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唐朝好地主 > 第743章 六道兵马元帅

第743章 六道兵马元帅


古有斗米斤盐之说,一斗米买一斤盐,正常年仅,可能一斗米仅二十钱,但现在一斗粮起码二百钱,因此这个价格不好拿捏。

        “现在物价确实贵,不如这样,暂定三百斤为一引,每引十千钱。给盐户的收购价,则为每引两千钱?”李超想了想道。

        一引三百斤,收购价两千,那就是每斤大约七文钱不到,比刚才说的五文钱一斤要涨了近两文,这可是近百分之四十的涨幅,不能说少。

        大家于是都在心里算账。

        一引三百斤,官方统收价是一引两贯钱,而卖给盐商是一引十贯钱,一进一出,官府一引赚八贯。

        一年百姓起码需求一百万引盐,那就是能赚八百万贯。如果超发个两三倍,那就是能一下子筹得两千万贯左右的盐款。

        这还没算从盐户和盐商那里征的营业税,估计还能收不少。

        哪怕不到三千万,可也是两千万贯啊,想想都让人激动了。

        “一引十千,官销价每斤就是三十三文余了,盐商还要加价,那盐价岂不得四五十文一斤?如果推行此法,只怕百姓受苦许多。”房玄龄忧心道。

        “我觉得不应当分区,如果分区,那么官销价格必然不同,到时朝廷要不要对盐商实行划区销售?如果划区,如何保证盐商们不相互跨界销售?朝廷各区的收购价、销售价是否要调整?这样一来,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我提议,还是统购统销,所有的盐统一价,每引两千钱收购,统一价出售,每引十千钱。”

        李世时这个时候突然打断了房玄龄的话,问,“盐税呢,怎么收?”

        宰相们一个个都不吭声。

        其实大家刚才说的统销每引三百斤售十千钱,意思就是里面已经包括了税了,这样平均一斤三十三文多点钱,不便宜了。

        可现在李世民突然问一句盐税,明显意思是对这个价格不满意。

        李世民不满意的原因很简单,照这个方案,朝廷最多能募集两千万贯钱,这还是要超发几倍盐引的情况下。

        李超低着头不想说话。

        都说北宋盐价高,但据宋史通货志记载,盐引每张,领盐116-5斤,价六贯。

        北宋中期一年也就产盐三亿多斤,正常情况下,一年盐税一千多万贯。

        现在李超他们打算超发点,加上盐价高点,一年弄两千万贯,结果李世民还不满足。

        真是有点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朕觉得三十三文一斤盐太便宜了,现在斗米都二百文钱了。都说斗米斤盐,要不我们就盐米价来?”

        李世民这话一出,宰相们脸色都变了。

        斗米斤盐,那是说的正常年月,如今是饥荒年月啊,这粮价都上天了,那是非常不正常的时候,怎么能按这个时候的米价呢?

        不过李世民执意要加价。

        最后大家也是有些无奈了。

        李超觉得可以做点让步,统销价每斤四十文,三百斤就是十二贯,除去成本两千,还剩十贯。朝廷发行一百万引盐引,就能得利一千万贯。如果超发一倍,就是两千万。

        “超发太多,也是后患无穷,不如干脆多涨的价。”

        “这样吧,统购还是每引两千,统销每引十二千,再加上一倍的税吧,给盐商每引二十四千,再超发一倍。”

        李超马上在心里得出了一个数字,按李世民这种弄法。

        一引盐利十贯,税十二贯,成本几乎可以不计。正常卖一百万引,那就是两千二百万,如果超发一倍,那就是四千四百万贯了。

        这真的是能发财啊。

        问题是,这样搞,盐价可就涨的不是一丁半点了。

        盐商们拿到的批发价都是每斤六十六文多了,怎么也得加价卖吧,一斤卖个七十文肯定不止,估计得七十多文一斤了,要是朝廷再征他们的营业税,估计他们也会把这部分转到百姓头上,最终一斤盐估计得八十文钱。

        那是最少。

        从一斤十文,到一斤八十文,暴涨七倍。

        百姓会如何想?

        李超说涨的太多,突然涨这么多,怕是百姓有怨言。

        可这次李世民并不听劝谏,认为如今国难当头,朝廷之前为百姓倾国救济,如今北方胡虏威胁,朝廷必须全力抵御。

        所谓取之于民,也是用之于民,这些钱收上来,也并非他拿支享受了。

        这话说出来,李超也有点无法再劝。

        李世民说的也有点道理。

        至于盐价涨了,细算下来,一户如果吃盐四五十斤一年,那一年原本买盐钱四五百文,而现在却得三四千钱。

        涨的很高。

        可李世民也说了,如今物价涨的厉害,一斗米都二百钱了,一石米两千钱。一斤盐卖六七十文,并不算高。

        李超想想中唐改革盐法,直接在盐价上加十倍的盐税的事情,想想后世明清时的高盐价,也知道,这其实是发展的必然。

        朝廷需要钱,总能找到办法的。

        不过李超依然还是觉得涨的太突然太高了。

        “陛下,其实我还有一个后续计划,刚才还没来的及说。”

        “是什么,说来听听?”

