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鸿儒 > 273:中西方魔法比较

273:中西方魔法比较


【醉酒寒蝉】是的,你没有看花眼,一切都是如此自然。

        这就是魔法——Magic。

        我们可看到,在欧美奇幻游戏和东方武侠游戏中,关于魔法的描述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同的文化里,魔法的内涵具有较大的差异。在东方,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道长腾云而来,驾雾而去,手中拂尘一扬,一声“急急如律令”,便将伪装的妖魔打回原形;在西方,一脸冷峻的红袍法师,戴着兜帽,手握镶着宝石的法杖,背诵着滚瓜烂熟的古老咒文,一只来自地狱的骷髅便被他召唤而出……

        这样表面化的描述不足以将不同文化中魔法的差异清晰地阐述出来,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具体深入的比较。

        ■发源以及文化载体的比较。

        首先我们来看魔法这个词的定义和指代含义。

        魔法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定义它呢?在我看来,魔法就是通过信仰、研究和修行而获得驾驭、激发、操纵周遭所蕴涵的魔法能量的方法和能力。魔法通常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改变目标事物的外在形态,如隐身术、孙悟空和杨戬的七十二变;对目标事物造成损害或增益,如火球术、修复术、治疗术;控制目标事物的意志,如召唤魔怪、魅惑他人;扭曲时间和空间,如时间停止、瞬间传送;赐予或剥夺目标事物的能力,如减速加速、飞行术等。

        我们通常所说的“魔法”一词具有浓厚的西方化色彩,对东方文化一般是突出“仙术”、“道术”、“佛法”这样的称谓。而“魔法”一词中的“魔”字,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有着特别的指向性:邪恶的魔头。我们可把红袍法师和白袍法师都称为魔法师或巫师,但无法把太白金星和白骨精给混淆到一起去,魔就是魔,神就是神。

        其次,东西方魔法的文学载体及其地位差异很大。西方魔法的详细记述主要见诸以《魔戒》、《龙枪编年史》为代表的奇幻文学中。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主要是描绘中世纪时期的国家战争、种族和宗教的争端,以及在此背景下某些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比较注重彰显救世除魔式的个人价值和小团体的英雄主义。它同时也是电子和电脑游戏中魔法的最大灵感来源。著名的欧美游戏系统规则龙与地下城(Dungeons&Dragons,以下简称D&D),其世界构架的背景源头就是托尔金教授的奇幻文学名著《魔戒》。

        奇幻文学从欧洲流传到电子游戏先锋国度日本,催生了《罗德岛战记》、《亚尔斯兰战记》这样的大作。很快,由这两部作品改编的电子游戏诞生,加上D&D核心规则在日本造成的巨大影响,一时间几乎所有的日本RPG都采用了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剑与魔法的虚拟世界做背景。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没有奇幻文学进行的艺术夸张和书面流传,魔法也不会有今天这样大的影响力;而如果没有魔法,电子和电脑游戏将是多么乏味!在这其中,西方的奇幻文学功莫大焉。

        “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这样的小说,便是神魔小说。鲁迅先生以此给中国记述魔怪神佛故事的体裁作了个定论,我们文化中的仙术道术的记载,大多见于神魔小说。神魔不同于奇幻,前者更像是在朝代更替的大背景下道释儒3教的斗争演变史,神和魔之争,最终总是象征着当权者的神战胜了邪恶的魔。

        我们可看到,在中国的神魔小说里,具有魔法使用能力的多是一些得道神仙如托塔天王李靖,或吸取天地灵气修炼千年万年的魔怪,如牛魔王和狐狸精,甚至是某些神仙的坐骑和仆从,如《西游记》里众多下凡魔怪。普通人对魔法的了解极其有限,掌握魔法奥妙的也相当稀少,因此魔法实际上成了一种神法,不是凡人可以轻易获得的,即便是天地之灵石齐天大圣孙悟空,也要经过菩提老祖的精心点拨才具备大闹天宫的能力——至于弥勒佛、老子这些大宗师是如何修习到神奇法术?我们可推断,他们天生具有一朝悟道的能力吧。

        在此,神魔小说和奇幻小说体现出很大的差异:奇幻小说中的魔法,是以凡人为最大载体的,而神魔小说中描绘的虽是人的战争和纷乱,却是寄托在神魔怪的躯体上表现出来的,在《封神演义》中这一特征被表现得异常明显:普通人只有可怜的战力,他们在战场上所取的作用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普通人最强莫过于达到魔家四将那样的水准——那四个家伙靠的是神兵利器,而非自身苦修得来的仙术;而哪吒、杨戬、土行孙这样的天将神徒则威风八面,俨然是周朝取得天下的关键人物;至于如来佛祖、观音菩萨这样的仙佛就不用提了,他们的法术威力实在过于惊人。这个差异注定了一点:神魔小说中的英雄即封建王朝的统治阶层,布衣百姓中难有英雄。

