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唐皇子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名将上书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名将上书


“殿下,苏烈在驿馆之还在等待殿下,大概是着急回到灵州”孙贰朗向着李恪道。

        “你马带我去看苏校尉,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我会和苏烈一起回灵州”在孙贰朗的面前,李恪觉得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地方。

        “殿下,难道还要去边塞”孙贰朗心惊讶,此次出使突厥,说真的,李恪做为一个新兵,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合格的,能够在险境之,和这些大兵同生共死,绝不放弃,已经是难得李恪,要知道对方的身份的高贵,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拟的。

        “是的,而今正是男儿纵横之时,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我怕被他们抢先,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等我老的时候,还可以吹嘘一下,老子自己是亲自抓到了突厥的可汗那才是爽快”李恪哈哈大笑了一声。

        孙贰朗想说什么,但是还是没有说,军有许多关陇贵族的子弟,连独孤家的唯一的血脉独孤谋,也在军,程咬金的两个儿子也在军,更别说这次和他们一起出使,立下功勋的柴哲威了。

        两人带着几个侍卫,向着朱雀大街的兵部驿馆而去,作为灵州的左卫校尉,苏定方完全有在驿馆之歇息的权利。

        苏定方心已经是焦急万分,但是兵部还没有下达让他们离开的命令,他们正在商量着要去兵部去找兵部的官员交涉,听加是李恪和孙贰朗来了,心十分高兴,将李恪迎了进去,高兴的道“殿下,我早是想去拜见殿下,但是皇城可不是我们这种人可以进去的。”

        “苏校尉的心意我知晓,这几日我也是在忙碌之,冷落了你们,你们的功勋,唐公和牛将军已然回报兵部,你们不必焦急,至于是回归灵州之事,还是要等待几日”

        此事,李恪听说,政事堂之已经有在商议了,代州都督张公瑾,刚刚大打退了突厥人的进攻,直接书李世民,列出了六条进攻突厥的理由,李世民和政事堂的人商量了几日还在迟疑之,这几日要有结果了,但是对于苏定方还是不能多说。

        苏定方貌似粗豪,但是内心细致,凡是大将者,都是见微知著,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之分析出细致的结论来,失声道“殿下,莫非是要对突厥决战了”

        李恪摇摇头,道“此事不可胡说,尤其是此地之兵部重地,若是稍有谣言,以慢军之罪,你我还是慎言”

        苏定方醒过神来,低声道“多谢殿下的提醒,只是一想到要是出兵突厥的话,没有我们的分,心里着急,是这长安的饭菜也不如我们灵州的吃的畅快”

        “是带的钱不多了吧”李恪笑了一下,没没有说什么,一挥手道“我说什么了,只要是回到长安,我请你们去长安最大的酒楼去吃饭,收拾一下,我们现在去天外天”

        苏定方等人是一阵雀跃,早听说了天外天是长安的最大的酒楼,但是那里的饭菜可不是他们能消费的起的,现在听见李恪主动要请他们,都打起惊呼很来。

        李恪也笑了一下,看见苏定方的表情知道,对方这顿饭是已经惦记了好久了,也不多言,带着这些悍将,向着天外天而去。

        这一次在天外天吃了一个痛快,李恪被苏定方的酒量所惊呆,算是酒精的度数少了一些,但是也不能喝了六七斤啊,吩咐孙贰朗将这些送回驿馆,自己也匆忙的回到了宫。

        第二日自己刚刚醒来,有人已经来到自己这里,原来是今日是大型的朝会,所有七品之的在京官员都会去太极殿之。

        自己昨日喝的太多了,玉儿没有敢惊扰自己自己,所以是让自己安心的休息了之后,才将自己叫醒,匆忙的吃过了一口饭,正是四更时候,天色漆黑,寒风顺着衣角钻了进来,阵阵寒意已经笼罩了长安城。

        想必塞北现在已经是寒风飞雪,一片萧索了吧,李恪在心想着,不出意外的话,对于突厥的决战的意见,今日是可以确定下来了,关键是如何要确定了。

        来到了太极殿之,高大的灯火已经点亮,大殿之一片通明,一个身影向着李恪而来“三哥,难得是回来一趟,听说是大哥请了你,我还在心想着,也要为三哥洗尘呢”

        李恪转过身来,看见的正是李泰,三个多月没有看了李泰,李泰的身躯又庞大了许多,走起路似乎也是十分的费力,站立在那里,看着自己,让李恪一时之间也不明白李泰是什么意思。

        “老四,多谢你的挂念了,我着几日也是事物繁忙,给你送去的礼物,也不知道你收到了没有。”

        “收到了,这草原的东西,虽然是不值钱,但是还算是新鲜。让三哥费心了。”李泰说着,嘴角是一股讥讽之意,落在了李恪的眼,不知道为何已经不能让他震怒,李泰这样说来,反而是落了下乘。