        李超本来不想说这个的,这个时候也只好说出来了。

        “臣以为,朝廷可以把盐业这块,成立一个公司。”

        “公司?”李世民皱眉。公司,不就是商行的另一个称呼吗,朝廷办商行,前所未有的事情啊。

        “是这样的,朝廷成立一家公司,但属于朝廷控制的。朝廷可以发行股票,然后向商民出售,以此募集股本。比如说,朝廷第一次发行新股,可以多募集些股金,比如说,募集个一千万贯两千万贯。”

        “就如四海贸易公司一样?”李世民早知道了四海公司股票圈钱的厉害,人家商行的股东,那可是得年年分红派息的。四海公司的股票倒好,有各种不同等级,许多人手里的股票,根本没有决策权。

        而且公司也不承诺会年年会红派息,意思他们想分就分不想分你手里的股票就暂时不能分。虽然拥有股票就是股东,可这种股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若是朝廷也把弄一个唐盐公司,发行股票,拿出个一两成股份来,发行股票募集股金,然后把这个钱拿给朝廷做战争之用,不也挺好的。

        把唐盐公司募集的股金挪用到朝廷打仗,李世民觉得天经地义,唐盐公司那是朝廷的啊。

        至于给股东们分红派息,等以后有钱了再说。

        “这个办法不错。”李世民很满意。

        “陛下,那是不是可以考虑暂时先不要涨这么高的盐价?”

        李世民想了想,“文远你这是为民请命吗?那就统购还是两千,统销十二千,税三千。”

        这样一来,一斤盐官方批发价就是五十文了,盐商分销零售估计在六十文以内。一斤减了十几文钱。

        李超还不太满意,可李世民已经一挥手。

        “好了,此事就这样说定了,先印一百万引,再超发一百万,然后尽快组建这个唐盐公司,再拿出一成股份来发行,募集一千万股金。”

        李世民算了算,一百万盐引,就是一千五百万贯,除去二百万本钱,还得一千三百万盐利,超发一倍,那就成了二千六百万,再发行一千万盐股,那就是三千六百万了。

        嗯,这么多钱,足够跟突厥人开干了。

        “好了,现在钱的事情已经解决了,我们还是来商议一下,如何对付统叶护,对抗突厥白眼狼们吧!”

        李世民甩甩衣袖,凑到了地图前。

        最新的消息,突利小可汗果然已经投奔了统叶护。

        对他来说,统叶护虽是西突厥大汗,可当年西突厥也是突厥王族出去开拓西域的一支,投奔他,总好比投奔大唐的好。事到如今,突利哪不明白他被大唐摆了一道。

        因此他宁愿投奔统叶护,也不投唐。

        而漠北的铁勒人,跟统叶护的上一战中,元气大伤,现在北逃的远远的。

        大唐现在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统叶护马上就来了,这一战不可避免。

        “让唐俭出使漠北,看能不能先拖住统叶护段时间,给他送点金帛珠宝。跟他谈条件,不管统叶护现在提出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暂时先假装答应他。”

        李世民虽然决定了要开打,但越是如此,他越加小心。李超说的对,统叶护如今兵强马壮,正是得洋之时,不能硬刚,得想点办法智取。

        宇文士及提出,应当再派人去联络下薛延陀的夷男。

        “夷男兵败北循,找他有什么用?”

        “夷男虽败,但草原上的战争都是差不多,就算败,也不会一下子败光,只要收拾下兵马,夷男的实力并没太大损失。关键是他有没有再战的勇气,只要我们大唐联络他,表明要与统叶护开战的决心和态度,相信夷男肯定会出兵配合我们的。有夷男在漠北,能替我们牵制统叶护不少兵力。”

        宇文士及这番话说的李超是刮目相看,想不到这个老头,居然也有如此厉害的一面。

        李世民点头,觉得这个时候多个帮手总是好的。

        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朕准备调长孙无忌回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不适合继续留在朔方。”说到这里,他目光在众宰相中扫过,最后停留在李超的面上。

        “文远,朕选你挂帅,由你来指挥这次北方之战,你可敢应?”

        李超没有什么惊喜激动,淡淡的道,“臣举荐卫国公李靖,老当益壮,大器晚成,用兵如神,可以为帅。”

        李世民摇头,“朕将河东委给李靖了。”

        “那臣再举荐英国公李绩,李绩将军善谋多策,用兵了得,可以为帅。”

        “朕将河北交给李绩了。”

        “那臣······”

        “太子一力举荐你为帅,朕思虑良久,也觉得你是此次挂帅最佳人选。你也莫要推辞,此是朝廷用人之时,不是给你封官赏赐,不用推来推去!你就说应还是不应?”

        话已经如此,李超就是不想应也得应了。

        “臣领旨,但有一要求,臣向陛下借两位武神同行。”

        “你要叔宝和敬德二将为副?没问题,朕不但把二将派给你,而且还会下令,让李靖李绩柴绍诸道大都督统统都受你节制,听你调派。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打赢这战!”

        节制河西、陇右、关内、朔方、河东、河北六道兵马元帅,这可是皇帝极大的信任了,李超觉得肩头很重。

        “臣定不辱使命,请陛下和太子殿下放心!”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83/83396/4757413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