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鸿儒 > 730:机甲设定

730:机甲设定


【醉酒寒蝉】战斗机甲的划分。

        一、战斗机甲:分为轻型机甲、中型机甲和重型机甲。

        1、轻型机甲俗称“肉骨”,人类装备。是装备在人类士兵身上的外骨架,士兵装备上后,一般高约2米左右,其防护能力较弱,但可以使单兵力量、速度等能力大幅度提高,并可提高一定程度的感知能力。配备小口径机炮,具有一定的穿甲能力。主要任务是:侦察、搜索、救援、维持占领区治安等。

        2、中型机甲俗称“高达”,3-4米,人型,人类装备。操纵者位于机甲的躯干部分,全身有一定的程度的装甲防护,配备中口径机炮,并装备少量导弹。主要任务是指挥机器人作战,并为轻型机甲提供火力支援等。

        3、重型机甲俗称“火牛”,人类装备。高4米,宽2米,长4米左右,应有最少4条腿,有较好的装甲防护能力,顶置多武器炮塔。分为有人操作和无人操作两种。有人操作大型机甲成员3人,1人为武器员,1人为驾驶员,1人战斗机器人指挥员。作用类似于现在的坦克。其防护力最高。主武器为能量武器,副武器为动能武器。

        动力系统:为提供机甲提供动力,动力系统决定了机甲的工作时间与最大出力。同时动力系统的稳定与否,也决定了机甲的稳定程度。有如机甲心脏般的存在。

        OS:在控制机甲时,要同时进行动力的分配,动作的执行,机体平衡的维持等动作,人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进行如此多的操作,为此特意设计出了操作系统,也就是OS。在操纵机甲时由机师从OS中选择动作,而由电脑负责动作的执行。一般来说,每个优秀的机师,都会根据自己的习惯设置OS,并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优化自己所用的OS。也就是说,每个优秀的机师都有属于自己OS,即便机师死亡,他的战斗风格也可以通过OS延续下来,所以,OS又被称为机甲的灵魂。

        基础骨架:不只对机甲起着支撑作用,同时还要承受着机甲各个动作所带来的压力,对机甲的行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决定了机甲自身的坚固与稳定程度。是机甲的基础。

        缓冲系统:由于频繁的加速动作特别是换向加速动作会给机师带来极大地负担,为减轻机师的负担的缓冲系统也就应运而生。

        维生系统:负责维持在宇宙,高空以及水下等环境工作的机甲中机师的生命。常常有区别于主动力系统的独立动力源。

        外装甲:对机甲提供外在的保护。

        推进器:决定了加速度与最大速度。

        机甲又称为机动战士。

        在常京的书中机甲是按作用不同来分的,分为突袭,强袭和支援机甲三类。

        突袭机甲:主要是执行护航任务,和进行搏斗战。所谓幻想都有现实的基础,现实中的原型就是战斗机!

        强袭机甲:主要执行攻坚任务,现在中的原型是轰炸机和坦克综合特点。

        支援型机甲:主要任务是经行火力支援和掩护。现实中的原型就是机枪手,狙击手和武装直升机的综合特点。

        当然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如:人型机甲,兽型机甲;飞行机甲,陆地机甲等等。

        主体外形这里主要需要明确一件事情,PA应该是一种类似于外骨骼的辅助动力兼(这个兼字很重要)防御系统,而体积越大目标越大。所以在体积要严格限制。目前看来辐射的PA至少在体积上比较合适。

        动力问题。

        人造肌肉纤维或者高聚物动力系统什么的暂不考虑,按照目前已成熟的技术,可作为PA动力装置的应该是液力与配合机械传动的电力混合的动力系统比较合适。

        如果是纯液压的话,一个关节至少一支液压缸,一支液压缸至少两根液压管。就算仅仅强化膝关节可髋关节的力量,也需要至少8条软管,布管和管路防护就已经算是问题了。当然,如果PA的目的主要是强化士兵的负重,那这样便足够,如米国制造的那个提升单兵负重到160磅的下肢动力支架。

