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鸿儒 > 292:北纬30度 1

292:北纬30度 1


【醉酒寒蝉】北纬30度。

        有人总结说,在北纬30度上生长的姑娘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姑娘,为什么在北纬30度上的姑娘具有如此的神秘魅力;正在热播的电影《后天》,作者把北纬30度作为气候变化的分界线;中国的许多著名风景区,许多考古难解之谜,如天柱山、神农架、三星堆、河姆渡等都在北纬30度上。

        为什么这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都在北纬30度上?在北纬30度上,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难解之谜?

        巴比伦空中花园、死亡三角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它们或以巧夺天工的构建令人称奇,或以神秘莫测的破坏力让人闻风丧胆,或留下无数难以解释的疑团。

        说来蹊跷,它们不约而同都处于北纬30度线上。

        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万年。

        万年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定居劳作、繁衍生息。经中美农业联合考古队多次发掘和采样研究,境内大源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当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址之一,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到12000—14000年前。由江总书记同志作序、**同志主编的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一书,对此作了详细阐述。这一考古发现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原产于江西万年县裴梅镇荷桥山区,只生长在山脚下雷公河旁的几亩水田里,属野生稻,一年栽一季,全生育期175天。因只有特定的几亩地种植出来才能称为万年贡米,因此产量稀少,但米质独特,水稻之父袁隆平曾来实地考察过。起源于南北朝。因“代代耕种,岁岁纳贡”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

        全生育期155-170d,株高127-139cm,株型适中,剑叶狭长挺直,叶色叶鞘色绿,成熟时粒色好,穗长26cm,每穗粒数136粒,结实率89%,千粒重28g,粒形式椭圆,白芒,芒长21mm左右,颖秆色黄。万年贡米,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异,营养丰富,颗粒大,体细长,颗形如梭,米色似玉。用其做饭,质软不腻,味道浓香;以贡米为原料酿酒,浓而不烈。其米、其酒都品质优良,别具风味。誉盖五谷之首。经测定,万年贡米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且含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堪称米中珍品。

        巴比伦空中花园。

        被列为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坐落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

        公元前6世纪,古巴比伦国势如日中天,当时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从米太国娶回有着天使般容貌的塞米拉米斯王后。然而,来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塞米拉米斯却日夜思念着故国的山林和鲜花,终日郁郁不乐。尼布甲尼撒征发各地民夫,勒索盟国,准备为他心爱的王后修筑一座美丽的空中花园。

        据说为塞米拉米斯设计空中花园的是建筑师沙马什顺乌金,他的埃及名字叫伊姆贺**,并曾用这个名字为卓瑟法老修建了第一座金字塔;他也曾为米诺斯的怪牛修筑迷宫,并为此失去一个儿子。马什顺乌金为了超越自己,殚精竭虑,走火入魔,迷宫竣工的时候终于油尽灯枯。迷宫建成后,尼布甲尼撒非常高兴。

        空中花园高高矗立在古巴比伦上空,巨大的青铜柱支撑它,里面有无数的梯级、门户和走廊曲折迂回。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后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花园还用水银模拟江河湖海,水力推动机关齿轮转动,一块块板壁层层啮合,水银在其中,如同江河翻腾。空中花园每一层的支柱互不遮挡,安插合理,使每一层的植被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

        空中花园建成后,尼布甲尼撒在上面宴请盟国,夸口说空中花园如同迷宫一样,进去了就出不来。一个盟国的头领不服气,带领随从进去,走了一辈子也没有出来。从此,连世界上最精明的人都不敢冒险进去。丁零人把它称作“塔克拉玛干”,意思是进去就出不来的地方。

        伴随着古巴比伦的衰落,空中花园逐渐荒废。

        北纬30度之马耳他岛上的轨迹。

        面积为316平方公里的地中海中部岛国马耳他,有一条奇特的轨迹,凹槽深度达72厘米,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中深达42米的地方,说它是车轨吧,但它又显示出明显不同的辙印,从古到今,产生过关于轨迹的20多种猜想,无一能成立。

