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松开那个好莱坞 > 第二十章 圈子

第二十章 圈子


当然《鬼影实录》只是一部dv电影,不用考虑配音、配乐等复杂的后期工作,只需要处理好画面即可。

        其实,如果希德严格按照《鬼影实录》原片的模板来拍摄,那么剪辑也不是什么困难的工作。因为完整的电影就在他的脑海里,只需要按照原片,一模一样的剪出来就可以了,甚至可以达到毫厘不差的地步。

        但希德在拍摄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和观看其他恐怖片得到的灵感,所以电影素材里就多了不少,原本没有的场景和表演。

        如何把这些片段融入电影,给全片增色,这就是考验希德的部分了。

        在反复组合试验过后,希德先把大概的场景顺序排列出来,然后再在关键的情节点上反复调试。

        比如同样“凯蒂”第一次被附身的场景,当时拍了三个完整的版本,希德把最接近原片氛围的镜头抽调出来,组合起来。

        而有的场景即可以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但是不同的排列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对影片整体的节奏,和对观众的情绪影响都不尽相同。希德在多次考量后,还是决定把中间“凯蒂”附体的三个阶段作为影片的核心。

        围绕女主角“凯蒂”的变化,来让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到那种步步紧逼的恐怖感。

        在把全片的顺序和镜头全部挑选ok,排列妥当之后,剪辑的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然后希德就紧锣密鼓的开始在昼夜的场景之间,加上说明的文字。什么时候是第一天晚上,什么时候是第三天白天,用字幕分割影片的昼夜世界。

        大多数人在观看《鬼影实录(paranormalactivity)》时,不会太注意到昼夜剧情线对影片的影响。但终《鬼影实录(paranormalactivity)》一整个系列,昼夜两条明暗剧情线的交替推进,一直是故事设计、影片节奏的重要基础,就像是船只的龙骨一样重要!

        白天就像是故事世界的明线,表面看起来一切正常,但时不时出现的不寻常的小事件,都是暗藏的灵异力量的偶尔喷发和表现。

        而等到了夜间,《鬼影实录(paranormalactivity)》世界狰狞的一面就开始慢慢撕开它的伪装,一步步缓慢,却坚定的逼向主人公,也逼向观众们。直到用前半段营造出的真实感,一举穿透所有人的理智和心灵。

        在把整部影片的字幕加完后,希德就开始处理最后的影像问题——视觉特效。虽然《鬼影实录(paranormalactivity)》只是一部1万美元的超低成本电影,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它也是有特效的。

        不多,但都是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特效。

        比如主角“米卡”不信邪的在卧室门口撒上面粉后,诡异的三角形状脚印踩着面粉,凭空在地板上踩出一排脚印。

        当然,还有最后那个镜头里,女主角“凯蒂”从面无表情到诡异笑容后,需要把她的脸快速变为鬼眼加獠牙的狰狞鬼脸,来结束整部影片。这也是全片唯一一个算得上,正面有鬼出现的镜头了。

        这个部分一方面因为希德毕竟不是专业特效师,第二,这个97年的时间点,后来便宜好用的那些视觉特效软件不是没有发明出来、就是功能差之千里,最后逼得希德只能通过杰瑞米,找了个二流的电脑特效师帮忙制作了这些特效。

        把这些都忙完后,希德拿着借来的专业sony耳机来处理最后的工作——音效。

        虽然《鬼影实录》只是一部伪纪录片的dv电影,但是它也的确在少数几个关键地方,需要处理音效,当然大多都是类似噪声、电子低音、浑浊高音之类,用来烘托灵异气氛,“折磨”观众神经之用。

        比如鬼脚印出现时的压抑音效,最后女主角看向镜头时的微微电流声等等。

        还好需要处理音效的地方不多,比起视觉特效也要简单得多,希德只需要从现成的音效包里挑选合适的片段,再剪切进影片里。不过在听了2000多个各种效果的鬼叫声、电子音之后,希德感觉自己都快被折磨的神经过敏了。

        搞得他在处理完音效后,似乎经常能在房子里听到莫名其妙的声音似的。

        ————————————————————

        原版的《鬼影实录》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部dv电影,但是它的确是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电影,没有之一。

        1万5千美元的成本,换回1亿9千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投资回报率足有1万3千倍以上。

