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老王小故事 > 第4章 许诺

第4章 许诺


老王在一个场合受到一位大人物的接见。大人物见了老王非常高兴,亲切地拍着老王的肩膀说:“久违啦,老赵同志,你看我是太忙啦,我早就想与你好好聚一聚啦!这样吧,下个月我一定找你来吃个便饭。”

        老王有点糊涂,他怎么成了老赵了呢?另外,他和大人物过去虽然有过一面之交,但并谈不上什么旧谊,大人物何必要与他“聚一聚”呢?是不是他老认错了人了呢?

        底下的谈话证明,大人物不像是认错了人啦,大人物说的话完全符合老王的情况,只是大人物仍然老赵老赵地称呼着。老王蚊子般地嗫嚅着“我是老王”。大人物一直没听见,仍然兴致勃勃地与“老赵”谈着话。

        老王很高兴,回去将受到接见的情况告诉了妻子,并且说他不久将被邀与大人物聚一聚,吃顿便饭。妻子也很高兴。

        老王没有说自己被称作老赵的事情。他姓什么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姓氏说到底是人类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制造出来的。而且他慢慢体会,大人物与他的谈话本来也就是既适合老王也适合老赵、老张、老李、老刘、老X的。

        他等待着邀请,等了好几年,虽然至今没有被邀请,他仍然是高兴的。他想起来不免引以为荣。他时常对朋友说:“大人物真是平易近人呀,对人真是不错呀。他要找我一起吃个便饭呢!”

        许诺(又?)

        老王接到老友老彭的长途电话:“我把最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给你寄去了。”

        老王说谢谢,开始等待老彭寄来的书。一个月过去了,书没有到。

        一个月后,老彭来长途电话说:“老王吗?书读了没有,你有什么感想?”

        老王告诉他,还没有收到书。老彭说:“你再等几天,如果还收不到,告诉我,我再给你寄一本去。”

        又过了一个月,老王仍然没有收到老彭寄来的书。老彭来电话,老王说明没收到书,老彭很不高兴,说:“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再收不到来电话呀,你怎么不来电话呢?”

        老王唯唯,直道歉。老彭告诉老王,他将立即给老王再寄一本书去,此次电话中,老彭又核对了老王家的住址和邮政编码。

        又一个月过去了,书仍然没有收到。他到邮局查找,没有结果。老王失眠,气短,左右为难。他想如果老彭再来电话,他说什么好呢?说还是没收到,有故意与朋友为难之嫌;说收到了,可以免去许多口舌,但又成了说谎。要不他赶快去书店买一本老彭提到的书,但仍然解决不了他如何回答老彭,的电话的难题。

        他简直再不敢与老彭联系了,他觉得是自己做了对不起老友的事。

        胖瘦

        老王年轻时很瘦,体重经常维持在五十三公斤左右。这几年就是说改革开放供应改善以来他的体重增加很快目前是七十公斤了。

        过去,朋友见到他就说:“啊,你又瘦了。”

        老王笑道:“这么说,我原来还不算太瘦啊。”

        现在朋友们见到老王常说:“你是不是又胖了?”

        老王说:“也可能吧,其实也没有多胖啊。”

        再后来,朋友们见到他,有的说他瘦了,有的说他胖了,他很高兴,他说:“这说明我没胖也没瘦呀。”

        高兴完了他才黯然神伤,他想:“这说明,除了胖瘦,我已经提供不出什么话题来啦。”

        伤心了一会儿就不伤心了,没事谈谈胖瘦,谈谈减肥、节食、补钙、加锌什么的,上哪儿找这样的好日子去呀!

        拒绝

        朋友们家里安装了空调,老王不要,他说:“人本来是能适应气温的变化的,加上空调,人的适应能力自然就退化了,人愈活愈娇气,有什么好!”

        朋友们购置了电脑,老王不要,他说:“在我没有患老年痴呆症以前,我的人脑已经够用啦,要电脑做什么?电脑用多了,人就变成电脑的奴隶了。”

        朋友们购置了移动电话,老王不要,他说:“只有最浅薄的小暴发户才弄个移动电话耍耍,连欧洲的大后现代名家都说了,移动电话是为搞破鞋的男人和逃税的走私者准备的,你们看看,副部长以上和副教授以上的人物谁提着个移动电话来?”

        朋友们购置了电视机,老王不要,他说:“大量论证告诉我们,看电视就是接受精神控制,就是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就是吸精神鸦片,我才不要那玩艺儿呢。”

        朋友们谈起来,都说老王很伟大。

        过了几年,人们发现,老王家里有了空调,有了电视机,有了移动与不移动的电话,有了一切能导致精神危机的产品。

        老王说:“它们愈是好用,我的精神危机就愈严重。有了电脑,就有幸福吗?有了电视,就有爱情吗?有了空调,就有友谊吗?有了小康,就有和睦的家庭吗?有了现代化,就有真理、正义、公平和高尚吗?我确实讨厌它们,但我还是用了它们,这难道不是人类的悲剧吗?难道我们是为了一些花花哨哨的小玩艺儿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吗?”

        于是大家觉得老王不但伟大而且深刻,觉得老王至少是本世纪最深刻的人之一。

        考问

        老王的孙子问老王:“爷爷,你整天写些什么呢?”

        老王说:“我在写信呀。”

        孙子问:“写信干什么?”

        老王说:“把一些事儿告诉别人。”

        孙子问:“干吗要把事儿告诉别人呢?”

        老王说:“有些想法想让别人知道,想让别人理解,想让别人同情。”

        孙子问:“干吗要让人理解让人同情让人知道呢?”

        老王说:“谁也不知道你不理解你不同情你,你会觉得很闷得慌的呀。”

        孙子问:“那您干吗闷得慌呀?”

        老王说:“一个人,不闷得慌吗?”

        孙子问:“干吗说是一个人呀?到处都有人哪。”

        老王说:“虽说是到处都是人,可他们与我关心的不是一码事儿啊。”

        孙子问:“干吗要跟您关心一样的事儿啊?”

        老王想,孙子大概是新学会了“干吗”一词,拿着它练造句呢。

        反问

        于是老王反问孙子:“那你干吗老问我干吗呢?”

        孙子说:“我不问您干吗,您让我干吗呢?”

        老王兴奋起来了,他说:“是啊,你不让我写信,又让我干吗呢?”

        孙子胸有成竹,他说:“跟我去玩踢皮球呀。”

        老王觉得很觉悟,其实孙子的诘问目的是很明确的,孙子需要一个老头与他一起玩皮球。而等到没有皮球玩或者玩皮球累了的时候,老王就可以回到人五人六的世界里,与自己的好友探讨人生、宇宙的终极问题去了。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63/63269/34355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