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鸿儒 > 747:五方与五味,四季与六季

747:五方与五味,四季与六季


【醉酒寒蝉】有了对“天”的规律的诠释,对“地”的理解看起来就简单了。既然天的本质是运动,那么地的本质就是静止。

        但这样的解释又太过于简单,也事实上无法真正理解其哲学内涵。或言,这也许就是中国哲学看起来晦涩的原因。在本文中,我将用更加直白的语言对“地”的概念做出诠释。这一节里,我只能讲,地的核心本质就在于生长万物。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我们的地球母亲,让万事万物都在她上面繁衍生息,这也就是“地”最基本的特点和属性。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生长万物”,是基于和谐公理的。和谐公理里面第一条就是,人是所有认识的基础。所以,当我们在解释“万物”时,一定要强调是在人能够理解和认识的范围内。比如,火星上的土壤是从“地”产生的吗?显然不是。但因为人类的生活和认识并不及于火星(即使未来真有宇航员登陆了火星、甚至人类移居火星了,以下讨论仍然成立),所以它并不包含在“万物”的范畴内。

        众所周知,“生长万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即使现代科学已经如此发达,也无法对所有物体的生长过程予以准确地描述。所以,中国古代先圣在“仰观俯察”后,在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时,首先采取了归类的研究方法,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这一做法,与元素周期表的制定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归类的研究方法,可以认为是方法论的范畴,并不应该在讨论公理的时候讨论它。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从后文的讨论中读者就会发现,只要有了对“天”的周而复始运动规律的理解,“地”的运动规律就可自然推导出来,无须进行归类,这就是阴阳和五行合流的过程。这样看起来,本节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就历史发展先后来讲,归类又的确是在先的(五行在先,阴阳在后),推演只是后来基于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才开始进行。这和元素周期表的完善过程也很类似,当初在制定该表时,人们并不了解能级、轨道、自旋等概念,而是后来一步步发现的。因此,这一节,我们仍然从历史思想演进的角度,先讲归类的问题。

        在现代科学中,有很多分类的事。比如,把物质分为固体、液体、气体等,固体又分晶体、非晶体,而对于生命体又分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动物又分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等。

        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正由于和谐公理的认识基础是人,所以在中国哲学中,所有分类,都是以人为主的。特别是中医,其对万物的分类,更是直接建立在人的直观感受基础上。比如,通过判断万物的色、音、嗅、味等,来对其进行分类。这与现代物理关于物理测量的定义类似。现代物理认为,天地万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人要了解它,必须通过测量来实现,也就是通过人的眼耳鼻口手、再辅以相关的测量工具,才能准确把握物体的各种性质。

        实际上,换个思路来看,我们也可以说,既然对物的分类是通过人的直观感受来的,那么,我们只要对人进行了分类,那么物的分类也就顺理成章了。问题马上又来了,人不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吗?每个人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不都是在同样的频段内吗?为什么还要对人进行分类呢?但实际上,身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他的直观感受显然是有偏向性的。

        比如生活在大海边的人,他接触最多的就是大海的蓝色,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石头的白色,等等。因此,从地理环境来对人进行分类,是最自然的想法。这也正是古代先圣,在缺乏相关科研技术配合的前提下,能够选择的最有效、直接的一种。当然你可以说,这种做法显然不够客观、细致,但的确,这就是那个时候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在后世,这种办法被更加精细地研究和发展,才逐渐地完善起来。

        就我国的地理环境而论,东边临海,西边则深处内陆,南面靠近赤道,北面则靠近极地,中部则是各种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最适中的。由此,先圣就将“地”分为了东西南北中五方。有了五方,自然也有了五方之人,有了五方之人,也就有了五方之色、五方之音、五方之嗅、五方之味,以后我们还会讲到,还有五方的医疗之法(参考《内经》)。

        在这些分类当中,对中医影响最大的,是五方之味(以下简称“五味”)。原因在于,中医是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而生命活动中与天地接触最密切的,就是通过空气和食物。空气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讲,食物则是通过口进入人体的。同时,天地之所以赋予人品尝味道的能力,也正缘于它是对物质属性最基本、简单、直接的判断,或者说味觉是人类最本能的对入口之物的一种分辨,这既是对自我最后的保护,也是获得健康的保证。因此在中医中,五味也就比其它属性来得更加基本。

        到此,有了上一节讲的四季所带来的四气(这将在关于阴阳的章节中进行详细讨论),以及大地五方带来的五味(这将在对五行及藏象等的讨论中进一步分析),我们也就能对万物的性质做基本的研究了。这正是中药中最重要的四气五味理论。值得注意的是,地的规律要比天的规律显得晦涩许多,正如五行要比阴阳难懂许多一样,所以这也容易让人感到望而却步。但理解这些概念,又是如此的必要,因此我在本文中,会把重点放在对这些难点概念的讨论上。

