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二百二十九章 霸气侧漏

第二百二十九章 霸气侧漏


战争就是将我方意志强加于敌人身上的暴力行为,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途径,便是使敌人丧失抵抗力量与意志……欲击败敌人我们就应当先尽可能的揣度敌人的抵抗力,然后用更大的力量来尽可能的将之打垮,而敌人的抵抗力是由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相乘而得的……既敌人的抵抗方式的多少与抵抗力量的强弱…

        所以说皇帝陛下的提醒是很有必要的,更何况当时在座的韩增、赵充国等人也抱有同样的想法。

        刘病已“霸气侧漏”的道:“在座所有将军听好了,我再重复一次命令,出兵后不必废话不准求和,格杀勿论,把所有东西抢光,带不走的就地烧光,明白没有?”

        众将齐声答道:“听明白了!”

        霍光道:“大司农魏相——”

        “在。大司马大将军博6侯有什么吩咐?”

        霍光道:“从现在开始,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所有盐、铁、木炭等物资都不允许卖到匈奴去,违者按照通敌罪处理。”

        魏相道:“大司马大将军博6侯,我有个建议不知道是否该说。”

        霍光道:“说。这次开会,就是要‘集思广益’。”

        魏相道:“那我说了。我觉得吧,光我们自己不给匈奴盐铁这没用,西域各国卖他们咋办?因此应该派出使者,告诉他们我们出兵十五万正在打着呢,要是有擅自到交战区域资助他们的,误伤了可一概不负责。这样既可以断了匈奴的后路,又可以宣扬大汉国威,还能避免伤了西域各国的和气,一举三得。”

        霍光以赞赏的眼光看了魏相,笑道:“没错,你说的很好。皇帝陛下觉得呢?”

        刘病已道:“丑话说在前头,误伤了没我们责任,这样最好。”

        老实说霍光是越来越喜欢魏相了,这小子不仅有军事眼光、理财头脑,还具备外交手腕儿,真是个少见的全才!

        大汉所派出的统帅‘五路出击’的各支汉军的军中主将,事实上也均是大汉的军中翘楚、是构成大汉军方将领框架中的绝对骨干……。

        先就军中的威信和地位上来讲,在五支汉军的主将中,就有两位是‘位比三公’、相当于全军副统帅的征战经验丰富、军旅生涯多半生的老将;那就是前将军韩增和后将军赵充国。就在大汉朝军方的地位上来说:前将军韩增还要位列于后将军赵充国之前。

        其次,在这五路的汉军主将中,还要有多年戍守边陲、同塞外群胡浴血争夺多年的军中少壮派骨干,那就是度辽将军范明友和云中太守田顺。

        作为老霍光五女婿的度辽将军范明友,事实上是霍氏后辈中能力最强、对大汉朝所建立的功勋最为卓著、但也是家族背景最为浅薄的一个。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范明友几乎是完全的依靠着自身的能力和实力,强势的崛起于大汉军中,才得到了老霍光的垂青被招为了五女婿。按年龄算,除早已死去的老霍光的大女婿上官安,范明友的年龄尚要稍稍的大上其他几个女婿几岁。

        对大汉朝军功卓著的范明友,从孝武皇帝在位后期就开始了辉煌的军旅生涯:先击益州羌人谋反获大胜被晋封为中郎将,后多次的征讨伐匈奴、乌桓亦取得大胜而被晋封为了度辽将军。如果不是因需要而被委任为‘五路出击’其中一路的主将,已经被任命为了未央宫卫尉的范明友,此刻应该身在京城长安了。

        而作为云中太守的田顺,事实上也同样是一位多年就戍守在大汉边陲的重要将领,有着多年戍守边陲、同群胡征战的丰富经验。

        ‘五路出击’的最后一位主将,则是在朝堂上身居御史中丞、此次出征加挂祁连将军衔(杂号将军,高级将领,但不列入军委常委)的田广明。作为三公之一御史大夫副职的田广明,以往也是出身于军方,所以此次才统率着五路中实力最强的四万余京畿驻军担当了‘五路出击’中的一路。在‘五路出击’的汉军中,其余的四路均是由边军来担纲,唯有田广明这一路,是由京畿的驻军所出任。

        大汉和后世明清有所不同,不要被‘御史’两个字给迷惑。在这个时期,御史并非是像后世一样的乃是‘纠察、督查’的代名词。不妨把两个字拆解开来理解:御,含有着御驾的意思;史,含有着长吏的意思。在这个时期,作为御史类主官的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几乎就是相当于后世内阁六部中刑部和户部的结合体一样。既主管着大汉朝的刑名,又主管着大汉朝的财政。当然,督查、纠察的职责也是在御史大夫的权限之内。

        还有一点就是,此次大汉虽然名义上是‘五路出击’,事实上以相互之间的相隔距离和协同配合来说却是相当于两路。既正面的一路是以田顺和田广明在前部实施分进合击,后面由经验老道的前将军韩增坐镇协调、支援。而另一路则是在侧翼由范明友出任前驱,随后跟进的后将军赵充国作为后援。

        虽然朝廷并没有对五路出击的汉军作出明确的属从关系硬性规定,但摆出的总体态势则俨然是分别以两位‘位比三公’的朝廷军方重要将领韩增和赵充国来统一协调正面、侧翼的两路进攻。可想而知,如果正面的三路、侧翼的两路如果分别会合到一起,自然是就要由军中巨头的韩增和赵充国来总揽统筹的调度一切。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前线指挥官分工了。经过研究,最后方案是这样的:

        御史大夫田广明封为祁连将军,率领3万人马从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出;

        前将军韩增,率领3万人马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地区)出;

        后将军赵充国,率领3万人马从酒泉(今甘肃省酒泉)出

        度辽将军(杂号将军)范明友率领3万人马,从张掖(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出);

        云中太守田顺加封虎牙将军(杂号将军),率领3万人马从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出;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14/114310/4815898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