        好小子,李承乾也是心嫉恨我,但是脸还是一副平和模样,你小子,倒是真敢出头讥讽。

        “东西虽小,但是是三哥从千军万马之带回来的,我的刀都砍的迟钝了,但是也没有舍得把这些东西扔掉,但是老四,没有想到还是没有让你满意啊”

        “哪里的话,三哥笑话了,我这副身体也真是不得战场,但是三哥的荣耀,是我们兄弟之间的荣耀,日后,还要你我兄弟之间多多扶住呢”李泰来拉住了李恪的手,笑着道。

        “扶住和你相互扶住”李恪的脑海之转过了许多东西,这三个月以来,和唐俭和牛进达在一起可是收益颇多,悄悄地一抽身,李泰的手落空,李恪点点头,道“自然是要兄弟合心,齐心合力,让父亲也放心”

        李泰缓缓地点点头,他也马是快十四的年纪,马可以去之官了,李恪自然是也要之官,但是对于李恪主动离开京城,去边塞之,他是鄙视不已的,是像曹操的儿子曹彰一样,勇冠三军又能如何呢,曹丕登基之后,一道圣旨,剥夺了军权,不过是死的不明不白而已嘛,生在帝王之家,如同是老虎一样,要么是拨去爪牙,要么是关进笼子里,即使是在各地为王的,也要受到地方官吏的监督而已。

        这是宿命,谁也无法改变的宿命而已

        “三哥说的是,小弟今日受教了,我也准备了一些礼物,今日回去给三哥送去好了。“

        “四弟不必客气了,我是做个哥哥的,而且此次父亲赏赐了我许多财物,作为我此次出征的奖励,你的钱还是不充裕,这份心意,哥哥收下,不要和我客气了“

        李恪一挥手,婉言谢绝,开什么玩笑,自己能收李泰的东西,李泰现在是和李承乾两人针锋相对,自己还是离他远一点好。

        自己一转身看见了萧瑀,急忙走了过去,躬身道“舅爷,您也来了。“自己回来之后一直也没有去萧瑀那里,原因很简单,李世民知道自己见过了萧皇后,自己毕竟还是要避嫌,相信是萧瑀也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李泰看见李恪一转身,向着萧瑀而去,恨恨的看了一眼,在看了一眼,在那边和李承乾联袂而来的长孙无忌,还有许多的大臣,攥紧了拳头,我不信,自己还没有一搏之力了

        “蜀王殿下,臣恭喜了,这次为大唐立下了功勋,连陛下都夸奖你呢”萧瑀对于李恪对自己的态度,是十分的满意。

        “恩,我能平安回来,已经是满意了,此次,无数将士死在异乡之,他们都是和我一起征战的。”

        “今日陛下召集百官,也许今日是要有一个说法,殿下何须心急,前朝帝,以十万大军,迫使突厥被迫称臣,今日陛下宏图大略,大唐正是锐气之时,扫除狼烟,是在这几年之。”

        李恪看着萧瑀,果然是久经宦海之人,本来萧瑀已经被李世民罢免,但是这次连萧瑀也被请来了,可见对于朝仪之事的重视,而大唐的最让人头疼的事情,莫过于是突厥给大唐带来的威胁和耻辱了。

        “看来是父亲已经下了决心,现在所需要的是大唐下一心了。”李恪对于唐俭低声道。

        “这小子,倒也是不笨,若是下面有所疑虑的话,难免造成,士气低落,会无功而返,这三个月,在草原,还真是磨练了不少。”

        “她很好。”李恪没有由来说了一句话,收敛了话语,转过身躯,他已经看见了牛进达和唐俭也在那边,要和他们打个招呼。

        萧瑀叹息了一口气,自己十年的时间,也不过是要等的这个消息,萧皇后对于他而言,是他在世牵挂的人,一个前朝的皇后,流落在边塞之,到底是什么日子,他任何人都清楚。只是真的是很好吗

        “陛下到百官朝见”一声长长的声音在大殿之传来,百官迅速的排列好位置,依旧是三省的长官和李承乾稳稳的坐在那里,百官依次站在他们的下方。

        珠帘闪动,李世民出现在大殿之,坐在了胡床之,环视了一周,百官齐声高喊“拜见陛下”

        从汉到唐,君臣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礼节束缚,真正压制官是在朱元璋之时,强迫人对于皇帝行跪拜礼,在这之前,都是君权和相权之间的平衡,是宰相在皇帝的面前也有一个座位。

        “众卿平身。”李世民点点头,这几年以来,这些大臣虽然在一些意见和自己还有争执,但是完全是出于对于自己的职责,在态度之,对于自己还是尊重的,在心里不尊重自己的,自己清楚,是那些江南的五姓七家,但是自己还抽不出时间来收拾他们,只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近三百年的沉淀,让他们肆无忌惮,是面对着皇权,也不给颜面。

        “马周,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奏章,给大家读一下吧。”

