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迷踪雾影之镇山钟古墓 > 第九十四章 不同的丧葬方式

第九十四章 不同的丧葬方式


天葬和塔葬只是葬礼的一种形式,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其他的丧葬方式。

        风葬,亦称“露天葬”。一种风化的丧葬方式。包括树葬、崖葬、洞察洞窟葬、悬棺葬等。流行于中国东北和西南部。

        一般将死者遗体裸露于树木或旷野之中,或置于岩石下、山崖间、洞窟或树洞内;有的将尸体放入棺柩,再搁置在用茅草和木板制成的停棺棚或小茅屋中。

        中国古代契丹、室韦以及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珞巴等族实行树葬。有的民族对所崇拜的图腾物实行风葬。

        新疆的达斡尔人主要集中在塔城县的一些乡村,是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沿袭下来的丧葬习俗却十分讲究。

        达斡尔人风葬习俗是针对萨满(宗教人士)去世后进行的,几年后再将遗骨进行土葬。另外,将因患天花而死去的婴儿放在筐内,摆在特意搭的架上,进行风葬,希望其小孩能尽快转世回生。

        鄂伦春族的风葬仪式,神秘而隆重。人死后先要用冰雪水或是河水,给死者沐浴净身,再剥取桦树皮缝制一个棺材。也有用一粗圆木,对半劈开,上下中膛挖空,然后将死者放入空腹的粗圆木内。

        死者装殓后,就要选择一个两棵松树相距1米左右的地方,进行风葬。在离地面高约2米左右的地方,将树干砍断,在两个断树干上各放一块横木板,然后再把棺材放在横木上,尸体的头要朝西南。

        在出殡前,死者的亲戚以及生前好友都闻迅赶来,并在葬地燃起火堆。他们把死者的生前"三宝"──猎马、猎犬、猎刀放在尸体旁,然后用枪把猎犬打死。最后要处死猎马。在处死猎马时要把马的四蹄绑在树上,在马的眉心正中处插上一朵鲜红夺目的大紫香花。

        待天黑下来以后,一个身穿各色毛皮拼制神衣、腰间挂着钢铃的萨满,突然跳出人群。这时死者的家属要捧上来3碗烈性酒向萨满致意。萨满把酒一饮而尽,然后猛地操起大斧,跳到马头前默默地祷告。趁马不备之时,挥动大斧将其砍死。把马皮扒下,马肉扔掉,用马皮把马头及五脏包起来,挂在树上。

        陪葬马时还要说几句话,告诉它别想家,也别再回来了。如果杀不死马时,就将死者在世时所穿的衣物驮在马上,围绕棺材走几圈。棺材悬在空中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掉下来了,也不再去管它了

        。鄂温克和鄂伦春族古老的丧葬方式。架棺或尸体于野外的木架上,使其自然风化。风葬的棺木有木板做的,也有柳条编的,更原始的则用桦树皮或苇子包裹尸体。

        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是风葬即露天葬的一种。崖葬习俗早在中国古代濮、越、巴、僚、汉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临海水土志》对崖葬已有记载。

        中国的崖葬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区,贵州,广西山区、西江流域,湖南、贵州和四川接壤处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东南的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云南的乌蒙山区北麓至金沙江边,台湾各岛屿。据碳14测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约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及至近代,部分壮族、布依族、苗族、瑶族、仡佬族,以及贵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湾兰屿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崖葬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1,将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称崖洞葬;2,将葬具放入山崖层理罅隙的称崖墩葬;3,将葬具放置在开凿的山崖窟龛中的称崖窟葬;4,在悬崖上凿孔钉木桩搁置葬具的称悬棺葬。

        崖葬的葬制分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葬具有多种:葬尸多用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葬骨或骨灰多用小匣、小函和陶瓮。一些崖葬处还伴有崖画、享堂或木偶。崖葬的葬所,有的仅置一、二葬具,有的置有数十葬具。同一处的若干葬具有的是同族或合寨择期举行仪式后同时葬入的,有的则是陆续葬入的,待葬满一穴后再另择它处。

