,也不放在心上了。”

        “镇将,在城外发现了敌人的踪迹。正在向着这边本来,人数大约有四五千人。”

        一个斥候脸色黧黑,看着席君买的时候,漏出了一丝紧张的意味。

        席君买脸色不变,眼睛眯起,还真是来了。看来殿下的担心果然是不假,到:“这些人士什么打扮,用什么武器,速度如何”

        “这些人和突厥人不同,都是将头发梳成了小辫子,手中的用的武器比起突厥人刀短了很多,还有很多人以长矛为主。有的人甚至是着上身,也不感到寒冷”

        “他们是吐蕃人,真是来的好快”席君买马上就明白了,吐蕃人看来不是打破和沙州就是绕道而来,明显是要来攻打纳职了。

        纳职城经过了李恪和侯君集的两次扩建,城池的规模就是比起伊州来,也大了很多,而且大多数是一山上的青石筑成,要不然李恪也绝对不会将此地变成后勤的粮草基地。

        席君买不在怠慢,将这个消息禀告了杜葳蕤。

        杜葳蕤沉默了一会,午间的阳光照耀在她明净的面容上,让人感到温暖和安静。

        “席兄弟,看来是这些人是冲着罗山的粮道来的,殿下应该是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你目前有什么办法”

        席君买听了杜葳蕤的话,知道杜葳蕤最关心的是罗山的粮道安全,道:“王妃,我还是以为这不过是吐蕃人的前哨队伍,来到我们这里,未必有什么主要的目标,我们最重要的是出城决战”

        出城决战,杜葳蕤沉吟一会,才抬起头道:“军国之事,事关重大,我实在是不清楚,将军出城决战有把握吗”

        “王妃,城中的突厥人人数众多,敌军远来,正是疲惫之时,我们要是怯战,城中的人心必然是浮动,我们背城而战,只要是调动得当,就算是有上万的人马都不是我们的对手。”

        杜葳蕤松了一口气,知道席君买所言极是,要是唐军不敢出战的话,不用说去罗山运送粮食了,就是坚守城池的决心也会低落下来。

        “既然是如此,城中的人马,就请将军调遣,不用迟疑”

        席君买抬起头来,眼神中充满了坚定,道:“臣只要三千轻骑兵,其余的人马就请王妃调遣,这里守卫城池,臣不但是要将这伙吐蕃人阻挡在这里,还要跟随着他们,让他们不能尽全力去攻打伊州。”

        只是凭着这三千余人,就要和五六千的吐蕃野战,杜葳蕤看着席君买的脸上的神色,也点点头,道:“好,既然是如此,你就放心好了,有我和沈清平将军在,不会让纳职有什么损失。”

        李恪走的时候,并不放心,从扬州城中请回来的一些老卒都在军中承担着重任,以沈清平为首。

        “王妃,请马上在城中点燃烽火,让各个烽燧马上将将消息告知伊州等地,让伊州也有一个准备才是。”

        席君买外貌粗豪,心思细腻,杜葳蕤也点点头,等到席君买退出去之后,马上将沈清平等人青睐,商议如何在纳职城中坚守。

        席君买马上在带着三千轻骑兵出了城门,这三千人士这几年来契苾何力训练的精锐,其中有唐人,突厥人,薛延陀人,是各个族人组成的,都是挑选的最精锐的骑手组成,侯君集带着人出征的时候,也没有将他们带走,这是苏定方等人抗争的结果。

        这支队伍。李恪投入了太多的财力,他们怎么会让侯君集这样的带走,现在看来,吐蕃人的出现,事情出现了变故,这支队伍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席君买缓缓的带着队伍伫立在城外,看着对面的吐蕃人在缓缓的结成了战阵,比起唐人来,吐蕃人的战马是来自青海湖,这是和吐谷浑人交接的地方,这里的战马质量是最好的,大唐近几年来,一直在交好吐谷浑人,也从那里获得众多的优良战马。

        席君买胯下的青骢马就是一匹青海湖的战马,身材高大,持久力强,身后的三千名轻骑兵都是一身的皮甲,手中也都是一刀一矛的标准配备。

        对面的吐蕃人,给席君买的印象是十分的骁勇,在战备精锐的唐军面前,他们并没有露出惊慌失措的样子,相反马上将队伍分散开,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簸箕一样,展开了阵型,这种阵型,虽然是不必唐军的鱼鳞战阵一样,首尾呼应,也有自己的有点,一旦占据了优势之后,在两边的人马马上包抄过来,很快的将敌军包裹起来歼灭。

        席君买看着吐蕃人的战阵,也不着急,将整个三千人队伍分成了三个大的队伍,每隔队伍都有**的指挥,诶个队伍中都有罪强悍的二百名对正,负责具体的进攻敌军的行为。

        席君买亲自率领一队在,作为前锋是负责撕裂对手的前锋,儿第二支队伍是复测策应席君买的进攻,而最后的一支队伍是负责在已经慌乱的时候,将敌军的阵势完全的破坏。

        席君买将手中的长矛高举着,喊了一声:“第三队策应,第一队跟随着我冲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9/9356/53122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