        北纬30度之动植物一边倒的神秘地带。

        在北纬30度附近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柯斯小镇的郊外,有一个神秘地带,这里是一个片茂密的树林,所有的大树都向同一个方向大幅度倾斜,人也毫不例外,人进入此处无论如何也无法垂直站立,身子竟会不由自主地与树木向同一个方向倾斜而不跌到,且还能稳步如飞,不费力地行走,即使从空中落下的物体,包括鸟类也都往一个方向倾斜,神秘地带出现的种种怪异现象,完全违反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珠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

        北纬30度之钱塘江大潮。

        钱塘潮发生在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

        北纬30度之那不勒斯“死亡谷”。

        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瓦勒尔湖附近,有两处“死亡谷”,只危及飞禽走兽,而对人的生命却没有威胁。每年在上述“死亡谷”丧命的各种动物多达3万多头(只),是世界上破坏生态平衡的最大“原凶”。

        长江断流。

        公认6300公里,目前实为6211.3公里的中国长江,历史上记录了它两次突然枯竭的史实,令人费解不已。

        公元1342年,江苏省泰兴县(现在泰兴市)内,千万年从未断流的长江水一夜之间忽然枯竭见底,次日沿岸居民纷纷下江拾取遗物。突然江潮骤然而至,淹死了很多人。1954年1月13日下午4时许,这一奇怪现象在泰兴县再度出现。当时,天色苍黄,江水突然出现枯竭断流,江上的航轮搁浅,历经两个多小时,江水汹涌而下……

        北纬30度之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其最深处叫查林杰海渊。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为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主海沟底部有较小陡壁谷地。1951年,英国“查林杰8号”船发现了这一海沟,当时探测出的深度为10836米。此后,这一数据不断被新的纪录所修正。

        北纬30度之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神农架是中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

        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野人”之谜、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川鄂古盐道、土家婚俗、山乡情韵都具有令人神往的**力。

        埃及金字塔。

        1798年,拿破仑挥师进军埃及,一路打到金字塔,拿破仑对于躺在金字塔中的法老们素无好感,下令用重炮轰击狮身人面像。结果,狮身人面像却岿然不动,只断了几根胡须,拿破仑无奈,只得作罢。

        这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匍匐在金字塔前面,守卫着已经死去的法老的灵魂和他们巨大的陵墓。据说狮身人面像的脸属于法老海夫拉,而在西方人眼中,它状如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因此称之为“斯芬克斯”。

        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在埃及共发现了80座大小不一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属于胡夫和他的后世子孙。

        胡夫金字塔边长230.6米,高146.5米,占地约52900平方米,由230万块大小不一的石块组成,平均重量约2.5吨,总重量684.8万吨,如果用载重7吨的卡车来装载,需要978286辆。假设近万名砌石工人每天能将十块重达十吨的巨石推送上去,也需费时近700年。但事实上,一座金字塔约需二十年即可建成。因此有学者提出,当时修筑金字塔的埃及奴隶数量超过了百万。

        在金字塔附近,考古学家找到了建造这些金字塔的工匠曾经居住过的村落,这个发现,却又让金字塔的建造变得扑朔迷离。根据对村落的发掘,考古学家认为,2000多年前,大约有2.5万名工匠奴隶在这里负责金字塔的建造,远远低于考古学家的推测。这些埃及人如何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难道数千年前,真的是某种外来文明帮助古埃及人修建了金字塔?

        金字塔的修筑是一个谜,它的诅咒同样让人惊心动魄。1922年,考古学家在图坦卡蒙的陵墓口赫然发现——“任何盗墓者都将受到法老的诅咒”,胡夫金字塔上也有一段可怕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考古学家开始对这些诅咒一笑而过。然而,早先图坦卡蒙陵墓的发掘者却接连离奇死亡;而那些胆大爬上胡夫金字塔顶的人,都很快出现昏睡现象,无一生还。难道他们都死于法老的诅咒?