        但是,PA的设计理念明显不止如此,不论是支撑本身装甲的重量,还是要求可以配合士兵做出较灵活的身体动作,踝关节和腰部力量的强化都是必不可少的。再考虑到实战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为保证PA在轻伤状态下也能保有战力,那么双排缸或者双管路也很有可能被纳入考量。如此一来,大量的液压管路的布置和保护就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同时,一个液压泵同一时刻只能有效控制一组液压缸动作(有问题请自行翻阅相关书籍)。而人体的运动极为复杂,这就难免要求对每个关节的每组液压缸都单独配置液压泵和管路,从而导致动力系统体积增大。

        回头看纯电力。这里有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使用纯电力的话就必须给每个关节配备一台电机。其二是如果想用电机直接驱动,那就面临高荷载低转速情况下极不理想的效率,而配合减速机的话就要面对体积的必然增大。这必然是PA需要极力避免的问题。

        综上,PA应该是液电混合动力。在有大的负载要求的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和腰部使用液动,在其余需要略作强化的地方如踝关节等使用电动。

        能源问题。

        当然是电力,这里要说的应该是如何储存电力。以目前技术来看最有希望的当属燃料电池。这方面有专门的技术文献,就不需要我多说了。

        但在辐射的技术背景下,业已普及的核融合电池必然成为首选。这里就对核融合技术稍作说明吧。

        首先关于核能,由于引发链式反应的最小质量要求的存在,核裂变不考虑,根本无法小型化。而核聚变不存在这个问题,理论上从点燃一颗恒星到点着一支蜡烛,一次聚变反映的当量可以随意调整。对于核融合电池本身,我是这样理解的:电池主体分为燃料室(储存氘),反应室和转化室(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内包含一组使用普通电池的微型高能激光发生器。激活核融合电池时,高能激光器工作,照射由燃料室送出的一点点氘,引发一次小规模核聚变,根据电池大小可能在零点几到几个**之间。之后将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输出和为激光器充电,另外一部分当然就浪费掉了。此过程不断循环。其实当核融合电池普及之时,使用核融合电池的装置可自行配备反应室和转化室,只需补充氘或者干脆替换燃烧室即可。而能量的转化方式,不管是现有的通过介质传递能量切割磁场线,还是什么效率更高的方式,这里暂不讨论。

        在安全性方面,由于核聚变反映需要的苛刻条件,电池被一般武器击穿的话,只可能是燃料和氧气反映产生一个小规模爆炸(把可以引发核聚变的高能激光器拿去烧人烧铁板明显不现实)。又因为核聚变的高能量输出,携带的燃料量必然远少于燃料电池。所以燃料殉爆的危险性反而不及燃料电池。

        另外,使用可控核聚变技术还可以制作出微型核弹直接使用。

        控制。

        其实这方面没什么问题,目前通过探测肌肉电流进行运动控制的技术已运用于义肢并日趋精湛。只要接上电极再稍加训练,人人都能操纵PA。

        武器装备。

        使用PA的最大好处便是可以让单兵使用更重的武器,配备更多的弹药。同时也可以让PA为能量武器直接提供能源。于是,在常规武器上,现在必须由两人拆分携带的20或30毫米反器材步枪,自动枪榴弹发射器,加特林机炮,80毫米无后坐力炮等等暴力武器就可以由单兵携带了。

        这里补充一下,PA其实并不一定要给士兵的手臂提供额外动力,尤其是非惯用手,只要安装一具可灵活运动的多功能武器支架即可。士兵在需要使用重武器的时候操作支架瞄准射击,平时依然可以腾出双手使用常规单兵武器或者进行精密仪器的操作。

        能量武器方面,美国的空基激光武器已经准备列装,这足以说明激光武器在技术上和实用性上的可能性了。这方面的资料不少,我就不再多说。之后只要能解决能源的小型化,那么单兵的高能激光武器也是指日可待。另外,微波武器和电磁武器也已渐渐成熟,最关键的还是能源问题。

