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无良才子 > 第93章 德治和法治

第93章 德治和法治


在老院长的客室待到傍晚,陪同老院长吃了一顿晚饭,陈重这才回到了药庄,到了药庄后,只见自己房间里已然燃起了油灯,一个俏丽的身影正坐在桌边翻阅文书。

        陈重迈开步子,进了房间,轻轻咳嗽了一声道:“柳教谕晚间安康!”

        柳姝微微抬头,见这人今日倒是有些礼数,微微点了点头也道了一句“安康!”

        陈重识相的落座,抬眼看上去,今日的柳姝一袭白衣,长发披于背心,用一根粉红色的丝带轻轻挽住,肌肤胜雪,身形苗条,美艳不可方物。

        “你在看什么?”柳姝略微迟疑的问道。

        “看你啊!”陈重不假思索道。

        柳姝轻轻冷哼一声,不再看他,嘴里道:“两句话便没了正行,你这人是无药可救了。”

        如果欣赏美妙的事物也算是一种罪过的话,那么本才子情愿让这种罪过来的更猛烈一些。

        玩笑不能开的太过,这是陈重与这位柳教谕接触一段时间得来的心得体会,他稍稍笑了笑,闻得屋内一阵香味,抬眼看,屋内已经燃烧起蚊香了。

        “柳教谕,这玩意可还用的习惯,昨夜入睡可曾有蚊子惊扰?”陈重翻开文书笑了笑问道。

        “此物的确精妙,只需点上一刻,屋内蚊虫便晕死过去,昨夜我……睡得很好!”柳姝点了点头道。

        陈重憨憨一笑:“如此就好,这两日待陈某再收集一些原料,再制作一些送予柳教谕。”

        柳姝眉头一展,脸上泛起丝丝感怀之意,但也没有当着他的面表露出来,只翻开绢布文书道:“好了,今日我与你讲解科考当中的策论,你收拾心情,仔细聆听吧。”

        策是策问,论是议论,所谓策论,实际上就是以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

        在古代,朝廷开科选士,向来以“策论”作为主攻,文采飞逸者更好,但你的见解独到,才是上上之选,皇帝就当时的时政、农事、民风等问题出题,由考生对答,这就是对策。譬如:皇帝问你,如何征服别国,你来提出自己的想法、见解和观点,策论做得好,马上就可以外放做官,或者进入翰林培养。

        可以这么说,在古代,士子聚会、将官言事、百官奏折、朝廷议政,无不是言来论去,讨论为纲,谈天论地,以见解评高低。

        这一点古人可比现代人要智慧很多,这不免让陈重想到他那个时代里的高考制度,一直是以“掉书袋”为中心,考试的内容,无不是以你记住了书里的多少内容作为考试的依据,“论”一直以来,都没有被重视。

        “策论历年以来都是科考当中的重中之重,文题涉及一国政治、民生、农事等多个领域,考究的不仅是生员对时政的了解,还在于生员对涉及时政所持有的观点和策略。”

        柳姝翻开绢布文书,郎朗说道:“我们以戊戌年的一则有论君主应当如何以德治国的策论文章为例进行讲解。”

        陈重对以德治国这个名词并不陌生,所谓以德治国强调的就是君主为政以德的要求,在陈重所熟知的那段历史长河中,能够将以德治国四字发挥的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唐太宗,他在位的时候,例行的就是以德治国,励精图治,纳谏任贤,轻徭薄赋,改革吏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成就了空前繁荣的“贞观之治”。

        “臣闻帝王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务;正心修身,建极以为臣民之表率者,图治之大本也;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大本虽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之琴瑟不调,不解而更张之,不可鼓也……”柳姝郎朗诵来,这是一篇围绕君主以德治国的策论文章。

        通篇看起来文采飞扬,见解独到,强调君主应勤政爱民、以德治天下,与此同时在谈论国家政治方面,强调德的重要性,把伦理道德当作是治国之根本,用德行来约束国民,用德治规范国民,其中心论点就是要把德看作诗治国的总方针。

        “此文乃前朝一位戊戌年的科考状元所做,文中以德治国的观点深入人心,当朝皇帝一阅之下,十分震撼,当即将这篇策论拟为当年策问考试的头名。”读完全篇之后,柳姝又道出了这篇策论的历史背景。

        陈重听的云里雾里,这些之乎者也的文章,他虽然大致能够听懂,但饶是也费了不少脑筋。在华朝这样重视文风的社会里,强调德治是必须的,因为为君者需要这种方针,来拉拢百姓爱戴,进而维护其剥削阶级的统治。

        见他沉默不语,似是陷入沉思,柳姝不觉轻咳一声问道:“对于此篇策论,你有何见解?”

        “见解倒是不敢说。”陈重微微笑了笑道:“不过在陈某看来,这治国一道也不仅仅只能借助德的思想吧?”

        柳姝不觉有些疑惑,“以德治国乃是一国治理之本,从前朝延续至今,德礼为政教之本。这篇策论的根本是讨论以德治国的功效。”

        陈重笑了笑道:“陈某从不怀疑以德治国乃治国良策,但这并不代表一国的治理全都由德治构成,岂不知若要强盛国本、规范国民,法治也十分的重要。”

        “法治?你说的是刑罚?此为政教之末,在前朝乃至当朝仅就作为以德治国的手段之一。”柳姝谈道。

        “正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切莫陷入法高于德的错误思想中,在历届科考之中,首重生员对当朝政论的大体观,所以在日后秋围临考中,切莫出现此等有悖于上位者思想的言论。”柳姝再次提醒道。

        柳教谕的这句话大致意思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这个柳教谕虽然是一副女儿身,可是对政教策论却有着很深的看法,这可能与她这些年担任柳城学院的教谕有关。


  https://www.bqwxg.com/wenzhang/100/100555/476503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wxg.com。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wxg.com