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明末绝地狂飙 > 第154章 美女编辑的报纸

第154章 美女编辑的报纸


当勒克德浑做好部署,正要大规模调动各地清军时,却又接到报告,说江阴的抗清武装有四五万人在阎应元、陈明遇的指挥下,向常州逼近,四处砍伐木材打造攻城器材,准备一举攻克常州。[燃^文^书库][www].[774][buy].[com]【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原来这也是杨光的安排,向江阴送去了请求配合的书信,阎应元、陈明遇接信后,知道如果不是铁血军战常州战苏州攻松江,江阴才有可能偏安一隅,否则早已被清军大军团团围住攻打了。事实上,另一个时空的同一时间里,江阴已被清军十万大军围住苦战,而现在的江阴不但未受到怎么攻打,甚至在铁血军两次赠送军械武器扶持下,有了一定的野战能力。

        阎应元、陈明遇商议,觉得这事关江南抗清的大局,便毫不犹豫地按杨光的要求,立即组织江阴义军向常州方向实施佯动。

        其实,以江阴义军的能力,的确凑齐当地居民中的青壮年四五万人来守护城池,但如果要出动野战,能出动万余人就不错了,阎应元、陈明遇广布疑兵,早上从大道出发的义军,晚上抄小道悄悄回来,第二天换上衣服将行军秩序变更一下,再从大道向常州进发,如此几次三番,给人一种大军行动连绵不绝的感觉,清军的探子看了,错以为江阴义军真的出动了好几万人马来攻打常州。

        可是等清军要与江阴义军决战时,江阴义军一下子缩回去了,等清军要往江阴进军时,江阴义军又绕到清军背后袭扰,令清军不胜其烦。

        在江阴义军大举出动的同时,太湖的义军也突然活跃起来,兵分多路,佯攻城池,骚扰清军后勤,按照杨光盗版来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太湖水上游击战原则,太湖义军在清军分散时就集中打击清军,在清军集中来攻时,就化整为零躲进太湖深处,等清军疲劳时,则跟上来不停袭击,令一直压在太湖流域的清军手忙脚乱,却怎么也抓不住像泥鳅一般灵活的义军。

        后世清粉们号称“继承了奴儿哈赤勇猛果敢”的勒克德浑,一个头两个大,不知要将自己的勇猛果敢投向哪里。

        弘光那个窝囊皇帝会不会在松江?

        是不是有人故布疑阵引诱清军东进松江?

        勒克德浑命令南京出发的清军不得不停下来,汇总各地的情报,苦苦思索分析了很久,不得要领,最后放下“天才”的大面子,召集满汉部下们来一起商议。

        从一些汉奸文人手上,勒克德浑得到了几十份《华夏时报》。

        勒克德浑懂得的汉字不多,只能听那些汉奸文人评论,说这什么《华夏时报》前无古人,其风格很是奇特,某些文章似乎很有文采,措辞得当、辞藻华丽、骈四骊六、音律对仗工整,而有些文章直接用的是市井大白话,没有半点文采,但说出来的内容却似乎很能蛊惑人心。

        几乎每期的《华夏时报》都说大明军民要团结在以弘光皇帝为核心的朝廷周围,并连篇累牍地说弘光皇帝正在松江如何和群臣运筹帷幄,铁血侯杨光率铁血军在前线大败清军,有些细节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如同传奇小说一般,例如说清军大将叶臣正在糟蹋民女时,恰好铁血侯杨光率大军杀到,铁血侯亲自与身子光溜溜的叶臣大战三百回合,在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决斗中,英勇无敌的铁血侯先是一脚踢碎叶臣的作案犯罪工具,然后砸断他的狗腿,最后用手将叶臣撕碎了喂狗吃了……