        战场生存。

        这方面其实很复杂,未来装甲的发展方向为何其实很不明确。高聚物纤维在强度上完胜目前已有的其他材料,但由于硬度低问题,子弹往往不是撕开防弹衣,而是把纤维“推开”的。而陶瓷材料的最大问题则是韧性太差。不知正在研究的液体装甲能否成为希望。

        不过,未来作为PA装甲的材料中,首先排除的就是金属。就已有资料来看,目前被大家熟知的AK47使用普通弹头在100米的距离上也能穿透6毫米均质钢板,更不要说现有的反器材步枪和今后可能出现的能量和电磁武器。即便没有被击穿,子弹的动能也可以轻易震坏精密仪器,震断轴承和液压元件。

        另外,能量护盾什么的也不要去考虑。一般情况下常规弹药基本都是电、磁中性,使用电场或磁场偏转首先就没有理论支持。退一步讲,想要把一颗高速飞行的弹丸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偏转几十厘米,在能量输出和控制上就很成问题。

        面对能量武器,当然可以使用烟幕来吸收和偏转激光束,但这样做同时也意味着遮蔽了己方视线,有利有弊。而电磁武器依然是动能杀伤,并拥有比常规**更高的速度和能量,也就意味着更短的反应时间和更强的穿甲能力。想要直接防御还是很不现实的。

        所以,未来PA的防护理念首先应该是降低被发现的可能,这就要求PA战士的体积不能太大。之后是使用干扰类的主动防御,其次是烟幕类的被动防御。装甲设置上只要求主要部位能够抵挡一般的反人员武器,其余部位能够抵挡炸弹破片。

        此外,在PA受损失效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人员的生存,必须要求PA至少在紧急时刻可以迅速脱离人体。

        【设定】机体设定:近战篇。

        注重:特色不是仅有评估,仅仅相对罢了。经各种资料改装后,都是有很大区另外。这姿态仅仅为了了解区别便利,其实任何人都是可以在这些类型中转变,战役方法。

        近战型:在短距离作战的,装备枪支仅仅备用罢了,更多的近身战役。

        强袭系:特色是有强壮的爆发力,若是用上斯巴达药丸之类的药剂,就是适当与二度狂化普通。固然攻击力强壮,机动力也因爆发力强壮而很快,可是缺陷是防护比拟单薄,战役持续时间较短。

        攻击力:SS机动力:A防护力:D持久力:D。

        重甲系:特色是有超强防护力,可是因为过于注重护甲装甲,以及能量防护罩,所以招致机体自身分量很重,加上带着很多能量供给能量防护罩,所以招致机体机动力严重不足。典型大肉盾,持久力很不错,可是也是因对手而定。

        攻击力:C机动力:E防护力SS持久力:B。

        缠斗系:特色是以持久力为习见,机动力也十分不错,可是只不过攻击力和防护力稍显平凡罢了。

        攻击力:B机动力:A防护力:B持久力:S。

        战骑系:强壮的机动力,加上不俗的攻击力,就好像古代马队普通有着无足轻重的才能。仅仅持久力比拟差,防护力稍显弱。

        攻击力:A机动力:SS防护力:C持久力:C。

        总结一下关于机甲的平衡性以及合理性。

        机甲作为人形机器人,既帅气又强力,无数童鞋小时候痴迷其中,不少像咱这样的废柴青年也照样为止沉醉。但是机甲真的合理吗?机甲作为一种兵器真的具有平衡性吗?

        一:机甲党的出现及机甲在各自作品中的合理性分析。

        ①机甲党们。

        有人驾驶的战斗机器人咱的印象中最早应该是霓虹的铁人或者更早的作品,但是国内大多数人接触到机甲这个概念很晚,其中又主要分为三批:从《08ms小队》等同时代UC纪元作品开始接触的观众,简称UC派,有时候往往大家会再加上机动警察等作品的观众然后统称为真实系;从种,命这2部偶像派作品开始接触的观众,我简称为神棍系;从盖塔等超级机器人开始接触的观众,就是超级系了。

