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谍步江湖 > 第二百○八回 臣解君心

第二百○八回 臣解君心


凌云冲不露声色,不直接表示赞不赞同,说道:“那奏折上说,没有了驿站,也就能杜绝各级官员到驿站揩朝廷的油,从而为朝廷节约银两。刘懋上奏说,此举每年可节省近乎百万两银子。也许皇上认为,如此一来,辽东兵饷、晋陕两地赈灾平寇,都有了钱银来源。

        当下官吏狠命搜刮驿站,搞得驿站民夫们是逃工的逃工、闹事的闹事,甚至有活不下去的民夫卖儿贴妇,苟且度日。以刘懋的看法,裁撤之后,那是利国利民。然而裁驿的结果,无意中便产生一个烂摊子。就如方正安所说,最终可能导致大批无法生存的驿卒纷纷加入流寇叛军的行列。

        这些人当初在附近的驿站谋了个当驿卒的差使,驿卒虽然地位卑微,但有固定生计,迎来送往还有些小油水可捞,因此要谋到当驿卒的饭碗,肯定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如果皇上一道圣旨砸了他们的饭碗,这些没了生路的民夫难保不揭竿而起。这也是可以预见的事实。

        真到了那时,局势危急,国势堪忧。如若裁驿的结果出乎皇上所料之外,当形势有朝一日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这帮大臣群情汹涌,没个不向皇上告刘懋的状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到那时候皇上会听谁的呢?”朱由检闻言一怔,道:“朕刚才已经说过,这一批人可以转移安置从而另谋生计。安置的钱银也可从各地方府县裁驿后的裁节银中而来。有此法解决,还担心什么呢?”

        凌云冲摇了一下头,道:“裁驿简单,皇上一道圣旨谁敢不从。可是皇上想没想过究竟如何安置?真正施行起来有多困难?用裁节银转移安置的建议,只能是一个美妙的幻想。”朱由检一惊,问道:“你这话似乎另有所指?究竟为何?”

        凌云冲道:“臣在东厂这些年,也知闻大小官员贪墨之势情态严重。而今了解到各地驿站之腐,竟是如此触目惊心骇人听闻,目睹此种情景,官员是如此麻木不仁,大小官吏都从中得益,唯独百姓不与。有这些弊端,当然要瞒着皇上。其中有多少勾当在里头?臣能想得出,但无从知晓内情,然而谁又与皇上说过?臣又如何晓得?臣想皇上之前没有料到事情会是如此的严重。”

        朱由检怒火上冲,道:“你说的不错。连朕也被蒙在鼓里。各地驿站弊窦丛生千疮百孔,补不胜补防不胜防,事情非要严重到这个程度才来向朕汇报,就连汇报的人自己也给辅臣送过礼。狗苟蝇营之徒都在拿驿站的事说事,或开脱自己,或另有他图。老成油滑之辈做事往往表里不一,启奏时表情生动,奏疏中说得冠冕堂皇有所主张,但到底于事无补。”

        凌云冲道:“皇上裁减驿站本是为了减轻黎民百姓的负担,但如今贪官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甚至杀之不尽前赴后继,皆因一个钱字而起,为一个利字所驱。银两这东西,世人都说此物好,几人知是血染成。裁节银说到底是银子,只要是银子,哪有不被贪的?或许最后,皇上还没有收到裁节银,那些官吏先就往自己的腰包里安置了。虽然现在的驿站存在弊端,可是裁撤以后又可能会产生另外的弊端。裁驿之举充满了变数,不敢想像难以想像。望皇上深思熟虑,三思而行。”谍步江湖起点唯一完整版。

        这一层意思凌云冲当场和朱由检说的很明白,这就是大明官场的现实,这个事实很残酷,朱由检恍然大悟,顿时怒气冲天,却又是一种幽怨的感觉,在紫禁城的宫禁深处,他常常有不由自主要流泪的感觉,在自怜自悯中忧伤不已。即使他颇有德才,但他的前辈给他留下了一条必亡之路,积重难返,一手托不住倾塌下来的天。他常常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忧伤感所包裹,他无力挣脱,心头沉重而辛酸,似乎幻象丛生,又似乎清净澄明。他隐约感觉到,大明迟早要出事。