        洞葬。

        高坡的苗人把洞葬叫作“把洞杜”三个字,据说,“把”是洞的意思,“洞杜”则是苗语的死人尸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洞里面的死人尸体”。

        夜幕降临后,几十个后生抬起棺木,全村人打着火把将亡灵送出村寨。按照古规,他们不许走有人过的路,也不准许用砍刀开路,必须走一条陌生的路。

        几十个人抬着棺木前拉后推,将沉重的棺木送进半山上的亡灵洞中,然后一齐转身离开,任何人都不能回头再看一眼亡灵,而且从此任何人也不再走进这个亡灵安息地。

        世界遗产荔波县的瑶麓乡是我国考究古代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不二之地。这里的瑶族丧葬为集中洞葬。

        荔波有三支瑶,瑶麓瑶族平常穿的上下都是青色的衣服,所以被叫青瑶,或青裤瑶。青瑶如今还沿袭洞葬习俗。

        洞葬有一整套骇人听闻的程序,程序都由寨上的“鬼师”一手操办,十分隆重和严肃。

        入殓那天,死者穿上一套崭新的民族服装。给死人陪葬用的是半张人民币,另一半由家人自行处理,或珍藏,或烧掉。一般陪葬的都是三、四百元,当然也有过千元的,因人而异。

        同时放在棺材里的还有饭、酒、肉等,旁边还放上一些农作工具,最重要的是一件雨具,寓意让逝者到了另一个世界也能遮风挡雨。出殡那天要杀上一头牛(水牛或黄牛均可)或是一头猪,或两者兼有,以家境殷实与否而定,或依照死者生前要求而定。

        杀牛时要一刀毙命,成者可获几十斤牛肉作奖赏,否则要罚款几十上百元。这对“杀手”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死者入洞的当天晚上,亲人要到洞里点上火把,以示让死者明察通往阴间之路。在十几年前,有家属在离开洞前没有处理好火种,酿成大火,把洞口前的一些棺材及树木给烧了,被罚宴请全村人谢罪。

        民间有民间朴素的说法,在学者眼中则有其浪漫的解释。比如,一位高坡的苗族学者认为:“他们(指苗族)的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神农氏就是他们的老祖宗,由于战争失败的历史原因,祖先们被迫迁徙到南方大山之中。

        甲定,苗语念‘翁勒翁咒’,意思是‘洪水黄河’。他们的先人一代一代梦想重返故土,以便扶柩还乡,故有‘洞葬’之习。”通常认为,苗族的先民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即距今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蚩尤为其首领,在争夺中原的涿鹿大战中,不敌黄帝部落,败走南方,盘踞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新的部落联盟,史称“三苗”,在新一轮的争夺中,他们再一次败给了尧、舜、禹领导的部落,被迫迁徙,其中有一部分辗转来到贵州境内定居。

        迁徙是苗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贵州很多地区的苗族古歌里,都有关于苗人祖先迁徙的歌咏之辞。把洞葬之俗与历史联系起来,聊备一说,也许并不全是臆造。马里多贡族的丧俗。多贡人世居山区,其村落的某一处山岩项端要建有用石块垒成的小型尖塔,塔旁是一深不可测的山洞,用以安葬死去的人的尸体。

        多贡人对去世者要举行洞葬仪式。亲友乡邻攀上垒有小塔的山顶,并用绳子把尸体拽上去再吊入安放死者的山;:达时"洞葬"就完成了,既不盖土,也不火焚。

        洞,对久居大山之中的苗人而言,其意义非同寻常。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至初九,高坡苗族都要过“跳洞节”,而其中最热闹的节目,便是在洞中跳芦笙舞,高坡的苗民说,在洞中过节,正是为了缅怀祖先过去的生活。