        再次强调,研究中国哲学可以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延着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即本节所讨论的;第二条,是延着纯逻辑推演的脉络,即从第二章开始的部分。两条线索殊途同归。但中国哲学一直为人所诟病的部分也正在于此,很多人没有理清这两条脉络的区分,将原始粗糙的理论当成是后世通行的理论来予以抨击,自然就会得出许多荒谬的结论来。后文中,我会详细地解释,比如五行理论,是经过了多少次重要的概念演化才逐渐发展成熟。因此,绝不可简单地抓住某一个点就大肆抨击,这种做法是无知的表现。

        四季与六季。

        对于和谐公理,我们再做进一步的解释。

        (1)人是所有认识的基础:这句话包括了两层意思,第一,这个“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既包括生理层面的活动,也包括心理层面的活动,故而在中医中,人的情志是与生命、健康、疾病等息息相关的;第二,所谓的“认识”,同样包括心理层面的主动认识,和生理层面的被动认识,换句话说,我们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去理解宇宙万物,这是主动认识,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感悟宇宙万物,这是被动认识,两者同等重要。

        (2)天和地是这个认识中最基础的单元:天和地是哲学层面的概念,并非天空、土壤这类表观的具象。关于天和地在中国哲学中的具体定义,将在下一章中具体解释。本章内,我们将先给出一些公理化的认识。

        在周易中提到,中国的先圣通过“仰观俯察”认识天和地,并提出了对天地规律的第一次解释。这个解释,准确地说,也是隶属公理范畴,因为它很难从更基本的理论推演出来。同时,它又是基于和谐公理而存在的,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出来,并形成了中国哲学中最基础的一批概念。下面,我们就先来解释,“天”这个概念。

        在古代先圣们看来,天的基本规律就是运动,并且是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运动。

        为什么运动是天的基本规律呢,这是首先从对日月星辰的观察中来。我们都知道,天有四时,也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这是地球绕太阳周而复始地公转所导致,亘古以来皆是如此。但在古人心中,当然没有办法确知恒星、行星、公转、自转这些概念。在他们的观察中,只有每天太阳和月亮会交替出现、一年四季春去秋来也是如此、星辰则有自己的运转周期等等。

        在古人的宇宙观中,日月星辰是更加接近于“天”的,于是,他们把“天”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处于最外层的穹幕,“地”处于这个穹幕的最中心(类似于一个圆盘的形状),日月星辰则处于其间,周而复始地绕“地”运转。古人认为,只要了解了日月星辰的规律,“天”的规律也就不远了。这就是古人最原始的宇宙观。

        但有时候,天有四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做生长收藏。本质上,两种说法当然是一致的,但生长收藏就更注重农时,因为它正好对应着农作物一年四季最基本的四个状态。从农作物的角度去观察总结“天”的规律,也是另一个更实际、更切身的体验,让古人能感受到天的运动本质。这比之日月星辰的运动,对他们来说更加急迫、观测资料也更多。

        通过以上两个基本的观察,古代先圣们将之总结成了一句固定的话,就是《周易》中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正是对“天”的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

        值得注意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的规律也可以直接从人本身的生命体悟中来。比如,区别于自然界的四季,中医中还有一种分法,叫做六季,它们分别是风、温、暑、湿、燥、寒。以上海为例,每年阳历的三四月,就会经常刮风,这时候冬天的寒意还没去掉,风邪夹着寒气很容易造成疾病。然后到五六月间,气温开始升高,但还不是非常炎热到无法忍受,也正是春温花开的时节。

        到了七八月,那就是暑热时节,这样的三伏天至少要持续两个月时间。但是到了九十月份,台风来了,下一场雨气温就会往下降一点。到十一十二月,雨水没了,气候也开始变得干燥,进入秋风肃杀的时节。直到一二月时,一年又进入了最寒冷的时候。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在冬春和夏秋交界时,也就是常说的换季的时候,最容易患风寒、暑湿等症。

        所以我们看到,六季的分法正是体现了人本身对于天的四时运行、气候状况最直观的反应。也说明天的基本运动规律可以直接从人的体悟中直接来,或言,中医(也许古代先圣的时代,称巫医更准确)也对中国哲学基础概念的建立,提供了自己的贡献。

        最后要说明一点,上个世纪初有过一本关于中医理论的书,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在《四圣心源》的基础上,对中医理论的全新阐发。此书从河洛象数的角度出发,解释气运规律,把“圆运动”提到极高的高度,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

        河洛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类似于欧氏几何,而对天地规律的总结,类似于原子论。两者可以在某个层面上达到一致,但在中医这个领域,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这两者终会走到一起来,就像牛顿力学的出现一样。

        [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4/14785/81049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