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镇国霸业 > 第五十二章 欢喜

第五十二章 欢喜


在一片大雪纷飞中,安和四年姗姗来到。

        安和四年正月初八,新年的喜庆还未过去,许盛、王明德等一众官员、士绅便冒着纷飞的大雪,在北城外3里处焦急的等待着。

        这时远处出现一个身影快速走来,原来是石门县卫的一个的哨探,只见他走到众人前,向着县令许盛下拜行礼。

        许盛心中如同火炭般灼热,哪还管这些繁文缛节,赶紧让哨探起身问道:“上官到哪了?”

        那哨探先恭敬的看了王明德一眼,而后回答道:“回大人,小人是1里外哨探,接前哨报告在距此5里外发现平宁郡一行,就立即回报了。”

        王明德见许盛似有疑惑便上前道:“大人,为避免雪天行路艰难怠慢了上官,属下命人没隔1里设一哨探直至5里外,若有发现,接力传递,必能确保信息快速到达。以哨探的脚程推断,上官一行恐还在2里开外。”

        许盛闻言大喜心道:没想到这王明德不但有领军之才,还是个伶俐人。不愧是以文传家的王氏子弟呀!想归想,不过面色不变道:“既如此,我等不妨再走几步,以免有人说我等持胜生骄、怠慢了上官。”众人自无异议,便起身迎去。

        原来,战事结束后,虽然和帝都的消息尚不通畅,但云州州治却是道路畅通,此间战事早已通报完毕,而对县一级的奖励封赏云州刺史即可决定。

        此次平宁郡防守战和石门县防守战作为云州接战的两个亮点,尤其是石门县一役,仅凭一帮卫军乡勇就数次击退叛军,相对于拥有府军的平州通江县大败亏输,说是奇迹也不为过。

        云州刺史李如枫心怀大慰,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宣扬政绩的机会。这不,借着新年的喜庆大笔一挥,将封赏令下达至平宁郡,平宁郡郡守裴名道自也不敢怠慢,立即派郡丞谢斌华带队赶赴石门县,这才有了今天这个局面。

        不多时,石门县队伍和郡城来人就碰到了一处,许盛等人自是不敢怠慢,一番见礼寒暄后,两方人马合为一处,直奔石门县城。

        此时战后从兵丁乡勇中精选而出的500石门县卫业已早有准备,排成整齐的队列在北门外列队等候。

        谢斌华等人也早想见见这力拒叛军令府兵都侧目的石门县卫,这么一来,倒是正合心意,只见卫兵衣甲虽然有的已经可以说是破旧,所列方阵横看、竖看皆整齐划一,再加上众兵将经过战阵的洗礼,这些日子又个个练武不辍,自是多了一股杀伐之气。看的谢斌华等郡城来人暗暗点头。

        当得知石门县守城之战时,卫兵们衣甲损失严重,弓弩严重不足时,谢斌华一改平日圆滑作风,当场拍着胸脯保证,回去后定当禀明郡守,迅速拨付。

        许盛和这圆滑郡丞早有接触,心中正在纳闷这谢郡丞怎么转了性了,居然不和稀泥,而是当场应允。待到得县衙才知就里。

        原来,此时战事短期难平之势已成,云州刺史李成枫本就是五姓七望之一赵郡李氏嫡系子弟,消息自是灵通之极,况且安氏叛军势如破竹一般直下洛阳,兵逼潼关,他作为云州刺史自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五姓七望能绵延至今,屹立不倒自有其道理。赵郡李氏作为五姓七望之一,乱世自保之道自是门清。

        李成枫作为赵郡李氏后人,自也明白乱世之中,不论家世大小,有兵自保方为王道。故对此次云州两次防守战的胜利都是高度重视。

        郡城有何封赏自不消说,单说石门县,正七品下的县令许盛连挫叛军守土有功连升两级,直接迈过了七品和六品之间的门槛,一跃而至从六品下,因纷乱尚未止息,故留任,继续坐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石门县。