        有研究者指出,岩洞在当地苗族生活中的意义十分重大,青年男女谈情说爱选择岩洞,苗族的先民甚至居住在岩洞之中,岩洞又是安葬死者的去处……可以说,“跳洞节”是对本民族传统的怀念和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洞渐渐淡出了高坡苗人的生活,尽管据村民王道友老人说,近年来偶尔还会有村人将棺柩抬入洞中安葬,不过,这毕竟只是个案,更多的苗人实行土葬,旧有的丧葬习俗已经逐步消亡。高坡苗族从风俗上是相信有鬼的,普遍信鬼不信神。

        他们日常供祭的是土地,崇拜祖先,不信邪不信神,但是怕鬼。有时候也讲神仙,但不十分相信。“鬼是人死之后的灵魂,正常死亡的就不会出来作祟,只有那些死得不‘干净’的,才会成为邪鬼。”在高坡苗人看来,凡是因意外事件猝死或暴毙者,就叫作死得不“干净”,而这样的死者是不能葬进洞中的。

        即使是正常死亡,安葬入洞前,家人也必须请鬼师来“打弥拉”。苗族停丧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天一夜,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请鬼师给亡人开路,苗语谓之“喀干”,否则亡者到不了祖先住地,不能与祖先同居。

        “喀干”时,鬼师要历数死者一生的事迹,然后再指引死者走过三十二段荆棘丛生的路,亡魂方能回到祖先聚居之地。完成了复杂的仪式,亡者才能最终安葬。

        俯身葬。

        所谓俯身葬就是死者采用扑倒的姿势加以埋葬,其中有直肢,也有屈肢。俯身葬在殷商时与仰身葬一样盛行于各个商代文化时期,成为商代葬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俯身葬也是一种在新石器时代即产生的葬式,顾名思义,所谓俯身葬就是死者采用扑倒的姿势加以埋葬,其中有直肢,也有屈肢。在长江中下游以浙江嘉兴马家浜命名的马家浜文化中的马家浜、圩墩、草鞋山等遗址发现的二百多座墓葬中,有直肢葬、屈肢葬和侧身葬,但大部分为俯身葬,它据今约6000-7000年,说明它的历史非常悠久。

        此外,在仰韶文化墓葬中也有不少俯身葬现象,如半坡遗址的174座成人墓中有15座为俯身葬,北首岭墓地有十多座俯身葬,姜寨遗址也有少量俯身葬。在其他文化类型如裴李岗、大汶口、龙山等文化遗址中也偶有发现。

        俯身葬在殷商时与仰身葬一样盛行于各个商代文化时期,成为商代葬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从具体形态来看,商代俯身葬有三种类型即单人型俯身葬、从殉型俯身葬和伐祭型俯身葬。

        单身型俯身葬是一种独立的葬式,与大墓并无直接关系,大多是身分低贱者,也有平民。但在二里岗遗址中商时期的俯身葬甚至有厚葬现象,如铭功路西侧随葬有铜礼器觚、鼎各一件,爵、各二件,铜兵器刀戈各一件,玉戈、璜各一件,蚌珠约一千余枚,还有绿松石和山字形骨器各三件,匕形骨器一件。

        更甚者出现带殉人的俯身葬墓。而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发掘的的M14的墓主是俯身葬,殉葬者则是仰身葬。说明俯身葬是一种具有极其复杂文化内容的葬式。

        船棺葬。

        中国南方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葬俗。因以船形棺为葬具,故名。船棺葬分露天葬和土葬两种。

        船棺露天葬流行于东南部古越人所在地,主要是福建及江西的武夷山区。福建崇安武夷山的船棺是独木舟形,史称“架壑船棺”、“仙船”、“舟船”等,曾流行于商周至西汉年间。

        考古发现,这种船棺分底盖两部分,均由整段木头刳成,上下套合。底部为船棺的主体,中为长方形盛尸处;盖作半圆形,内部刳空如船逢状。据文献记载,中国中南地区也有类似船棺葬:湖北称“敝艇”,湖南称“船”,广西称“沉香船”、“仙人舟”。