        马周李恪惊讶了一下,这才是多久的时间,马周居然是到了现在的地位,原本只是常和家的一个门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居然是开始为大家宣读圣旨了,这是只有翰林学士才有的待遇,可以看得出马周现在是平步青云了。

        一个年约三十的青年走出来,李恪仔细看去,和自己遇到马周的时候相,现在的马周,肩部沉稳,身穿的是七品官的官服,站立在丹墀之,将一份奏折展开,朗朗地念道“臣代州都督张公瑾拜服陛下臣蒙陛下不弃,不以臣之愚昧,拔臣与行伍之,臣感激涕零,愿以身报之。自臣至代州,与犬戎相接,臣夙兴夜寐,枕戈待旦,不敢懈怠。突厥,虎狼之性也,不可以原之教化以视之,以抢掠之为快事,以烝父侄之妻女。前朝之帝,倾全国之力,压制突厥二十年不敢饮马黄河,,前朝炀帝之时,河山陆沉,突厥心有意动,幸赖陛下以雄武之资,挫突厥之锐气,然,百年之后,托与何人

        十月初三,突厥以二万之人,进攻代州,臣守土职责,以云州之将士,虎贲之师,搏突厥于城外,敌弃三千余人与城下,猖狂而退。

        以臣愚鲁,以云州将士之威,不敢与陛下之雄武相,进陛下之精锐正是进取之时,颉利昏庸,远贤人,近小人,赋税日重,汉武开辟之航道,渐有颓废之象。其属下之突利,避颉利于大唐之,阿史那社尔携带十万之部众,徘徊金山之内。欲谷设以前可汗之长子,窥视神器,不止一日,突厥内乱于兄弟之,外患于薛延陀之部落,以三年之旱灾,民力匮乏,颉利视而不见,歌舞于营帐之内,不见大厦之将倾,此乃天之赐,不可错过也

        大唐三年之大旱,然则前朝以十年之力,以运河沟通南北,大唐尚有余力。突厥之民,已然是风雨飘摇,今臣以身家性命为质,请陛下以雄武之力,遣一王师,以名将率之,以突厥边境之汉民,必然是欣然来投,解突厥民众之困苦,此乃开疆拓土,万世之功业也,望陛下以明见之。

        今,欲谷设以致壮年,薛延陀以虎视眈眈于外,正是用兵之时,若颉利以身死,突厥立雄武之主,震慑薛延陀,收拢部落,再战突厥此乃事倍功半之时。

        臣以泣血,不敢多言,以为以臣之贪功之心,然则,今臣以抱病之躯,不敢有负君恩,若是陛下以臣之策为正,臣不敢以功而自居。

        臣心忐忑,不敢多言,唯以陛下之意为决。

        马周读完之后,大殿之一片安静,远以为表之人应该是李靖或者李绩,以两人之职位和威望,都在张公瑾之,但是没有料到是张公瑾是第一个书。

        李恪站在那里,心暗自点头,张公瑾这个人,看来当真是英武之人,不但是作战勇敢,打败了突厥的进攻,而且是一眼看出了突厥的问题所在,其更是敢于承担责任,这份担当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

        “众卿,张公瑾的奏章昨日送来,朕看了几遍,夜不能寐,张公瑾阵势朕龚红之臣,今日大家讨论一下,对于突厥这一仗,是打还是不打,若是打的话,应该是如何打“

        李世民杀气腾腾,在座的各位都能看出来,李世民虽然是平时看起来脾气不错,但是一番发起火来,还真是没有几人能放在眼,若是真是仁慈的话,连他的兄长和弟弟都狠心杀掉,谁对于他没有积分畏惧之心。

        大殿之,马周看着在那边的李恪,心点点头,自己在李世民的身边,负责在门下省向李世民送达奏章,李世民也会加以咨询,即使是门下省的许多官员,现在也知道马周是李世民所赏识的人,谁都得高看一眼。

        李靖和张士贵的奏章马周都知道,对于李恪这一个月之间的事情都知晓一些,李世民对于李恪也是十分的满意。

        “德明,你先说一下,令尊长孙晟负责突厥事物,你来先说一下好了。“李世民先点了长孙无忌的名字。

        果然是宠信长孙无忌,李恪在心暗道。看来是在李世民心,对于这个舅哥的信任可不是一般的。

        长孙无忌站出来,道“陛下,以臣只见,张公瑾所言有可取之处,只是,突厥在草原已经有三百年的称霸时间,根基深厚,恐怕不是朝夕之间可以铲除的,即使先父,也是以招抚为主,分化各族而已。”长孙无忌说完,在座的大臣都已经听明白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恐怕是不能给突厥人一个致命的打击,尽管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一心把向突厥曲阜当做是自己的屈辱,当时又不得不说。

        “恩,德明之言有理啊,未虑胜,先虑败,诸位还有什么话,尽可直言,今日言者无罪。”李世民心有些不快,但是在心知道,长孙无忌是自己在十几年之的谋略策划者,他所说的都是内心之所想的真话。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9/9356/50905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