        ■原理以及使用方式的比较。

        然后来看东西方的魔法的原理和使用方式,其中也有很大的差别。西方的一些说法将魔法能量描述为某些无法用肉眼看见的粒子,魔法师则能感知到这些魔法能量的存在。魔法师运用法杖、咒文、肢体动作或其它介质材料如草药、宝石、魔法阵等,来激发空气中的魔法能量。某些高级法杖可能被法师灌输了魔法能量,但咒文、魔法阵这些激发介质本身并不具有神奇力量,只不过是施法的一种工具。我们在游戏中能直观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魔法门》中。

        如果没有事先学习和记忆某种魔法,或没有记载该种魔法使用方式的卷轴,法师是无法使用魔法的,如《冰风谷》里,魔法的施展都伴随着吟唱声,施法者还必须做出某些特定的姿势。出于对游戏操作上的简化,施法材料基本上不会在游戏中出现,但在原理上仍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说D&D规则下的穿墙术,除了需要特定的姿势和咒语外,还需要一小撮芝麻,否则法术无法施展成功。

        施法材料的存在也解释了为何我们在游戏中看到的中世纪法师腰边都有一个小袋子,以及为何法师袍子上都有一些特制的口袋。西方魔法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法师如果要完全展现法术的威力,禁止穿上任何护甲,否则将导致施法失败,或完全不能施法。这似乎是为了强调施法者的精神力量。

        我国的法术缺少对魔法能量粒子及其类似事物的相关描述,因此咒语很可能本身就具有了强大的力量,比如说唐僧的紧箍咒,只需要不停念地诵就能让孙悟空痛苦不堪。不过东方法术很注重咒语和具有魔法能量的道具配合,比如说金吒使用其宝物遁龙桩,在《封神演义》通常是如此描述的,“金吒急祭起遁龙桩,一声响”,便将某人给定住了。“祭”字的意思就是念诵咒语来使用道具。而被灌输了魔法能量的装备,在《暗黑破坏神》等游戏中,是不需要什么咒语就能随意使用的。如果每次使用火炎剑都需要念诵咒语,玩家一定会累到吐血……而中国的神仙,比如说杨戬和孙悟空,可一边施展法术,一边拿着大型武器穿着厚重盔甲和敌人激战,这在西方的魔法师中,是极为罕见的,D&D的各版规则都严格禁止法师学习齐天大圣。另外,相比蜀山的剑侠御剑飞行而来的潇洒,魔法师们的“任意门”相比之下就要逊色得多了。当然,实际上在游戏中,玩家们想必也不希望李逍遥一开始就能学会满天乱飞,那样的话游戏玩起来还有什么意思呢?

        ■关于魔法类别的比较。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魔法的分类上,东西方有何不同。有关魔法的起源众说纷纭,不过几乎所有的说法都指出,魔法诞生在人类还不曾出现的远古时期:在创世主创建世界时,魔法也同时出现。魔法的种类非常复杂,通常来说,可分为水、火、风、土或光、暗或黑、白等法系。

        不同法系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水系法术有祝福、治疗之类;火系则有多种杀伤法术,风系具有加速、飞行等效果;土系主要是防御方面的法术。一种传言如此描述:最先出现的魔法,是水系魔法,其理由是水是构造生命的重要物质。

        这里特别提提集西方魔法体系之大成的D&D中的魔法分类。从职业上来说,D&D中的魔法被分为奥术和神术。奥术接近于日本RPG中常说的黑魔法,是巫师、术士、吟游诗人这样职业所具有的魔法,通过个人修行得来,如解离术;神术则接近于白魔法,是牧师所具有的魔法,是依靠坚贞的信仰所蒙受的神恩,如治疗术。从派系上来说,D&D中的魔法被分为互相对应的8种,如附魔系、预言系、变化系等。

        下面以常见的加速术在D&D中的设定加以说明:加速术(Haste)。

        变化系魔法。

        施法等级:吟游诗人(3级)、术士/法师(3级)。

        法术成分:言语、姿势、材料。

        施法时间:单动作。

        距离:近距(25英尺+5英尺/每2级)。

        目标范围:1个生物。

        持续时间:1轮/级。

        豁免检定:强韧,通过则无效。

        法术抗力:允许。

        效果的描述(简要):在受术者回合的正常动作结束之前或之后,可完成一个额外的部分动作;受术者防御等级有+4速度加值;跳跃距离为平常1.5倍。

        施法材料:1片甘草根切片。

        志怪小说混合着民间的原始思维,在魏晋时期存在从神话到仙话这样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读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如果是人神之恋这样的小说,凡是男方是个天神或者是个野兽,而女方是人间的女子,这样的作品就带有神话性,因为它所包含的哲理和伦理的原始野蛮性,是人间社会承担不起,难以包容的。如果男方是人间的青年男子,女方是一个仙女,一个狐狸精,一个女鬼,这类小说就属于仙话。