        玛雅文明之谜。

        玛雅人把一年分为18个月,他们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人测算为365.2422天,误差仅0.0002天,就是说约10000年的误差才仅仅一天。他们测算的金星年为584天,与现代人的测算50年内误差仅为7秒。这是个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

        几千年前的玛雅人怎么能有这么精确的计算他们还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宗教纪年法,一年分为13个月,每月20天,称为“佐尔金年”。

        这种历法从何而来,实在令人不解。因为这种年法不是以地球上所观察到的任何一种天体的运行为依据的。以致有人变为,“佐尔金年”历法是玛雅人的祖先依据另一个至今我们尚不知道的星球制订的。玛雅人至少在公元前4世纪就掌握了“0”这个数字概念,比中国人和欧洲人都早了800年至1000年。

        他们还创造了20进位计数法,他们的数字演算可沿用到噶400万年以后。这样庞大的天文数字,只有在现代星际航行和测算星空距离时才用得上。而几千年前的玛雅人刀耕火种,用树叶遮体,用可可豆作媒介以物换物,这样的数字演算他们用得着吗?

        玛雅人的历法可以维持到4亿年以后,他计算的太阳年与金星年的差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4位数字,他们有自己的文字,那是用800个符号和图形组成的象形文字,词汇量多达3万个。他们有着精美绝伦的雕刻、绘画和青铜艺术。

        青铜文明光耀成都平原。

        北纬30度,地球的一根纬线,奇迹诞生的地方。

        这条纬线上,产生了人类最早最辉煌的上古文明——青铜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都曾令世界为之倾倒。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青铜文明,曾经不被国际史学界看重,直到成都平原的大型青铜雕像破土而出,吸引了整个世界的视线。巨大的青铜人像改写了中国的青铜文明史,令中国迈上了世界青铜文明的制高点。

        北纬30度,又一个人类文明的奇迹,在成都平原横空出世。

        古蜀探秘。

        这是一条地理学家划出的虚拟线,然而却没有任何一条经纬线有它如此神奇的魔力。

        这是一个奇观绝景层出不穷的地带。这里有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长江、密西西比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均从这里注入大海。

        这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地带,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中的“火神火种”壁画,加勒比海的百慕大三角区,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中国的峨眉山、黄山、庐山均坐落在这条神奇的纬线上。

        这是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的地带,数千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均在这里最早绽放出文明的光彩。

        “三星堆”铜面具。

        1986年以后,北纬30度线上的成都平原又增添了一大奇迹——由古蜀人创造的三星堆和金沙文明。

        1986年三星堆的发现,被国际史学界称为“独一无二的青铜文明”、“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可与世界范围内的任何青铜器媲美”。但其重要意义还不止这些,它修正了国际史学界对中国上古历史的偏见。

        国际史学界认为,从文化过渡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金属冶炼技术。在三星堆发现以前,国际上一些史学者对于中国青铜文明的成就有非议。他们认为,中国的青铜文明塑造的都是像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那样的礼器,很少有充满生命活力的神、国王、巫师等大型雕像。他们因此得出结论:雕像艺术是在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才产生的。

        在西方学者的观念中,青铜雕像才能代表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首先,制造雕像要求更高的工艺水平,铸造起来更为困难。其次,雕像表现的是鲜活的当时的人,透过这些雕像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远古时代的人文风貌。司母戊大方鼎与四羊方尊自然不入他们的法眼。

        对于西方学者对中国青铜器的偏见,中国考古学家也在以行动回应。中国历史上并不是没有青铜雕像,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始皇26年,秦始皇为防六国遗民叛乱,命令军队收集天下的兵器,运到都城咸阳,令工匠销毁后铸成十二个金人,放在自己居住的咸阳宫中,以为这样便可以坐稳江山。司马迁所说的“金人”,就是铜人或铁人。

        “十二金人”之谜。

        那么,十二金人到底在哪里呢?