        即使是dv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有着2亿4千万票房的《女巫布莱尔》(也是dv电影的鼻祖),其6万的制作成本,让它的投资回报率“仅有”4千多倍,刚好超过《鬼影实录》的零头“而已”。

        dv电影作为千禧年前后出现的新形态电影,前前后后也出现了诸如《死亡录像》、《科洛弗档案》等几部优秀影片。

        究其本质,dv电影的核心就在一个“真实感”上。所以dv电影又被称为伪纪录片。

        开头的时候,你无聊的以为是不知道哪儿来的手拍家庭录像,中途各种奇异的灵异事件让你毛骨悚然,直到最后,潜藏在故事最深处的恐怖朝你扑面而来,把你吓得手脚冰凉、灵魂几乎出窍。

        dv电影之所以能达到这样远超他人的恐怖效果,就是因为在电影拍摄、上映、宣传的方方面面都贯彻了伪装型纪录片的手法,可说是把宣传也作为了导演的创作工具,把影片的“真实之恐怖”贯彻到底。

        特别是史上第一部dv电影《女巫布莱尔》更是个中翘楚。

        后来,因为大量的小成本影片都疯狂模仿《女巫布莱尔》,但他们都是粗制滥造的跟风作。最终致使观众看得大倒胃口,近十年内都没有再出现dv电影的佳作。

        影评人和媒体都认为观众已经识破了无聊的伪纪录片伎俩,他们齐齐都说这种故弄玄虚的电影类型已经没什么前途了。

        但在07年、08年、09年,又接连出现了《死亡录像》、《科洛弗档案》和《鬼影实录》这样的佳片来打影评人的脸。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它们是“假纪录片”,但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的前往电影院,只求一“吓”。可见只要素质优秀,dv电影还是实现以小博大的最佳方式。

        ————————————————————

        时间到了97年的9月中旬,《天生一对》的剧组已经前往英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拍摄,在和查尔斯老爷子联系过后,希德终于得知林赛安然无恙而松了口气。但是一直没机会和她通话,是希德的遗憾。

        另一方面,终于完成《鬼影实录》后,希德并没有像个愣头青一样,冲到各大电影公司去推销这部“未来的超级大作”。

        因为他深知,不管是大洋对岸的娱乐圈,还是洛杉矶的好莱坞。娱乐产业从来都是个狭窄的熟人圈子,没有相应的熟人,就算你有钱都没用。

        希德清楚地记得,即使是后来风光无限、大名鼎鼎的狮门影业,其老板加拿大银行家古斯塔夫,还是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至交好友。

        并在总统阁下的帮助下,古斯塔夫豪掷1亿美元,收购改组了一家电影公司,以期望进入美国电影界。

        但就是因为进不了好莱坞的“圈子”。

        在狮门影业成立的第一年,它们只能依靠制造、销售摄影器材度日,因为没有任何导演、编剧或制片人前来,整家公司毫无人气,看起来跟幽灵鬼城一般。

        希德作为曾经的内行人,知道“圈子”虽然重要,但又不能迷信它们。

        还是拿狮门影业做例子,虽然后来人人都说狮门专做血腥、粗糙,不走寻常路的个性电影,但那也不是他们一开始就确定的发展路线。他们一开始也是想走主流市场的。

        但是在金字塔阶层化的好莱坞,即使你好不容易进了“圈子”,也只能位于食物链的低端,能得到的剧本、人才等资源都是别人筛选了好几遍之后剩下的。

        而就在今年它们投资了一部,被誉为翻拍大师的经典之作——《洛丽塔》!

        正所谓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洛丽塔情结,在不大不小的圈子里,《洛丽塔》这本小说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

        而最早的黑白版本的《洛丽塔》,更是1962年由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所以狮门影业对时隔三十年的翻拍版本相当用心。

        对导演的要求百依百顺,把一部既没有电脑特效,又没有明星大牌的剧情片,愣是砸出了6200万美元的成本。而最终票房却只有惨不忍睹的100万出头。

        是的,你没看错,是一百万,不是一千万。

        这次的票房大败,直接把狮门影业赔得差点连裤衩都不剩。也让它彻底绝了大制作、大投资的大片念头,观察狮门此后的动作,就能清晰地发现,它们严格的把成本控制在3000万美元以下,甚至大部分影片都在1000万美元以下。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02/102575/4780064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