        朱由检怒过须臾,心头感慨万千,重重一声长叹,悲痛的道:“朕自登基以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常将有日思无日,心中时刻装着江山社稷,自朝至夕,时时呕心沥血,无片刻之暇。朕希望众臣一心,跟朕一起重整大明千秋大业。然而他们就那么迫不及待寅吃卯粮损公肥己,搞得大明乌烟瘴气国势堪虞,哼!看到如此局面,朕实在是痛心疾首之极。如今放眼朝中,忠臣良相屈指可数,真正有心辅助朝政,实心济事者寥寥无几。”说罢沉重的一叹,顿了一下,又道:“你这一番话倒是提醒了朕,裁驿此事变幻莫测,应该着眼于长远。既然如此,暂且先缓一缓。待朕好好思量思量再下诏令。”谍步江湖起点唯一完整版

        凌云冲拱手道:“臣只是希望皇上慎重考虑裁驿一事,以免后患无穷。多番调查再作决定,不必急于一时。”朱由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时听见王承恩在御书房外大声喊道:“皇上,兵部侍郎方正安大人在外求见,说有一封重要文书要呈交皇上。奴才不敢惊动圣驾,故此代为通传,请皇上示下。”

        凌云冲心想方正安肯定还是为裁撤驿站之事而来。朱由检郎声道:“朕现在和小凌在谈事情,你把他的折子带进来便可,叫他先回去。朕稍后再另行传召于他。”王承恩应道:“是。奴才遵旨。奴才这就转告方侍郎。”过得片刻,王承恩推门进来御书房,将方正安的折子上呈朱由检,然后躬身退出又再关好房门。

        朱由检打开奏章里面有一封函件,是方从哲写给他的,几点关于裁撤驿站的看法。就连退休的方阁老也无法直截了当的说反对,他在奏折上,先是肯定了皇上的观点,裁撤驿站确实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同样也给皇上举出了相应的弊端,驿站是传信的地方,没有了驿站,往来传递军情调拨军需,肯定是不方便,还有被裁掉的那些驿卒,让他们去干什么呢。

        他觉得裁撤驿站并不是什么太好的主意,现在国库并不空虚,万历皇帝在位的时候,派税监矿使给朝廷弄了不少银子,既然不缺钱,何必要把往来传递消息,招待官员的驿站裁了,不如等军费兵饷的开支到了不够不得已时,再行考虑此法。

        可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对裁驿有益的观点予以肯定,并写出目前国库并不空虚,可以承担驿站每年的费用。只是在裁驿这件事上,他不知是撤掉有利,还是不撤有利,所以才决定留中。皇上圣明自有主见,是否需要裁撤,还请皇上裁决。

        朱由检看罢不禁冷哼一声,脸上现出怒色,随手把奏折扔在桌案上,气愤的道:“这个方正安竟然找来他伯父跟朕讨价还价,小题大做到这般程度,实在是过分。看来他决心难移举动做大,朕总不能罔视不顾置之不理。你说应该用什么方法应付他好呢?”

        凌云冲没想到方正安居然会去请他伯父出面向皇帝进言,从江南千里迢迢飞传书信至京城,而且是快马加鞭这二三日就送到了,可见方正安对请奏此事的急切程度。凌云冲刚才听朱由检几次说到方正安时的口气已然不满,现在听他说话语带抱怨脸色暗沉,便知他对方正安的行为颇为恼怒。

        凌云冲一下想到那日朱由检欲派他去诛灭魏忠贤时,口气中颇有些居高临下,一派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冷冷的距离,和之前礼贤下士的风度和平易近人的态度判若两人。他仿佛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帝王被权力与欲望扭曲的心理轨迹。

        这是一个皇帝最不为人知的心理迷宫所在。朱由检的心理凌云冲摸得一清二楚。源自皇帝唯我独尊的心态,君臣之间是不可逾越的界限,皇帝就是皇帝,维持自己身为帝王的尊严,源自于皇帝的心里,也是长久以来帝王自动形成的价值观。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4/14779/81029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