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镇国霸业 > 第二十四章 献策

第二十四章 献策


次日一大早,王明德脸色铁青回到家中,王薛氏询问,直接被王明德以女人不要多管闲事,带好孩子方为正理给噎了回来。

        要知道王明德和王薛氏本为师兄妹,感情向来很好,王文涛回来两年,父亲这样对母亲说话可是头一回见到。

        王文涛心知必然遇到大事,父亲才会如此生气,却也不敢多问往枪口上撞。

        待到吃罢午饭,王明德先是让王梅自己去找邻家小朋友玩耍,又叫住了准备离开饭桌的王文涛和准备洗刷碗筷的王薛氏道:“今天早上,县尉刘杰带人去平宁郡城了。”

        王薛氏不明就里,自是茫然不解。王文涛知道自家老爹不会无的放矢,心思一转便问道:“他去郡城报信吗?”

        王明德诧异的望了王文涛一眼后点点头,王文涛心中暗笑,老爹真是忧国忧民的过分,虽然县尉在这个时候亲自去报信拍马屁的举动令人不齿,但也不用气成这样呀。

        王文涛想到这里便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处事方式,爹你也不用太过介怀,县尉轻装前进四日应该就可以回返。贼匪就是拿下上谷也不会那么快到石门县的。”

        王明德又看了王文涛一眼叹了口气道:“他带着他的家眷一起走的。”

        “什么?”王文涛惊呼一声。

        原来这县尉虽是武职,但因为大汉承平日久,县尉也就是履行缉盗维护治安等职能,所以如今的县尉大多并非武人担当。

        这刘杰是以武传家的平宁刘氏嫡系子弟不假,却也不是什么有为之人,顶多年轻时是一好勇斗狠的纨绔罢了,靠着祖宗的余萌才当上了一县之县尉,要说维护下治安、欺负下百姓的他还在行,但要是说真正的两军对垒,征战沙场,他这个县尉立马就得打回原形。

        不过到底是大家族子弟,自小受过的熏陶远非平民百姓可比,那刘杰自昨天知晓叛军意图东向,虽然不知叛军是准备直捣云州,还是先来石门县再去平州,但却清楚的看到无论哪条路线,叛军兵临石门县都只是时间问题。心中就已不安起来。

        话说这刘杰一宿没睡真想出一条计策,那就是以报信为名行逃跑之实,毕竟这个消息郡城八成还不知晓,报去兴许还是大功一件,而郡城有正规府兵把守,无论如何都要比石门县安全许多。

        于是第二天,刘杰就冠冕堂皇的给县令说要去郡城报信,并点了100名兵丁随护。

        县令许盛年纪轻资历不深,又是平民科举出身,虽然知此事不妥也对周杰的行为不齿、却也对他这种行径无可奈何。

        不过这许盛也有几分胆气,虽然没法阻止刘杰出逃,却坚决坚决不同意他带走100兵丁。

        刘杰心中暗恨,但自己理亏,又不想把事情闹的人尽皆知,最后只好妥协,带了20名兵丁护着自己的家眷妻小出城离去。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那就是刘杰的20岁的小儿子刘通出城时听到自己亲爹和县令的对话后,居然死活不肯走了,后来是刘杰无奈下命人把他捆了放到车上带走的。这儿子不肖却不肖的可敬,王文涛听罢也是唏嘘不已。

        此时,县尉离去是让县城防务一时无首,开展不便。

        但更可怕的事造成的人心的纷乱。县尉与县令在城门对峙的消息早已传了开去,哪个年代都有聪明人,更何况本乡本土的哪有秘密可言,到了晚上消息就变成了叛军马上就要杀过来,县尉弃城逃跑。一时间人心惶惶。

        第二日城中富户、族老纷纷过来询问究竟。县令许盛到底年轻经验不足,见事情已传出,觉的不必隐瞒,就如实相告,希望能得到这些富户、族老、乡绅的支持。哪知这些人听闻消息后,嘴上说的好,可一出衙门当天下午就有富户连夜出城,到了第三日早上出城之风更是愈演愈烈,出城车马连绵不绝。

        王文涛作为一名石门县人冷眼旁观,自然觉出不妥,于是就结合前世看电视上历史片中这类情景向父亲提了几点建议。

        王明德本以为是小孩之言,但听完后愣愣看了王文涛一盏茶工夫才道:“这些你是从何得知的?”