        临时防务总管王明德在许盛的大力举荐下从无品捕头一跃而成为从八品下的石门县尉。其余官员也视功劳大小各有封赏。

        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是,云州刺史有感于石门县民风彪悍、地理位置重要,特批石门县500县卫扩大为千人,其中500人可享受府兵待遇,守城之战时立有功勋者,可优先拔擢任职。如此一来可谓是皆大欢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弃城而逃的原正八品下石门县尉刘杰,在身为云州大族的本家的帮衬下,居然也因勤于王事、报信有功连升两级至从七品下不说,还顶上了云中郡司仓这一肥缺,听得石门县众人心中气闷不已。

        宣读完封赏令,自有石门县最好酒楼之一的德悦楼定好了的席面伺候,席上自是宾主尽欢开怀畅饮不提。

        正月初十,石门县北门,许盛等官员与平宁郡丞谢斌华一行正宛如多年兄弟将要分别般的依依惜别。

        队伍中间一处马车外,王文涛与郑玉晴四目相对,虽不发一言但却是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莫道古代人岂能早熟,要知道古代自有早婚习俗,而新汉虽然素来倡导男子15岁志学之年后、女子15岁及笄之年后方可成婚,但也只有少数的家学渊博大户人家才恪守此规。寻常百姓家的女子13岁嫁人也属稀松平常。

        郑家姐妹此次在石门县居住近四个月,因家教甚严少于外界接触,只是每日居住在县衙客房之中。

        但都是少年人,困守孤城、担惊受怕之下又如何能不寂寞,尤其是还有什么也不懂的丫头片子郑玉英从旁推波助澜,自是受不了这无聊的日子。而王文涛本就是郑玉英旧相识,又是云州素有学名的王氏子弟,至于是嫡系、还是旁支,已经被自动过滤了。

        所以在郑玉英纠缠下,也觉每日呆在房中气闷的郑玉晴便顺水推舟经常去王文涛家串门,早与王文涛混了个厮熟,而自古佳人爱才子,《春日》、《望飞天瀑布》也早经快嘴郑玉英之口传于郑玉晴,郑玉晴年纪虽小,却是望族之后,家学渊博,面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等千古名句自是毫无抵抗之力,不免对王文涛滋生好奇之感、孺慕之意。

        之后又闻听在自己危难之际,是王文涛挺身而出、射杀悍匪,救得自己一行,心中不免想起传说中的英雄救美桥段,心中自然而然产生一丝涟漪。

        再后王文涛组织县学学子踊跃报名乡勇之时所说那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更让这少出家门、情窦初开的大家闺秀对允文允武的王文涛情愫暗生,到王文涛日夜守城,并与人合力斩杀叛军郎将铁勒、护的石门县周全的消息传开后,更是让这郑玉晴爱慕之心更甚。

        到的叛军围而不攻直至退却,守城强度降低,王文涛时常回家歇息,两人就有了经常见面相处的机会。

        早就对郑玉晴一见倾心的王文涛自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将在前世那个小学生谈恋爱已不算稀奇的年代积累的几次恋爱经验和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熏陶所得充分发挥出来。

        在一个个寓意丰富的小笑话、脑筋急转弯等泡妞神器的轮番轰炸下,就连嘛也不懂的小萝莉郑玉英都被唬得一楞一楞的,更莫说本就对王文涛很有好感、情窦初开的郑玉晴了。

        郎有情妾有意之下,俩人已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好的如蜜里调油一般了。

        只是郑玉晴未到及笄之年,王文涛好歹也是前世经过系统生理教育的人,自是不忍对心上人在这幼小年纪里做出些禽兽之事,二人发乎情止乎礼,倒也无甚逾越之举,只是约定待到郑玉晴及笄后再定终身。

        王薛氏对自己儿子和豪门大小姐之事看在眼里虽觉得有些不妥,但想想孩子的年纪便也释然,由他们去了。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36/36259/19255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