        1959年,以前仅见于史料的咸阳宫在陕西临潼附近被发现,考古学家燃起了寻找十二金人的希望。但是,除了遗址走廊留存的建筑、人物、车马壁画残片还隐约让人可以感受到这个昔日帝国的辉煌外,十二金人的下落依旧扑朔迷离。

        到了1986年,在湖北随州周代曾侯乙墓的编钟架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上下两层6件小铜人。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又发现了一些小型的青铜人,但是,像古巴比伦、古埃及那样大型的青铜雕像却始终没有出土。

        这些小青铜人引起了国内考古学家的许多猜想。有学者认为,既然中国有小铜人的出土,在此200年后秦始皇命令工匠铸造十二金人应该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事实,并据此提出中国大型青铜人像雕塑艺术有史可考是在西周以后。然而,这并不能得到国外学者的认同,因为十二金人没有在考古学上有任何发现,是不争的事实。

        长期以来,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与其高足雷纳·格鲁塞在《从希腊到中国》一书中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们认为,“印度的佛教徒携带希腊式的佛教造像,去向孔夫子的祖国揭示那位尼泊尔圣者的教理”,“中国雕塑艺术受希腊雕塑的影响常常是很明显的”,“希腊陶土女佣人雕像与中国美女雕像在隔壁沙漠中相汇合了”。这本1948出版的书对中国雕塑艺术的论断,在1986年8月23日,被新华社一则短短的电讯颠覆了。

        巨型青铜雕像。

        1986年8月23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公布,在成都平原上发现了距今5000到3000年的古蜀早期文明,出土的900多件青铜器举世皆惊。谁都没有想到,代表青铜文明最高成就的青铜雕像,会在西南内陆腹地的成都平原上出现。出土的111件青铜雕像中,有全身雕像、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三大类型,尤其是高达260.8厘米的青铜大立人,是迄今中国最大的青铜雕像,被誉为“东方巨人”。

        三星堆的青铜雕像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古巴比伦、古埃及的青铜雕像,都是在各个大大小小的遗址中发现的,三星堆里上百件青铜雕像聚集在一个遗址中,却是举世罕见的。

        1987年,英国人杰西卡·罗森来到广汉三星堆,同年8月,一篇名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考古发现》在英国《独立报》上发表,英国人在文章中丝毫不吝赞美之词,“从中国西南传来的消息说,那儿的考古发现可能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

        这些发现看来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这些青铜像似乎是独一无二的。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使人们对中国金属制造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北纬30度的青铜时代。

        英国人所指的高度在于与世界其他青铜文明的比较。从时间上说,三星堆的青铜雕像被认为在商代晚期,与古埃及、古印度差不多处于同一个时代,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前左右,这个时代,北纬30度线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先后拥有了熟练的青铜铸造技术,史学界称之为青铜时代。

        大约距今5000年前,古巴比伦人便开始铸造青铜器,提前迈入了青铜文明,而这时候的古埃及、古印度乃至中国还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古巴比伦人与青铜的联系一直持续了2000多年,在此过程中,他们创造了为数众多的青铜雕像,“大胡子”国王雕像、青铜女神立像、祭师铜像便是这其中的精品,尤其是出土于海法吉遗址高达176厘米的裸体带冠祭师立人像,被考古界誉为古巴比伦青铜文明的象征和早期世界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辉煌的青铜文明最终和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一起成为古巴比伦的象征。

        千年以后,古巴比伦人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如同森林大火一样散布到其它国家,几乎引燃整个世界,近水楼台的古埃及人、古印度人最早得到真传。

        从古埃及第十二王朝开始,古埃及的艺术家获得了铸造青铜艺术品的权利。国王和神是古埃及人创作的永恒主题,这在他们的青铜雕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尼斯女神青铜坐像、塞特神青铜立像、佩比一世铜像是这其中的代表。古印度的青铜雕像以舞女、农夫等平常人为主,王室的青铜雕像的精美程度反而不如这些舞女和农夫。

        几百年后,古巴比伦的青铜铸造技术又被古埃及人传播到了古希腊,于是,一个划时代的青铜王国很快诞生并迅速达到顶峰。跟早先的古埃及人一样,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家灵感的源泉,他们塑造的最多的是运动员、天上的神雕像,这些运动员和神雕像普遍具有优美的线条、雄浑的身躯与健美的肌肉。

        我们现在看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青铜雕像,大抵会有如下发现:首先是他们的主题和内容,神话传说和国王题材是这几大青铜文明之间永恒的主题;其次是锻造技术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人主要采用捶打技术,在不改变材料质的情况,在模具上敲打压制成型,大抵还只是一种再加工。