        ②各种机甲在作品中的合理性。

        先说真实系,真实系的特征就是那些叫高达或者别的名字的机器人们在剧中的性能,以及战斗表现能够自圆其说或者没有明显的漏洞。比如《08ms小队》中的高达对坦克部队的战力比保持在大概1:2-1:5,动画里也把主要战斗场面放在山区密林和巷战等复杂地形。我觉得在使用同水平技术的情况下,这个战损比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高达在山区作战和巷战中灵活性比坦克好)。而《机动战士高达》这部作品却有点难以界定,虽然战斗风格依然很写实,但是高达不论是同等厚度的装甲还是同等重量的火力都比战机部队好,勉强解释的话,可以认为是材料和激光学虽有进步但还只是实验室阶段,无法量产。

        再说神棍系。神棍系之所以我被成为神棍,就是因为虽然主角们的高达并没有无敌,但经常能够靠主角神一样的驾驶能力完成战役级别的逆转。如种子第一部基拉的高达面对光束武器,大量的实弹武器或者舰炮也是一炮死,但是事实上在动画里除了高达自己和创世纪之类广域兵器外几乎没有其他兵器击落高达的记录。

        而且动画里为了夸大高达的战斗力,畸形的把所有战舰的前桥都做成容易瞄准的外凸状,不加装任何装甲并且还和战舰弹药库相连,人为地制造高达无敌论。更不用说2部作品里,不论吹得再牛逼的高达都掩盖不了一个设定上的苍白:不论是八咫镜还是PS装甲,战舰和MA这些渣渣都不许用,要用也是主角的战舰用;不论是浮游炮还是五彩大炮,战舰和MA都没资格用,只能高达射。

        其实悄悄的说,假设浮游炮真的那么强(其实理论上这玩意上的小炮不可能对敌方装甲造成威胁),一艘战舰上装个百十个,每人控制一个那怎么也比神意要强吧;假设高达手上的光束炮真那么强,那战舰上插个百十个不成问题,就算都是电脑控制,高达们能近身吗?

        最后说超级系。有的人把超级系和神棍系混为一谈,但区别其实很简单:超级系不会像神棍系那样遮遮掩掩的一边说自己的机体其实杂兵都能打穿一边玩横扫千军的虐人游戏。超级系里不管怎么设定,有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超级机器人的实力更多依赖于机师的精神力或者类似的东西,他们的机体就是有神秘意义上的加成,甚至是作弊般地放出类似于禁咒或者无敌防雨罩之类的超科学东西。虽然超级系有时候很假,但是总算在作品里是能自圆其说的。

        另外,有不少人把蛋蛋高达划到神棍类,但是考虑到其中能够自圆其说,蛋蛋高达双核之前可以归于写实系,双核后归于超级系(当然在超级系里双核的蛋蛋战斗力已经算很弱了)。

        二,关于机甲与动画中各种主战兵器的对比。

        在这里主要选取阿姆罗的那台进行分析(神棍系难以自圆其说,超级系与现实兵器世界规则差距过大),陪练对象有MA(装备有和高达一样火力但装甲较弱的战机)、战车(装甲火力和高达相同),宇宙战舰(装甲和火力大于高达)。注意,这里的其他兵器相比于原著都有一定的加强,因为按照常理MA和战车的火力最少能达到和高达相同,战舰的装甲和火力必定大于高达。

        ①MSV**A。

        在太空战中,MS占一定优势,虽然加速度没有MA快,但是转向特别是微调型转向较快,躲避攻击更容易。但是由于双方都具有一击必杀能力,所以MS战斗力大于1架同火力MA但小于3架。但是这是实弹情况,如果双方都是发射的是光束的话,MS在MA武器轴上的投影更大,再加上MS的速度必定慢于MA,MS战斗力不如MA。

        总之,MS造价保守估计是MA的10倍,但战斗力连2倍都达不到。

        ②MSVS战车。

        在平原等开阔地带,无论有没有所谓的中子干扰器,毫无疑问战车都将先发现对手。而且鉴于战车和MS装甲相同但战车横截面较小,高达是完败的。

        但是必须承认,MS的肢体虽然带来了成本高昂容易损坏等毛病,不过在丘陵,密林,城市战等遮挡物较多的情况下,MS更容易利用地形对敌人攻击,同时MS在这种地形的通过性更强。

