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我本快乐 > 六十章 企业就是老百姓的天

六十章 企业就是老百姓的天


周晓风不喜热闹,就以孩子太小,需要人照看婉言不去了,而这也正好顺了刘浩欣的意,她就拜托嫂子帮她照顾儿子,周晓风随口答应下来。

        三门墩的冬夜寒风阵阵,天空被黑幕笼罩,只留下一弓弦月,淡淡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往每一个人身上。

        楼下的大院,早已经出现了几个孩子,一边奔跑叫喊着,一边捂着耳朵放着鞭炮,清脆的“噼啪”响声穿过寂静的夜空,叫人心里蔓延着一种浓浓的喜庆味道。

        看到眼前这一切,王默心里没来由的升起一种家的感觉,他就像是看到了自己小时候,与弟弟妹妹在家中的小院,一起在年三十玩耍放着鞭炮的情形。

        冰冷的寒意被点燃的阵阵鞭炮炸散开来,悄无声息的消逝了,欢乐的孩童不识愁之味,却可以叫人暂时忘却孤寂。

        一行人还没有走出工行的大院,迎面就遇见一个长发女人。

        “欣欣,你要出去吗?”来人道。

        刘浩欣迎上去,道:“小卿,正好,我们过一会儿,要去酒吧唱歌,你就和我们一起去。”

        潘静雅也走过去,三个女人一台戏,就叽叽喳喳的闲聊起来。

        王默和斌斌两个大男人就往工行大楼的门卫走去,这里靠近大门,而且避风,两个人正好可以抽口烟。

        “怎么样?”斌斌碰了一下王默的胳膊小声道。

        “什么怎么样?”王默揣着明白装糊涂,想要蒙混过关。

        斌斌盯着王默看了一眼,朝潘静文站立的方向努努嘴,笑道:“嗯,就那个美女,你不会说你没有感觉吧。”

        朋友之间说话就是这样,关系越好的人,说话就越会没规矩,毫无顾忌,王默无奈的笑道:“你刚才不是说了吗,这个美女,我没戏!”

        “哎,我是说过这句话,但是不代表你没有想法。”

        “我和你英雄所见略同,也没有想法。”王默斩钉截铁道。

        斌斌不信,撅起嘴吐了一口烟圈,笑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说话越是肯定,就越表示心中有鬼。”

        王默无心闲扯这样的话题,就道:“怎么没有见到你妹夫?”

        王默喝酒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只见到刘浩欣的孩子,却没有见到孩子的爸爸,这就让他心头有一丝疑问,当时房间里人多,也不好乱问,就忍住了。眼下正好拿来,转移话题。

        “离了。”斌斌叹了一口气道。

        “怎么回事?”

        “还能有啥?婆媳不和睦呗,刘浩欣他老公不会装糊涂,什么事情都向着他妈,结果婆媳矛盾就变为夫妻矛盾,两个人天天吵架,后来还打起来了,谁去劝都不管用,最后刘浩欣就带着儿子到我爸这来了,他们家也没有人来接,拖了三个月,就离了。”

        王默就觉得奇怪,问道:“不对吧,婆媳能有啥矛盾,各过各的日子,还能天天闹到家里去。”

        “哎,这件事情一开始就搞错了,我妹夫家条件也不算好,兄弟好几个,他本人又是老小,他爸妈就在院子里盖了几间房子做为婚房,刘浩欣也傻,不知怎么鬼迷心窍就同意了。本来她还想让两个老人帮衬他们,谁知道自从结婚后,矛盾就一点一点激化,后来就闹得鸡飞狗跳。”斌斌摇摇头,又道:“当时要是我们家人坚决不同意他们婆媳住到一起,而是在外面买一套房子,分开来住,也许两个人还能凑合过下去。”

        这种情况,别说三门墩这个小小的地方,就是在大城市,婆媳矛盾也是普通百姓家庭常见的一个生活大问题。

        尤其是婆媳住到一起,难免会不经意间就扩大矛盾,将儿子逼到站队的窘境。如果儿子头脑简单,婆媳矛盾不仅不会消弭,反而会扩大,甚至会引火烧身,演变成夫妻矛盾。所以,有远见的老人一般都不会要求儿子与自己住在一起。

        等人是一件辛苦事,尤其是等牛富侪。

        牛富侪姗姗来迟,这性格还真能要人命。他老远迈进门就看见王默,仍然是不紧不慢的走过来,脸上始终都是挂着那种淡淡的笑容,看起来风淡云轻的那种。

        牛富侪是一个感情极其含蓄的人,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能藏到心里,他本身不爱结交朋友,刚刚分来时候,住在单身楼里,也就是与宿舍的三个室友关系还不错,自从认识了王默之后,朋友也就渐渐多了起来,可以说,他现在身边要好的几个朋友都是通过王默认识的,包括刘浩斌。

        王默知道他这种慢性子,但是没有想到这些年,还是没有多少改变,看见人过来,就快步走过去,主动搂住这家伙,两个大男人这才热烈的拥抱在了一起。

        “哎哎,肉麻不,两个老爷们抱在一起,有啥意思,咱们赶紧走哇。”刘浩欣过来督促道,天寒地冻,几个女孩都爱美,穿的就略显淡薄,人长时间呆在室外,身体就有些受不了。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王默租来的房子。

