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镇国霸业 > 第九十二章 虎狼

第九十二章 虎狼


经过王明德任石门县县尉以来的大力剿匪,此时,多为山区的石门县境内的山匪不但被扫灭一空,且随着石门虎牙卫的威名日盛,王明德狠话一放,又有如今威名远播的石门虎牙卫做后盾,自是无人敢在石门境内落草。故这一路无论商队护卫还是老板胡子亮都很是放心。

        那胡子亮也算富贵人家出身,有些学识。又尝试过经商之苦,有些阅历。故对人情世故之类的那是门清。又对盛名之下的王明德仍然毫无官架的做派很是佩服,故胡子亮那是使尽浑身解数刻意相交。

        一路上好山好水好风光,又有人谈天说地,行在路上倒也不算难熬。

        第二天下午,出了山区,进入永宁县地界后,却发现沿路土地大多荒芜,偶有遇到的农夫也是面有菜色,远不像石门县境内所见之渔、樵、耕、读那样的悠然自得。

        王明德一家都是去年叛军围城后便再没出过石门县的,故都是大感奇怪。最后倒是胡子亮这个不过是第二次路过永宁的州城商人给王家众人解了惑。

        这永宁县地处山下平原,土地肥沃,水流充沛,人口也不比石门县少,本是百姓富足胜过处于山区的石门县的。可这农业生产发达,百姓的生活富裕,要在和平时期倒也是好事。但可惜遇到了叛军临城,却反而不美了。

        原来这永宁县百姓人人生活安定祥和,那“好男不当兵”意识因此反而更加凸显,近五万人口的一个诺大的县城,居然无多少人愿意参加县卫,弄得县卫中尽是些老弱病残在滥竽充数。

        去岁叛军临城时,武备松弛的弊病便暴露无遗。500县卫守卫的县城,被300名封锁道路的叛军一鼓而下不说,更可气的是遇到叛军时,那些县卫跑的、降的比百姓还快,猝不及防之下,众百姓损失惨重。

        后来围困平宁郡城的叛军经永宁至石门县,围困了郡城一冬天未得手的叛军,那是一个个都红了眼,把气撒在了途中的永宁县上,如同刮地皮一般把永宁财货搜刮一空不说,还稍不如意便动手杀人。

        今年春天一清点,全县近5万人口,如今剩下的不到4万,沿路的大小村寨几乎全成废墟。

        由于叛军搜刮的太狠,县内几无余粮。后面虽有郡城的接济,但相比县内的人口还是多有不足。

        如此一来,今年的永宁县沿途土地荒芜,人人面有菜色便在情理之中了。

        另外,由于同被叛军所扰的石门县由于及早就布置哨探,城外百姓转移入城内及时,再加上力拒叛军力保城池不失的事实在前,令的县内官员和县卫们也成了永宁县百姓戳脊梁骨的对象,整个抬不起头来。

        如今的永宁官员虽然被郡里整个换过一茬,但积弊难返,依然是百姓口中无能的代名词。

        那胡子亮说到这还小小的拍了王明德几下马屁,让王明德一家谦让之余,也不禁暗自得意不已。

        平宁王家堡坐落于平宁郡城外十里处。早在西晋时便已存在,后来虽然在诸胡乱华前数次受到破坏,但在新汉初立时,为王氏先祖王云飞重建。

        当时因为国之初立,北地诸胡尚不安稳,时不时的就群起骚扰汉民。为保安全,故王家堡重建便是按照一个简易要塞的形状建立的,为免受胡人侵扰立下了赫赫功劳。

        此后,随着大汉威服四夷,数百年来再无胡人有能力来到非边郡的平宁郡城附近闹事。

        王家族人便也在这数百年间繁衍生息,人口日益增多,即使王氏主支已在平宁郡城安家落户,王家堡却也再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人口了。

        不过王家族人并未破坏王家堡原来的构建,而是另立分支在四处开枝散叶,就如王文涛爷爷所在的王家集便是这样一处王家分支所在衍生而出的。

        今日便是八月十五早晨。王文涛刚跑完步回到爷爷家,便被老妈王薛氏逮了个正着。随后便在爷爷定下基调的情况下,由老妈负责执行,老爸负责监督下。把原本紧身窄袖方便灵活的武士服,换成了一声簇新宽大的士子服。

        王文涛舞动了下宽大的长袖,心中不禁哀叹这下算是明白“长袖善舞”的真正含义了。

        吃过早饭没多久。王文涛的爷爷奶奶和王明德夫妻以及小王梅坐一车,王文涛和久未谋面的哥哥王文海、嫂子杜月娥、小侄子王子墨坐一车,驰向几里外的王家堡本家。

        王文涛本想骑马的,但却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对,只得作罢。

        出王家集时,车行很是缓慢。王文涛听着前面爷爷奶奶不时的停车,并自豪的向同村的乡邻们介绍自己将要去王家堡本家,看到邻居们的艳羡的目光,不禁苦笑不已。

        刚放下窗帘,却见5岁的小侄子王子墨正一脸好奇的看着自己。

        王文涛心中正在奇怪,却听小侄子瞪着两只清澈明亮的大眼睛望着王文涛道:“小叔叔,小叔叔,听说爷爷是老虎变得,你是狼变的。是真的吗?”