        船棺土葬系四川古代巴族的葬俗,流行于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末。考古发现,四川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县宝轮院有船棺墓葬群,船棺体形硕大笨重,用整段楠木刳凿或用6块整板拼合而成,中部为盛尸处,上有木板为盖。

        在东南亚和太平洋一些岛屿也行此种葬俗,如越南海防等地发现有船棺墓,婆罗洲有船形棺,所罗门群岛的重要人物也用船棺葬。汤加和萨摩阿群岛酋长的船棺埋于近海处或任其在海上漂泊。

        船棺葬是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是福建、江西的武夷山区)的一种古老的葬俗,其基本特征就是把死者遗体放进形状似船的棺材里,再行安葬。安葬船棺的方式,又有悬挂岩洞、架在树上和埋入土中之分。

        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的船棺,是从武夷山观音岩和白岩上取下的两具棺木,均用完整的楠木刳成,闽南等地使用的渔船形制基本相同。

        经碳素测定,两具棺材的制作时间距今3500年以上,约夏商时代;也有人估计是商周时代。用为土葬葬具的船棺,大多以四川地区出土。一船呈独木舟形状,年代最早者不超过战国中期,距今约2500年左右。

        由历史文献的记载可知,自古以来,我国南方许多民族都有以船为棺的习俗,上述考古成果不仅印证了文献记录,而且为研究这种葬具和葬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但是,古人为何以船做棺?这种习俗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寓于这种习俗中的观念是什么?古人究竟为何以船为棺,恐怕永远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谜。

        巴人船棺葬葬遗址,在铜罐驿镇冬笋坝。1954年,重庆第一机制砖瓦厂建厂房挖地基时发现许多铜器。于是,西南博物馆(今重庆博物馆前身)来此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战国时期墓葬群。

        在这形形色色的墓葬中,唯有巴人船棺葬独具特色。十七座排列相当整齐而密集的墓葬,头部均正对长江。墓坑均为仅容一船大小的土坑竖穴,葬具长约5米,直径约一米以上的楠木刳成舟形棺材。

        上部约成半圆型,底部稍削平,两端底部斜削,使其翘起成船形,首尾两端各凿一大孔,以便系绳下葬之用。船形可分两种,一种是较简单的独木舟,另一种则在内置一小棺,似内棺外椁,另一端形成脚厢。巴人船棺的使用,说明巴族是一个生活在水边,熟悉水性的民族,他们造船航行,驾舟捕鱼,或进行水战,死后用类似的船棺下葬。

        棺内随葬品很多,有剑、钺铜兵器、有釜、盘等铜容器,还有斧、矛等铁器,说明巴国的工匠已具有较高的冶炼技术。

        墓葬中除盆,罐等陶器外,还有引人注目的黑红二色漆器;棺内有竹篾垫痕,以及麻布,绢的痕迹,说明古代巴人在制陶、造漆、纺织技术上已比较发达。

        巴人的兵器独具特色,剑呈柳叶形。上而斑剥不平,从饰有虎纹图案的“扁茎无格”剑上,可领略到巴人的勇武英气;从巴人独有的桥形币,铜砝码质上,可感受到巴人繁荣的商品交易。

        在船棺内出土的铜兵器和铜用具上,还有一种图画式的符号,有的单个,有的成组,多为具体实物形象,有虎、龙、鸟、独角人、船、草木等,人不能识读,可能为巫师使用的图家符号。

        出土的巴人船棺文物中,都以虎纹作为图案。巴人认为,白虎是本民族的保护神,自己的始祖死后化为白虎,可以看出,巴人是以白虎作为图腾信仰的。

        冬笋坝巴人船棺葬的发掘出土为我们了解巴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巴人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船棺葬最早存在西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三峡和四川东部屡有船棺出土,这里是古代巴国的疆域,船棺也一度被认为是巴人独有的安葬方式。成都商业街船棺的出土,说明蜀人也曾经使用船棺下葬。当时专家普遍认为蜀人使用船棺下葬的具体时间在战国时期。