        三个男人留在客厅里聊天,四个女人见只有一条沙发,凳子又太少,干脆就跑到卧室里,坐在床上聊天去了。

        了解到王默的近况后,牛富侪关心的道:“你岁数不小了,赶紧找个对象,把婚结了。”

        “这不,正忙着吗?”刘浩斌向卧室的方向挤挤眼睛道。

        “是那个二十出头的小女孩吧。”

        牛富侪是个慢性子,但是观察力和判断力还真的厉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人都有可取之处。王默对于这家伙这方面的能力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的佩服。

        “这个女孩看样子也就二十三、四岁,太小,和王默不合适。”牛富侪直接就下了一个判断,然后转过头看着王默道:“你今年三十几了,有三十二了吧,跟这样的小女孩耗不起。拖上几年,就把你拖老了,到时候,我看你只能就找一个二婚的了,带个孩子,直接就当爹。也不用自己累着了,既得实惠还省力气,一举两得了。”

        王默摇摇头,牛富侪的话糙理不糙,三个男人就大笑起来。

        男人处在三十多岁的年龄,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微妙而尴尬的年龄段。一旦感情顺利,自然就会快快结婚,否则拖过几年宝贵的黄金期,就会步入“大剩”煎熬修炼期,那个时候,说不定也只能像牛富侪说得一样了,

        王默自知自己是一个观念有些传统的人,如果找一个二婚的,心里面总会有一道坎,能不能将日子过下去,他自己也不敢确定。

        如果换在省城,王默也不会如此心急,毕竟同年龄等待结婚的大龄男女也多,总会遇到合意的女人。

        可是,三门墩这个小地方,本来就男多女少,妙龄女孩比大熊猫都珍贵罕有,男人之间的竞争就变得极其激烈而残酷。

        王默的条件,算不上有多好,但也算不上有多差,如果择偶条件能够放低一些,也许可以凑合找到一个。

        王默有一种危机感,要不然,他也不会和王蓉的感情发展的如此之快,或者说是提心吊胆。

        王默和王蓉同样都为当地的大龄青年,两个人都面临社会和家庭的压力,王蓉各方面的条件极好,如果没有王默的主动积极进攻,两个人的关系恐怕至今还停留在一般朋友关系上。

        实际上,王默也知道王蓉择偶的条件很高,否则也不会将自己拖到这个年龄,而二十七岁的女孩,这在城市里,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在三门墩这小小的煤城,条件好,人也优秀的适龄男青年同样也是如同大熊猫一般珍贵。

        所以,在朋友的撮合下,王蓉对王默也是存有好感,虽然王默个子低,并不是她心目中的良配,可在王默的爱情攻势下,最终她还是接受了这段感情。

        刘栋城的出现,让王默心里出现了极大的危机,出于深深的警惕,他的一颗心就有些乱了,那天说话就没有到位,这让王蓉心里就出现了一丝反感,两个人的感情不可避免的面临考验。

        眼前这个漂亮的有些过分的女孩子,王默根本就没有把她摆到自己的心底。两个人相差十岁,他对她的感觉,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欣赏而已,谈不上什么好感。

        面对朋友的调侃,王默也有自知自明,诚恳的道:“我配不上她,一个是年龄问题,一个是这小女孩太漂亮,看样子家庭条件也不差。”

        牛富侪拍了王默肩膀笑道:“你这次回来,我发现第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谦虚了,以前你可是牛逼烘烘的,什么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

        王默难得老脸一红,自嘲道:“好了,就给我留点面子行不行,鲜桃我是一口都没有吃上,就是烂杏子也没有吃上一个。”

        “我看你得注意了,再不抓紧时间找一个,过几年,别人没有变成烂杏子,你自己就变成烂杏子了。”斌斌的话也有道理,这就叫王默深思起来。

        这些年,王默一个人过根本就不懂居家过日子的艰难,经常也是过着月光族的生活,很少有钱存下来。回到三门墩后,才清楚一切都要重头开始。

        虽然,三门墩是一个小地方,可是这订婚钱,彩礼钱,包括购置楼房,装修等等所要花费的一笔笔钱款,并不比相邻的昆密里市低多少。

        这些年,三门墩百姓结婚成家的所需成本也与时俱进,年年都是一个新的台阶,可是工资水平却不见丝毫提高,这就叫当地不少年轻男子苦不堪言,倍感沉重的包袱。

        “也没有这么悲观,无非就是多花点钱而已,有钱也能找一个条件好点的女孩。”牛富侪打趣道,然后,问了一个王默至关重要的问题,“王默,这几年你挣了不少钱吧。”

        王默苦笑一声,道:“这些年,我还真的没有存下多少钱,你们也知道我这个人,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总是顾头不顾腚的人。”