        王文涛奇道:“你这是听谁说的呀?”

        王子墨道:“外公和舅舅都这么说过,他们说爷爷是石门虎,说你是石门狼。他们是大人不会骗人的,那你们岂不是就是老虎和狼变得。”

        王文涛闻言一脸无奈,哥哥、嫂子也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要说这哥哥王文海,王文涛见面的机会可真是不多。

        这大城市的黑洞效应在古代也一样有效。王文海还没考上秀才时,认识了县学同窗的妹妹也就是现在的夫人杜月娥,并在考上秀才那年年底成了婚。

        王文海20岁才中秀才,本来是进不了平宁书院,是爷爷舍了老脸托了族里的老关系,才让他进入了平宁书院。

        后来嫂嫂杜月娥家举家搬往平宁郡城后,王文海为了方便在平宁书院读书科举,索性也在杜月娥家的帮衬下,把家安置在了平宁郡城。

        要说这杜家本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否则也不可能把女儿嫁给王文海。

        杜月娥父亲本也只是个秀才,初时在石门县蒙学任夫子,家境也就是一般。因为大舅子杜月笙也就是王文海县学同窗在王文海成婚之后第二年便考上了举人,并在郡守府找了个差事,这下家里有了变化,后来便举家搬去了平宁郡城,

        之后这杜月笙又娶了一名致仕京官之女,杜家的日子这才好过起来,据说后来杜家发迹后还颇为后悔将女儿嫁给了屡试不第的穷秀才王文海,但那时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也只能作罢不提。

        世事本就变化无常。

        叛军东进后,王明德也随之打响了名头,成了一县的县尉,杜家这才又惊又喜。

        之后,王明德又在盗匪林立的石门县境内展开剿匪行动,初时很不为人所看好,可令人跌碎一地眼镜的是,捕快出身的王明德领兵剿匪居然更有一套,攻必克,战必胜,令群匪丧胆。尤其是虎牙岭下一战,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设了个惊天大套,剿灭了令平州府军都折戟的悍匪刘老刀。

        那瞒天过海之计后来传开后,其构思之巧,设计之妙,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至今还有不少本郡的说书先生将此计广为传唱。石门虎牙卫的名声也随之而起。

        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由于如今的石门县道路安全,收税还公道,如今整个北地的商队无不蜂拥而至从石门县到通江和高丽人做生意赚大钱。

        因此王明德这个不过是正八品下的小小县尉知兵之名,也随之南来北往的商队远传越广,成了如今云平二州远近知名的石门虎。

        而王文涛隐藏在幕后的工作干得虽然不少,但没人知道。现在在大家眼里也不过是纯属二代,唯一让人留点印象的还是斩杀豪门恶奴。

        由于二代纨绔古今皆有,因此在诸多商队人这么以讹传讹之下,王文涛在石门县外也被不知情者传成了纨绔子弟,留下了的却也是动辄刀枪相向的赫赫凶名。

        再加上如今王明德名声的庇佑,让王文涛这个小官的二代居然也成了小有名气石门狼。王文涛也听人说过多次,但正所谓解释就是掩饰,掩饰的就是事实。

        王文涛知道越去解释只会越描越黑,索性就不去管它,如今倒也是坐实了这个绰号,以至于王文涛被自家小侄子的询问闹了个大红脸。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插曲,就是那薛冲和金立等数人却对这个石门狼的称号艳羡不已,曾经数日自发在城门口流连不去,就想也碰上个豪门恶奴,也怒斩一把,博个名头。

        可谁知这事早经各商队之口流传出去,如今乱世未平,各家商队高层都专门就此下了严令,要求自家商队严格约束下属,不许在如今商路位置越来越重要的石门县惹是生非。

        各家商队的伙计、护卫早已听闻这事,再加上平时的耳濡目染,已知石门县民风彪悍,自然也不想步了后尘成了死了的恶奴,自然就无人在石门县内自触霉头。

        薛冲、金立等人左等等、右等等,就是等不来恶奴,只得感叹王文涛狗屎运不提。而杜家作为王家的亲家自然对王明德如今的鹊起的声名关注有加,平日提到这俩绰号自是不足为奇。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36/36259/19256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