        总之,MS虽然在特殊情况下对战车有一定优势,但是那几十倍的造价差距注定了它顶多能作为特殊部队装备。

        ③MSVS宇宙战舰。

        虽然几乎所有机器人动画里的战舰装甲都能轻易被MS的火柴棍射穿,但这里为了公平,以德雷克级驱逐舰大小的船体,搭载16-20门的光束炮(比光束枪威力略大,射速更快,射程更远),装甲强度能够抵御MS步枪射击但加农炮抵御不能。另外,舰桥是用摄像头传递图像而不是直接目视,同时弹药库不会和舰桥相连并有装甲保护。

        根据技术难度,这样的一艘德雷克改的造价不会高于MS的5倍,单艘船遇到3机编队应该就无法抵挡,因为后边推进器是明显弱点。但是在同样编队作战的情况下,一只3艘排成密集阵型的舰队能对抗10-20MS的围攻,战舰数量越多则优势越明显。

        另外别忘了还有一种对抗。

        ④MS加战舰V**A加战舰。

        由于MA不需要手臂和脚,体积只有不到MS一半,同规格战舰装载MA数量应是MS2倍以上。

        动画中德雷克级能携带4-5架MS,那携带MA能达到10架以上。鉴于上文说的mS战力达不到MA2倍,而单艘战舰战力略低于3架MS。这里算它们平手。不过战舰数量一旦上升,MS加战舰的组合完败与MA加战舰。

        另外,MA加战舰的组合更省资源而MS加战舰的组合更省人力。

        三、机甲在不同条件下的可行性。

        ①军队战斗。

        同科技条件下根据在(二)里的分析,机甲作为一种兵器在小规模作战或者复杂环境作战下才具有一定优势。所以,即使现实社会拥有了制造大型机甲(例如无入-drive系统的AS类型)的能力,机甲只能作为一种特殊装备使用,基本无法作为主战兵器。正面战场重炮群战车群和战机群完克机甲群的突击。

        不同的科技条件,如外星入侵,黑科技,或外星遗留的机甲。在这种对方开挂的情况下,同级别武器既然无法对机甲造成威胁,只有使用大口径重炮火力覆盖或者核弹了。

        ②工程用。

        虽然很多机战动画里都有机甲像人一样搬运货物修筑建筑等工程的画面,但事实上与其造一台MS还不如生产100台工程器械,因为机械臂的结构既不适合承重也不适合精密操作。

        就算是太空作业,那么机械章鱼之类的更符合要求一些。

        当然,如果有脑波操作的话,控制一个人形机器人肯定比控制一些奇形怪状的工程器械或者机械章鱼要容易。但是,尼玛的都有脑波操作了,工程机器人还没实现自动化就太坑爹了。

        ③外形殖民探险用。

        这倒是我设想中的机甲最大的用途,为了政权的安全政府不会考虑放开战舰的管制,但是为了保证探险家在陌生星球的安全,可以授权一些私人探险团体制造机甲。

        探险用机甲。

        这种机甲采用聚变炉或者更高级的炉子几乎不用更换能源,装甲采用军用高强度装甲,具有防护罩,但武器仅限制使用机器人拳脚和实体剑或光束剑,采用脑波控制,为了确保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民间人士的安全该机甲根据使用者的承受能力自动调整机体高机动运动时的最大加速度。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这种设定很适合解释莱丁之类的皮厚格斗机甲的来历。

        对殖民地镇压用机甲。

        基本配置如上,但加装了民用的远程武器用于镇压那些还未发展到太空时代的殖民地人。

        ④神秘力量的特殊性。

        简单点的有全金的入-drive幻想现实系统,更奇幻点的有机战OG里的魔装机神塞巴斯塔之类的人类科技暂时无法理解看起来像是魔法的东西。当然这种东西没法定论,要看世界观了。如果是坚定的科学神教众,那么或许某些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能够造成这种机体,如果是相信有全知全能的神灵存在的话,那么魔法机甲也是能造出的。注意,在这里我个人认为如果神灵和魔法是可以用一个普遍规则解释并且可以研究分析,那么这种所谓的魔法世界其实也是科技的一种,或者可以叫魔纹科技,精神力科技等。