        这两个内容都可以在三星堆青铜雕像中找到对应的方面。首先是题材,三星堆的一切都似乎是神秘而陌生的,当时的艺术家塑造的是一些巨大并且五官不成比例的面具、具有同一种表情的青铜人头、高大的青铜立人,这些造型和模样,以前谁也没有见过,这让中外考古学家觉得诧异:这到底是来自何方的青铜文明?尤其是高达260.8厘米的青铜大立人,从高度上来说,已经超过了古巴比伦的祭师铜像,古埃及、古印度更是没有青铜雕像可以与之相比。这样的青铜立人的意义不言而喻,3000年前的中国人不但可以铸造大型青铜雕像,而且还可以铸造世界上同时期最大的青铜雕像。

        之后,继承了三星堆文明的金沙人,铸造了同样精美的青铜人像,在金沙文明中,三星堆的辉煌得以延续。

        青铜文明的制高点!

        从铸造技术上说,三星堆人的青铜铸造方法在当时是先进的,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冶炼技术。冶炼时,三星堆人大约要加入磷,这可以增加铜水的流动性,铸造的时候也不容易起气泡;除磷以外,他们的铸造配方不是单一的,一般含有铜、锡、铅三种成分,这样的合金成分能让这些青铜器硬度适中,出土后清理后依旧可以闪闪发光。

        其次是铸造技术,考古学家认为,三星堆人已经掌握了焊铆、热补法、分铸法、浑铸法等多种青铜铸造技巧。三星堆的铜像群一般采用空心铸造,这样的方法远比埃及铜像将分段制好的铜像肢体固定在木柱上、再回工制作而成的技术高明。

        史前的三星堆人对青铜艺术有着独特的偏好,这些青铜器被他们用于祭祀,追忆和崇拜他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祖先、无所不能的神灵和死去的亲人。一棵棵青铜神树,一个个拥有相同表情的青铜人头,一只只展翅飞翔的青铜鸟,三星堆913件青铜器成功地搭建起了三星堆青铜文明的高度,绘声绘色地把一个失落已久的古老帝国重新拉到我们身边。

        三星堆艺术家喜欢用抽象、变形等方式加重雕像的神秘感和立体感,这些独特的艺术风貌让他们的青铜雕像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体系。他们精美的青铜器完全可以和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同时期的青铜文明相媲美,惟一不同的是,三星堆是区域文明,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则是一个个辉煌的文明古国。3000年前成都平原上的古蜀文明最终成为中国青铜雕像的代言人,它自成体系无人能解的青铜雕刻内容,成为世界文明悬而未解的谜团,也成为北纬30度的又一大人类奇观。

        千古迷窟。

        在安徽省黄山市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连绵群山中,林木葱郁,环溪矗立的山间有36座(处)古石窟,洞中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叠岩,洞中套洞;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洞中无壁画、无佛像、无文字。其中被命名为35号的石窟,洞深170米,面积1.2万平方米,仅掘出的十几万立方米石料,就足以铺就成一条由黄山市通往杭州市的公路。

        鄱阳湖“魔鬼三角”。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吨级的日本运输船“神户丸”行驶到江西鄱阳湖西北老爷庙水域突然无声无息地失踪(沉入湖底),船上200余人无一逃生。其后,日本海军曾派人潜入湖中侦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员全部神秘失踪。山下堤昭脱下潜水服后,精神恐惧,接着就精神失常了。

        抗战胜利后,美国著名的潜水专家爱德华·波尔一行人来到鄱阳湖,历经数月的打捞仍一无所获,除爱德华·波尔外,几名美国潜水员再度在这里失踪。

        过去了40年后,爱德华·波尔终于向世人首次披露了他在鄱阳湖底失魂落魄的经历。他说:“几天内,我和三个伙伴在水下几公里的水域内搜寻“神户丸”号,没有发现一点踪迹。这一庞然大物究竟在哪里?正当我们沿着湖底继续向西北方向寻去时,忽然不远处闪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飞快向我们射来。顿时平静的湖底出现了剧烈的震动,耳边呼啸如雷的巨响隆隆滚来,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我们紧紧吸住,我头晕眼花,白光在湖底翻卷滚动,我的三个潜水伙伴随着白光的吸引逐流而去,我挣扎出了水面……”