        “你不会说你买套房子的钱也没有吧?”斌斌吃惊道。

        “三门墩也就是房子便宜,三,四万就能买一套,这点钱我还是有的。就是听说这订婚钱要得凶。”王默回来后,也了解了一下结婚的行情。

        “谁让你结婚晚的,我结婚时候,老婆一家人不仅不要钱,而且买房子装修还倒贴。”牛富侪得意的说道。

        九十年代初,三门墩有一个罕见的婚恋新气象,外地分来的大学生极其吃香,只要人个头,长相能说得过去,一般来说都不愁找对象,媒婆,红娘隔三差五就会主动上门,所以,牛富侪尽管性格内向,不爱交际,可是在不少的女孩和其父母眼中,那就是一支坚挺的潜力股。

        几年下来,牛富侪渐渐就挑花了眼,养成了一些毛病,也因此错过不少不错的姻缘。

        九八年,单身楼里的大学生也是越来越少,大部分人都结了婚,只留下几个老大难。

        空荡荡的单身楼,一层也就只有两三人住着。

        当年的室友就劝他,为人要现实一些,错过了好行情,以后再找一个条件好的女孩子就不容易了。

        最终,牛富侪痛下决心,与一个家境好,也有工作的女孩子结了婚。

        三门墩是一个煤炭工业区,许多生产岗位都不适合女性,所以,女孩子能有一个工作也极其不易。

        这些年,由于三门墩好多年都没有正式招过工,许多女青年也都因此去了外地,这就导致当地男女青年的比例严重失调,等到两千年后,这已经就变成了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然而,三门墩历来没有政府,只有一个十来人的所谓行委部门单位,其权利根本就不足以管辖三门墩煤矿集团,对于当地百姓来说,煤矿企业的老总就是山大王,这也是企业办社会留下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

        近几年,三门墩煤矿集团公司的领导层,眼光向外,追求快速扩张,抢占煤炭资源的战略发展模式,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长远决策,可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却又忽视了三门墩大本营的建设和发展,这也让不少有识之士深深的担忧。

        煤矿的建设发展不是短平快,而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过程,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不是一个小数字,动辄都是十几亿,几十亿的大工程。

        为了抢占外地的煤炭资源,三门墩煤矿集团公司好多年都没有给职工涨过一分钱工资了,反而要求广大职工放眼未来,缩紧裤腰带过日子,这就使得三门墩职工的生活水准年年下降,而毗邻的昆密里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在年年提高,每年的工资都在上涨,这得益与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老百姓享受到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红利。这一切就与三门墩煤矿形成了一个极其鲜明的对比。

        “眼光向外,快速抢占煤炭资源,加快发展。”这是三门墩煤矿集团公司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这在煤炭发展全国一盘棋的形势下,应该说这是极有眼光的,可是领导层要求职工缩紧裤腰带支持企业的发展,就很难说对错与否了。

        如果这项战略决策拖过几年,甚至十多年时间,能够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确实将会有许多人因此而受惠,然而,也会有许多老职工享受不到十多年后的企业发展成果,因为到那个时候,他们也早已退休了。即使还有一部分职工没有退休,可是也耽心到时候年龄老了,企业会忘记了他们。

        再说了,十多年的时间也太久远,绝大多数的企业职工恐怕就根本就等不起,谁也不清楚这里面会有何种变故。

        老百姓注重的是眼前利益,依靠的是每个月的工资过日子,他们眼明心亮,并不好糊弄,他们清楚的看到自己每个月的工资一分钱没有涨,而集团公司高层领导的年薪确实已经拿到手了,而且随着年薪制的建立和普及,各个分公司,子公司的所谓处级领导,也开始享受年薪分配制度带来的巨大好处了。

        鉴于此,更多的人也都开始削减了脑袋往上爬,希望能混个处长当当,这样就可以拿到高额的年薪。

        领导岗位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位置则是有数了,几乎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方面是僧多粥少,另一方面则是竞争并不是完全公平,远远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人才选拔和竞争的机制。这实际上也是许多国企的一大通病。

        对于企业的一些领导岗位来说,对人的素质和能力并不是要求有多高,谁干都会大差不差,尤其是煤炭这样的资源型企业,人才的选拔完全就是领导一句话的问题。

        这也就应了当时流传的一副对联,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则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这种现象在三门墩也渐渐普及,许多年轻而且才华出众的职工心灰意冷之下,纷纷辞职孔雀西北飞了,到省城寻求个人发展的舞台和机遇去了。

        王默回来后,对于这些情况也都了解过,每年一次的职代会上,都会出现几个敢于向集团公司领导开大炮的职工代表,然而会议结束后,其人就很快销声匿迹了,第二年,就再也见不到该人熟悉的面孔。

        这几年,三门墩出去的学生鲜有人愿意回来,即使外地的大学生也不愿意来,连续多年的企业低工资制度,让不少单位的企业职工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

        前些年,三门墩技校每年还能象征性的招收一、两个班的学生,时至两千年后,就已经是昨日黄花了,整个学校的资源近乎是闲置了。如此一来,青年职工也就越发稀少。

        在三门墩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对于普通人来说,企业就是老百姓的天!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35/35830/19637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