        四、在作品中使机甲具有合理性。

        目前的机甲作品主要有3种方式来使机甲威风八面。

        ①ACE流。简单的说就是把精英驾驶员的能力无限放大,ACE们驾驶着和杂兵们区别不大的机体但是凭着个人能力碾压敌方无ACE的部队。常见于高达及高达同人小说②特装机流。即虽然我们有远超目前机体的新装甲和新武器但是只装配个位数的机体。此种流派经常和①的ACE流结合起来以造成一人对全军的效果。同样常见于高达和高达同人小说③和修仙武术等东西结合起来。比如目前某点上大行其道的机甲会武术谁也挡不住等。

        但是不论是①和②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作弊的话就算是开了金手指的主角也没法1V全军,常见的作弊手法是:不论战舰多厚的装甲,它的舰桥必定毫无装甲裸露在外并放置大当量炸弹以方便主角用小牙签一炮灭掉一艘战舰;ACE们的视觉往往能超过光速并在千分之一甚至更短的时间躲过N多光束炮的直击等等。

        而③里的机甲说得难听点大家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外面套了层铁皮的人,这些作品完全是借着机器人的噱头来给自己无趣的小说增加点关注度。

        由(三)中机甲的可行性中我们可以看出。机甲想要合理的在战争中发挥主力兵器的作用似乎条件有点苛刻:①在敌我同等科技条件下。机甲只有在极度缺人的情况下才具有制造可能。而想发挥主战兵器作用则还必须设定战斗主要发生在大气层内的地面,并且该行星几乎没有平地充满沟壑或其他高大障碍物,并且双方仅使用地面装备,同时最好有个什么米式粒子之类的限制导弹和雷达。

        ②在我方低科技对手高科技的情况下。常见的是外星入侵,那么要么可以设定成EVA那样只能利用机体上的神秘力(AT立场)与侵略者对抗,其他武器无效;要么可以设定成我方通过解析敌方机甲技术自行制造(个人想了想这样也不是很合理)

        ③在我方高科技敌方低科技情况下。比如阿凡达型的镇压原始星球居民,星际探险型,或者我方通过某种方式(黑科技,挖遗迹,作者给予)获得远超过双方科技水平的人形机器人。

        总之,机甲作为人类对科技崇拜和对自身人形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寄托着无数美好的梦想,即使我们知道很多的不靠谱,但是大家仍痴迷其中。

        在另一个机甲讨论帖里有位燃烧的木柴同学发的贴可以作为合理性的补充。

        现有科技体系(及其将来的可能发展)不能解释完全可以玩黑科技嘛。

        比如地球被人形机甲兵团入侵、太空殖民时代某星球上发现的远古遗迹、地球政府首脑被外星人寄生之后大力发展机甲神马的本来就是幻想文学何必和现实死磕呢?

        只要在假设的条件下建立完整、精细的体系,一样可以成为看点嘛。

        退一步说,不依靠黑科技一样可以做设定嘛。

        机甲只能做表演用途?Ok我们就是造出来表演的。

        “背景是科技发达的未来世界,故事发生地点是一颗被选作真人秀场地的星球。真人秀的参加者们被发放一台机甲后踢到这个星球上求生并与其他参加者战斗,实时的视频被传到网上供付费用户观看,人气高的参加者会成为名利双收的娱乐明星。”

        这样不就完了?一样有机甲战斗而且完全绕开了“机甲干不过坦克”“机甲根本就没有必要开发”之类的合理性问题。

        上面那个设定还可以做更改,想玩黑暗向的可以把自愿的真人秀改成重刑犯们为了减刑而搏命的血腥战斗,想讴歌讴歌自由讴歌讴歌人权的可以设定成整个土著文明是被一群有钱人们刻意引导畸形发展出来以供他们观看机甲战争娱乐用,然后故事的主线就是土著们发现真相的过程。

        总而言之作为幻想文学没必要和现实死磕,绕过去也是一条道路。[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4/14785/81049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