        “船棺在金沙遗址墓葬区出现,证明早在西周中期成都地区就使用船棺葬。这一重要发现将蜀人使用船棺作为葬具的时间提前了500年。”

        在现场的考古专家指着一团深色的泥土,介绍说,由于年代久远,金沙遗址墓葬区内并没有遗留下船棺的实物,但通过船形的木质遗迹,他们依然可以断定,船棺在当时是普遍使用的丧葬器具。

        金沙船棺的象征,船棺遗迹虽然形状与成都商业街船棺相近,但要小得多,一般长1米多,大的有2米多。

        在船棺遗迹中央横躺的尸骨,其脚踝处通常都会有陶罐等随葬物。有意思的是,在遗迹的外围,还散落着不少陶制器具。这些也是随葬物吗?“我们推断,由于船棺体积并不大,容不下太多的随葬品,所以墓主只有将随葬品放置在船棺外。”

        金沙船棺有可能只是一般蜀人的葬具。当时成都平原河流纵横,很多人以河为生,在船上生活,船就像家一样,因而形成使用船棺葬具的习俗。

        金沙宫殿的布局,金沙这个古蜀都邑,豪华宏大,从其祭祀区的出土物便可见一斑。金沙的宫殿会是什么样子呢?在这个墓葬区内,专家惊喜地发现了一处“同”字布局的建筑遗存,它们长度达到50多米,其中还有不少房屋的隔断。

        墓葬区为何会有宫殿存在?在该墓葬区域中一共发现了700多个墓葬,这些都是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的墓葬,是当时一个比较大型的墓地。然而,根据土层和灰坑判断,这个墓地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由早期居住区废弃后演变而成。

        该区域既有单独的房屋遗存,又有建筑群,“建筑群的分布形成一个罕见的‘同’字,形成一个围合,规模庞大,也许这种建筑就是现在四合院的雏形。”

        发现了距今4500年前宝墩时期的古河道。这个河道宽约3米,从整个墓葬区的中间流过,将其拦腰割断。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河道流经区域还意外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木制房屋基架。

        这倾斜的基架由四根直径80厘米的房梁状木棍纵横交错而成,周围还有一片深色的树皮堆积区。摆放整齐的堆积区犹如房屋的屋顶。“这木棍可不是乌木化石,是真木头,3000年来,还未被风化,保存如此完好,实在太难得了。”专家感叹说,由于河道淤泥的保护,将空气与基架隔离,才将其保存至今。

        史料记载,据秋涛《朔方备乘》记载,道光年间(公元17世纪中叶),原“夹精奇里江以居”的鄂伦春人,迁到小兴安岭游猎。又据当代学者考证,当初有玛拉库尔(莫姓)钱(毕姓)、杜能肯(杜姓)、玛哈依尔(孟姓)、恰克其尔(陈姓)、卡日基尔(韩姓)等六个民族经贸部千余人,游猎于上起逊毕拉河,下至嘉荫河流域的原始森林里,他们后来被称为“毕拉尔路鄂伦春”。五代以前鄂伦春的民族为单位聚族而居,冬栖山之阳,夏居水之滨,“鬼难达”背山面水,群峰环绕,渔猎甚易,自然是鄂族聚族而居的“天府之国”。

        据《清史稿》记载,毕拉尔路鄂伦春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参加过观音山剿匪,得克金等五人有功,保作“防御”,因该部落尚无其缺,遂拟清照察为左领序头。庚子前后(1900年),毕拉尔路鄂族曾多次征调参战,死于战事者不在少数。从“船形棺”陪葬物及殡葬规模推断,死者是“马上”鄂伦春族首领。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51/51781/28535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