        文明社会的礼仪制度压抑人的天性和情欲,就通过这么一种传说的方式求得发泄和补偿。人物角色的颠倒变化,使神话变成了仙话。比如说干宝的《搜神记》里有一篇《蚕马》的故事。这个故事讲非常古老的时候,有一个家庭的父亲到边疆去打仗,留下一个女儿在家,她非常寂寞和苦闷,有一天她对家里的公马说:谁要是把我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他。

        那匹马听了就发起性子,挣脱了绳子,跑到战场上去,她父亲看到这匹马在蹦跳折腾,很奇怪,感到家里一定出什么事了,就骑着这匹马回去了。回来后,这匹马就不吃也不睡,就等着成其好事了,父亲觉得很奇怪,就问他的女儿是怎么一回事情,女儿告诉他来龙去脉,父亲认为这件事有辱家风,就埋伏了弓箭手,把马给射死了,并把马皮剥下来,晾在院子里面。

        有一天他女儿在院子里玩,在院子里跳舞,看见马皮就用脚去踹,说:这个畜牲,还想娶人间的女人!突然这块马皮就立起来了,把这个女儿包起来了,然后跑出去几十里地,在一棵其大无比的桑树上,化成了一只很大的蚕。这是蚕神崇拜的一个想象,带有神话色彩,也许是古人看到蚕像马的脑袋加上女人的身体,就想象了这样一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充满着神话性,比如说,第一,承诺就是命运,你答应的事情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第二,两个物种还可以合成第三个物种,简直是古老的“基因工程”。这就是说创世纪的那种神秘的力量还在,而且马和人间的女子结婚,这是超出了人间的伦理所能承受的范围的,只有在神话中才能想象,才能存在着这种混合着兽性、人性和神性的异类之美。

        D&D中的所有魔法都用如此统一的格式来加以描述,这样的魔法系统符合游戏的计算需要,情理上也解释得比较充分。而在东方魔法中,我们无法得到如此清晰详尽的魔法资料介绍,仙家们似乎完全可以随兴而为,无所不能,充满了浪漫情调,例如观音菩萨喝一声“合”,红孩儿便双手合十,再也分拆不开了。

        在如今的武侠游戏中,这方面的设定倒是稍微严谨一,五行相克的设计越来越被设计师们所重视,这也使得武侠游戏中的魔法看起来不再那么天马行空。相对于西方比较详尽的魔法分类来看,我国传统的魔法分类是比较模糊的,通常是按照宗教来分,上文所说的仙术、道术、佛法以及妖术。不过从作用效果上来说,这几类法术不太容易区分开来,而且重叠,比如说,师从菩提的孙悟空会隐身术,而佛家高徒也会隐身术,但这2种隐身术的咒语是根本不同的;又比如说,妖魔的火术是邪恶、不洁净的,而佛家的火术则刚好相反。

        总的来说,东方魔法由于宗教不同而各具体系,而西方魔法由于一神论而划归一统,从整体上来看,由于现代奇幻文学的兴盛、奇幻游戏的繁荣,西方魔法的分类在逻辑上比东方要严谨、条理上比东方要清晰。至于像孙悟空那样动辄即可“化作一阵清风而去……”的魔法,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

        ■关于施法者的比较。

        再者,我们来看看东西方魔法中,关于施法者的差异。

        古希腊神话里的普罗米修斯是地母该亚的后裔,他用泥土捏成人形,并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善恶之性注入泥中,造物造人,这可算是最古老的魔法之一了,东西方都有。

        具有该能力的当然也不是一般种族,因此,西方人认为人类和许多种族一开始是不会使用魔法的,他们是靠自身的刻苦钻研,或从自然界中或从神祗的教诲中,才领悟到魔法的要义。而在剑与魔法的奇幻世界中,人类、矮人、精灵等种族才是主角,那些古老的神祗们则鲜少被奇幻文学详细描述过。几乎所有奇幻类RPG所描述的都只是玩家作为普通人成长的过程,即使具有神格,也不会在一开始就觉醒。