        被王文涛以“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上次府试见闻搪塞过去。

        于是王明德找到平日对自己颇为器重的县令许盛道:“许大人,不知如果叛军到来,许大人是开门归降,还是据城死守?”

        此时的许盛在连日心力交瘁之下,早已双目失神,憔悴不已。但听完此问,许盛双目通红怒瞪王明德道:“吾辈读的是圣贤书,拿的的朝廷俸禄,岂能以身侍贼?王捕头你这是什么意思?”

        王明德心里暗赞许盛风骨,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口中道:“大人不要误会,大人是知道的,在下虽为捕快,但也是自幼受圣人教化过的,那不忠不义的事,明德不敢为,更不屑为。今日此来,其实已知大人必不会拱手降贼,特来向大人表决心,并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大人参考。”

        许盛将信将疑道:“建议?快快说来。”

        王明德道:“第一,就是请大人关闭城门,以安民心。我观今日出城者络绎不绝,人心因此浮动不稳,这种情况下想守住城池无疑是千难万难。第二,请大人明令禁止带粮食出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观今日出城者夹杂着粮队,一些避难之人也携带大量粮食。我石门县城墙高厚,易守难攻,叛军远来,只要我等早作防备,仓促想破城也非易事,唯一可虑者就是叛军久攻不破,城中粮食却先尽了,那城池就不攻自破,到那时恐怕举城上下都难逃灭顶之灾。第三,请大人尽早约束兵丁,组织防务。如今刘县尉去郡城报信,城中兵丁无人约束,军心涣散,大人如要据守城池,就应提前准备做好防务才是呀。第四,请大人将县外山民尽早移入城中。我县只有区区500名卫兵,衙役捕快加起来也不过20名,这对守城显然是不够的,我县在城外的山民人数虽然不多,但靠山吃山,多有勇武善射之壮士,只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必然成为我们守城的一大助力,此外,大人还需提早准备,在县城中征募壮士,以助城防,叛军远来,攻城器械必然不足,只要我们官民一心,守到各处府兵来援也并非不可能。”

        许盛本就一年龄不大、经验不足的书生,并不知兵,遇到些邻里相告的诉状还能断上一二,遇到这种战乱情况早已六神无主,不知该如何入手,早已抱定以死报国之念了。

        但谁又没有求生的欲望呢?所以听王明德说完,许盛就好像找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越咂摸越有味道,早忘了平日里与属下保持距离维护官威的做法了,此时双目放光望着王明德兴奋的道:“说的好,王捕头,我平日只知道你抓捕盗匪,协助断案有一手,没成想还是知兵之人。咱两可要好好合计合计。”

        王明德见县令夸奖,心中也自是暗暗自豪,暗道:“自己儿子难道还真是天生将种”,嘴中却道:“大人过奖了,在下不过是纸上谈兵,具体事务还靠大人您运筹帷幄呀。”

        原来,王明德说的即是王文涛告诉他的,不过王文涛二世为人早知如说自己说的,因为年龄原因反而没有效力,再说王文涛早已将自己融入了现在的生活,对于自己父亲好,那不就代表自己一家好的道理看的很是清楚。所以特意叮嘱王明德只说是自己所想即可,不用提起自己,并把自己原因也如实相告。

        王明德虽然希望自己儿子的本事强过自己,但王文涛说的确实在理,现在又是非常时期,当下暗叹自己好惹事的儿子也长大了,知道为自己的家人考虑。

        其实王文涛还有一个道理没有告诉父亲,那就是二世为人的自己,不想自己这个年龄就表现的太妖孽,毕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可是上一世就已经公认的至理名言呀。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36/36259/19255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