        天柱山。

        天柱山地质公园。

        2.4亿年前,印支运动使南、北大陆再次聚合,扬子板块强烈向华北板块俯冲。地壳的抬升,最终结束了天柱山地区的海侵历史和海相沉积,终于让天柱山浮出了水面。

        在天柱山上可以看到含金刚石和柯石英的榴辉岩。天柱山拥有我国独有、全球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高压——超高压地质变质带。由于地壳在运动过程中,地幔中的岩浆在构造运动和超压流体的共同作用下,以脉流的形式被挤压上升,从而形成一条坚硬的带状岩石群,它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地幔之中。其显著特征就是岩石中含有大量黄褐色的榴辉岩。

        而天柱山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却因为1.28亿年前的燕山运动被抬升到了地表。这条罕见且保存完整的变质带被科学界称为一大奇观,它的发现对研究大陆动力学具有深远意义,成为开启地球大陆学的一把钥匙。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使得天柱山一举成为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地区之一。它更像一个泄密者,破译着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亿万年的奥秘。

        其他未解之谜。

        三番五次骚扰的怪火。

        在江西鄱阳湖畔的鄱阳县(原为鄱阳县)莲湖乡朱家村,村民朱满善、朱松善家里无缘无故地不断发生火灾,火星红色,线型走状,每次起火都很奇怪,易燃的东西没烧着,难燃的物体偏偏着火,而且火势无论多大,每次浇上一点水即灭,1995年3月23日至4月6日,朱家已发生大大小小不明原因的火灾20多起。

        “巴别”通天塔。

        地处幼发拉底河东岸的巴比伦城,距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约100余公里。这里矗立着一座年岁久远的“巴别”塔,当地人称之为“埃特曼南基”,意为“天地的基本住所”。但是,为什么要建造通天塔呢?它是奴隶制君主的陵墓,还是古代的天文观测之地?至今没有人能回答。

        原始部落神殿遗址。

        在黎巴嫩巴尔别克村,有一个原始部落遗址,它的外围城墙是用三块巨石砌成,每块都超过1000吨,即100万公斤,其中仅一块石头,就可以建造三幢高5层、宽六米、深12米的楼房,且墙厚度达30厘米。这三块巨石在当时怎样运来的,有谁知道?

        那不勒斯“死亡谷”。

        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瓦勒尔湖附近,有两处“死亡谷”,只危及飞禽走兽,而对人的生命却没有威胁。每年在上述“死亡谷”丧命的各种动物多达3万多。

        比萨斜塔千年不倒。

        比萨斜塔。

        坐落在意大利北部佛罗伦萨市的比萨斜塔至今已有828年历史。此塔建至一半以上高度时就开始倾斜,斜度为1.2至1.5米,已饱经风霜820年,有望创下“千年不倒”甚至“万年健在”的记录。

        马耳他岛上的轨迹。

        面积为316平方公里的地中海中部岛国马耳他,有一条奇特的轨迹,凹槽深度达72厘米,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中深达42米的地方,说它是车轨吧,但它又显示出明显不同的辙印,从古到今,产生过关于轨迹的20多种猜想,无一能成立。

        加州“死亡谷”。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内华达州相毗邻的山中,也有一条长达225公里,宽度在6至26公里,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的“死亡谷”,峡谷两侧悬崖峭壁,异常森严。1949年美国有一支寻找金矿的勘探队,因迷失方向而误入此谷,几乎全军覆没。有几个人侥幸脱险爬出,之后不久也不明不白地死去。

        此后,也曾有多批探险人员前去揭谜,除大多数葬身此谷外,幸存者也未能揭开这个迷,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地狱般的“死亡谷”竟是飞禽走兽的“极乐世界”——200多种鸟类、10多种蛇、7种蜥蜴、1500多种野驴等动物在那里悠然自得,逍遥自在。[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4/14785/81045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