        中国人要走向大法师之路,似乎唯一的可行之道就是皈依某个宗教,或成为道家老、庄的信徒,或削发为僧,向释迦牟尼顶礼膜拜。《封神榜》中的截教和阐教,邪正两主帅闻太师和姜子牙,都是道家子弟。不过一旦修炼到了姜子牙这样的水准,普通人也就走上了神仙榜。或许可以这么说,东方人的大法师之路,就是修炼成仙的路,强大的魔法,需要具有神格才能施展。当然,在强调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的现代社会里,东方的电脑游戏对此作了一些改变,《传奇》、《秦殇》中的道士,属于人格而非神格,但具有施展法术的能力,如《传奇》中道士的强大法术“召唤神兽”。不少国产游戏还在纯东方背景中加入了懂得西方魔法的职业,如《秦殇》中的女巫。这说明电脑游戏中不同文化的交流正在日益加强,姑且不说《秦殇》中“女巫”的职业描绘是否和中国传说相吻合,但部分引入西方魔法能使游戏的娱乐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对玩家来说,也是好事。

        另外,针对不同的种族,西方魔法在修习上也有限制。一般来说,矮人族并非学习魔法的能人,他们更愿意学习锻造和战斗技能,因此这个种族的法师十分稀少;而侏儒则具有幻术师的天赋,只要侏儒乐意,他们就能成为最出色的幻术师。对种族的修习限制,中国魔法没有什么明确规定,绝大部分生物都能学。不过,根据具体情况还是有些变化,例如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虽然也会变化之术,但要他也像孙行者那样变蜜蜂、变蚊子,就有些强“猪”所难了。

        ■关于魔法道具的比较。

        最后,我们来看看一些具有强大魔法能量的中外神兵宝贝。

        从北欧神话中诞生的泰坦之剑是比较有名的武器了,这把剑长达2米,非人类所造,人类中只有极少数人可使用。传说极为高大强壮的北欧英雄贝奥鲁夫依靠这把强大的巨剑击败了怪物格兰戴尔和他的母亲海底魔王巨龙,但在一次和魔怪的战斗中,泰坦之剑由于吸收了魔怪的血而溶化,只剩下了黄金的剑柄。

        这把名剑曾在《英雄无敌》和《魔法门》中登场。在D&D系列游戏中,多次登场的圣剑卡索谬尔,也是一把神奇的强力武器。这把双手巨剑只有圣武士才能使用,它具有多种特殊能力,很容易引起贪婪的龙的注意,持有者得十分小心。

        我国神话传说最出名的魔法武器,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了。这根来自东海的定海神针在齐天大圣的手里被舞得出神入化,对此故事,我们都烂熟于心了。而像哪吒三太子的混天绫、乾坤圈、风火轮,二郎神杨戬的哮天犬、三尖枪等诸般宝物也颇具威力。由于我国历史悠久,神话传说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在神话人物、神兵利器等数量上远远超过了西方的有关记录,仅仅一部《封神演义》,就描绘了大量的魔法兵器和道具。

        相比之下,东方的神兵道具不像西方那样,用数值来进行详细的解释(例如哪吒装备风火轮后行动力+5,或金箍棒为重击型武器,另外有+4的附加值),而且一旦失去某些法宝,简直就成了废物一个。这在《封神演义》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失去了“翻天印”的广成子见着徒弟殷郊也得落荒而逃。相比之下,西方的魔法师在将记忆的魔法施展完之后就得休息8小时也好不了哪儿去,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剑士的保护,魔法师们也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有关魔法,要说的实在难以尽数。中国和西方魔法的比较研究也绝非区区一篇文章就可说清楚的。在《魔戒——双塔奇兵》即将在中国公映之前,《哈利?波特与密室》正在横扫各地票房,新的奇幻热潮已到来,中国人对于魔法的兴趣在最近几十年来被提升到了顶点。

        有关奇幻文学的网站多如牛毛,各大战役的万智牌、D&D第3版核心规则手册在大陆相继上市,电影、小说、游戏,竞相助势,沉浸在魔法热潮中的,已不再只是对一切都感觉新奇的儿童和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事实证实了这一点:被一些专家认为是文学水准并不算太高的《哈利?波特》系列,在中国的销量已超过了300万册,其周边产品更在一些城市中脱销。

        不得不提的是,西方的奇幻文学能风行全球,在小说、电影、游戏上全面丰收,但中国的神魔小说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明清神魔盛世后,中国就拿不出像样的神魔小说了,倒是本土的网络奇幻文学开始流行。当我们看到,即便是《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样文学水准更加优秀的作品,也没能在西方引起多大反响,而东方人制作的游戏,却更多地去采用欧洲中世纪作为背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虚幻的魔法仍然有如此之多的人热切关注……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5000年文明古国,被《西游记》熏陶长大的我们,也许内心里隐隐都渴望再次大闹天宫,在明清的神魔盛世之后,中国陷入漫长的苦难当中,神魔小说失去了腾飞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的幻想力也出现了断层。但我相信,神话并不只属于儿童。我们每个人都心怀梦想,都希望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展翼翱翔。我们需要点石成金的魔法,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采,把我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像是骑着扫帚的魔法少年一样,向着梦想的目的地飞去。

        让我们在魔法的世界里,放声大笑吧。[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4/14785/81044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