        而现在,铁血侯杨光正威风凛凛地率领十万大军等着勒克德浑自己送上门来喂狗呢,只要勒克德浑来了,肯定只有喂狗的份……

        听汉奸文人吞吞吐吐说《华夏时报》如何污蔑自己时,勒克德浑坚挺地跳起来,大手一挥,扇了那说话的汉奸文人一个重重的耳光,将其当场打晕过去,吓得其他汉奸文人战战兢兢地不敢多言……

        勒克德浑和部下们折腾着商量了一天时间才作出决定,南京清军主力要一心一意“擒贼先擒王”东进松江去抓住弘光皇帝,歼灭铁血军,还要将那个可恶的什么铁血侯杨光活捉来一点点生剐活剥皮肉,玩他九日九夜才让他死掉……最后再回师扫平各地的“暴民”。

        勒克德浑决定亲自率军东进松江时,杨光正呆在《华夏时报》编辑部,在几个美女编辑的环绕下,亲自动手写文章。

        杨光不习惯用毛笔,只好弄了一支铅笔,但没有后世的光面纸张,铅笔在宣纸上书写的感觉很不好,但却没有更好的书写工具,杨光只好硬着头皮奋笔疾书。

        “又一篇写好了!”杨光站起来,拿起一张纸递给柳如是。

        “你创造的这一套标点符号确实很好,用来取词断句,能使人一下子便明了文章的意思而不产生歧义误会,这比古人留下来的符号好用多了,我们几个编辑商量过啦,以后《华夏时报》就统一采用这种你的这种标点符号!”柳如是先是赞扬了一下,到后面却皱起眉头来:“怎么又是用的大白话?要不要我将其改成文言文?”

        “哎呀!好了,我就是写给华夏子民中占人数九成以上的那个群体的,只要他们都能看懂,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为这个道理去奋战,你说这《华夏时报》的影响力该有多大?”

        “但是他们大多数人不识字?”

        “他们看不懂,那就让他们听懂嘛!将来实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我们还要在各地大量开办学堂,让所有适龄的儿童,不论男女一律去上学,就用这种大白话教学……”

        “大白话?”几个美女编辑都皱起眉头,那样岂不是有辱斯文?但她们不好意思开口驳斥杨光。

        杨光觉得有点无奈,中文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体模式可谓根深蒂固,读书的知识阶层,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故意将文章写得高深莫测,让普通人看了云里雾里的,这形成了一种知识的垄断,让九成以上的普通人难于挤入知识阶层里面,在后世如果不是被船坚炮利轰开国门,让斯文真的扫地,那会有什么白话文运动,但转念一想,决定还是要抓住柳如是这几个美女作为民族文化变革的主力,除了她们,杨光觉得自己真的不知要依靠谁了,便侃侃说道:“这跟女子解放有莫大的关系,如果不采用这种白话文,女子解放十有**会失败……”

        “啊!这是为何?”几个美女编辑顿时紧张起来,受了杨光的蛊惑,她们已决定要让自己青史留名,做第一批提倡女子解放的开创者,听杨光一说到这事,立即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那很简单嘛!像打仗一样,我军同时在几个方向同时向敌军发动进攻,令其摸不清我军的主攻方向,顾此失彼,我军则趁敌人阵脚大乱取胜。大家想想,那些卫道士们,是顾着天天骂我白话文,还是顾着骂女子要解放好呢?”

        几个美女听着,觉得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但还没等她们有所话语,杨光又接着说:“将来,在各地举办的白话文学堂中,让女子也入学读书,大家想想,天下读书人中有一半是女子,其中杰出的女子肯定和男子一样多,便逐渐形成读书人男女相抗衡的局面……”

        男人的“叛徒”正要继续磨叽为女人们描述长远的大好局面时,门外响起一声粗大嗓门的报告声。

        那是一个气喘吁吁的通信兵,跑来向杨光报告敌情:“南京的勒克德浑亲自率清军开始向松江前进了……”

        “哈哈,你们办的《华夏时报》也算立一功了,用不了多久,《华夏时报》将搬到南京去办了……”

        ...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1/11161/62886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